一种低姿态座椅防下潜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50065发布日期:2023-09-07 21:52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姿态座椅防下潜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汽车座椅,尤其涉及一种低姿态座椅防下潜机构。


背景技术:

1、低姿态座椅相对于高姿态座椅,压缩了座椅的空间,可释放更多的空间去拓展其他功能,有利于整车的布置,对于当前迅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非常适用,因为新能源的动力来源于电池包,电池包目前最常用的布置形式是在整车底盘下方,这样势必会使整车地台升高,压缩座椅布置空间,所以更适合采用低姿态座椅。另外,现在座椅要求匹配的功能较多,其中最普遍的就是防下潜结构,中国专利cn 214355657 u公开了一种汽车前排座椅防下潜结构,包括座框前横管、座盆、座盆前端内侧固定支架、坐垫骨架,座框前横管后移到坐垫骨架的防下潜区域内,座框前横管的左右两端靠近座椅侧边板处均焊接有座盆前端内侧固定支架,增加了座框前横管的同时,虽然达到了防下潜的目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占据了一定的座椅布置空间,不利于空间的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姿态座椅防下潜机构。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低姿态座椅防下潜机构,包括座盆,还包括支架、锁止块、塑料卡接件、锁支杆、台阶轴和气囊,所述座盆前端内侧一体成型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上开设有卡接孔,所述安装槽两侧对称开设有长腰孔,所述锁支杆的一端设置在长腰孔内,所述长腰孔外侧的安装槽上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锁止块铰接在安装槽的两侧,所述锁止块的头部设置在长腰孔上,锁止块的尾部通过限位柱限位,当锁支杆沿长腰孔上移时,锁支杆将拨动锁止块的头部,使锁止块沿铰接轴向上旋转,直至锁支杆位于锁止块的上方位置,通过锁止块的头部限位;

4、所述支架呈凸字型,设置在安装槽内,所述支架设置有一圈向下的外沿,所述外沿与安装槽之间形成空腔,支架后端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安装耳;所述塑料卡接件对称设置在支架前端的外沿内侧,所述塑料卡接件上设置有卡接点,所述卡接点与卡接孔卡接;所述锁支杆安装在支架前端的外沿外侧,设置在长腰孔内;所述台阶轴用于连接安装耳与座盆,所述气囊铆接在安装槽上,设置在空腔内。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支架、外沿和安装耳一体成型制备。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支架外沿的设置高度与安装槽相应位置的设置深度一致。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8、(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姿态座椅防下潜机构,在发生碰撞时,通过爆破气囊,冲击支架带动锁支杆沿长腰孔上移,使支架前端上翻,由锁止块限位,同时台阶轴也起到限位作用,能够有效防止碰撞导致的支架下落问题。

9、(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姿态座椅防下潜机构,占用空间小,设计在座盆上,支架外沿的高度与安装槽的深度一致,支架不会突出,满足舒适性要求,同时,可以节省坐垫下部空间用于拓展其他功能。



技术特征:

1.一种低姿态座椅防下潜机构,包括座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锁止块、塑料卡接件、锁支杆、台阶轴和气囊,所述座盆前端内侧一体成型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上开设有卡接孔,所述安装槽两侧对称开设有长腰孔,所述锁支杆的一端设置在长腰孔内,所述长腰孔外侧的安装槽上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锁止块铰接在安装槽的两侧,所述锁止块的头部设置在长腰孔上,锁止块的尾部通过限位柱限位,当锁支杆沿长腰孔上移时,锁支杆将拨动锁止块的头部,使锁止块沿铰接轴向上旋转,直至锁支杆位于锁止块的上方位置,通过锁止块的头部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姿态座椅防下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外沿和安装耳一体成型制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姿态座椅防下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外沿的设置高度与安装槽相应位置的设置深度一致。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低姿态座椅防下潜机构,包括座盆、支架、锁止块、塑料卡接件、锁支杆、台阶轴和气囊,支架的前端通过塑料卡接件与座盆连接,支架的后端通过台阶轴与座盆连接,气囊设置在支架前端的下方,锁支杆设置在支架的前端两侧,在发生碰撞时,通过爆破气囊,冲击支架带动锁支杆沿长腰孔上移,使支架前端上翻,由锁止块限位,同时台阶轴也起到限位作用,能够有效防止碰撞导致的支架下落问题,同时,该机构整体占用空间小,基于座盆而设置,满足舒适性同时,可以节省坐垫下部空间用于拓展其他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王佳东,薛冰洋,徐海祥,唐万平,刘廷帅,王贵林,李逾斯,周旋,张举坤,孟祥宇,邱昕宇,胡英彬,崔渊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春富晟汽车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2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