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车组转向架及其车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61200发布日期:2023-08-18 11:13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车组转向架及其车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动车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车轮。本申请还涉及一种具有该车轮的动车组转向架。


背景技术:

1、众所周知,转向架是高速动车组的行走装置,它相当于汽车的底盘和车轮,具有导向、承载、减振、牵引和制动等作用。高速动车组转向架主要由轮对、构架、一系弹簧悬挂装置、二系弹簧悬挂装置、驱动装置、制动装置和安全监测系统等七部分组成。随着动车组运行速度不断提高,对动车组转向架的综合性能要求也越高。

2、现有技术中的高速动车组转向架的车轮往往采用单辐板结构或弹性车轮,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车轮强度及承载能力均较低,导致难以满足高速动车组的行车要求;为了提升结构强度及承载能力,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强度及承载能力高的车轮,但随之而来的,在车轮高速回转过程中会伴随较大的振动及噪声。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必要适时提供一种兼顾结构强度和减振降噪功能的车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轮,能够兼顾车轮的强度以及车轮在高速回转过程中的振动和噪声,从而在全面提升强度的基础上实现减振降噪。本申请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车轮的动车组转向架。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轮,包括轮毂和轮辋,轮毂与轮辋之间设有内层辐板及外层辐板,内层辐板与外层辐板之间设有阻尼层,阻尼层用于耗散内层辐板与外层辐板的振动,以实现减振降噪。

3、在一些实施例中,内层辐板靠近轮辋的一端和外层辐板靠近轮辋的一端相连,内层辐板靠近轮毂的一端和外层辐板靠近轮毂的一端均与轮毂相连,以使内层辐板、外层辐板及轮毂形成用于容置阻尼层的内腔。

4、在一些实施例中,阻尼层与内层辐板的内壁、外层辐板的内壁及轮毂的内壁紧密贴合。

5、在一些实施例中,内层辐板和/或外层辐板上设有辐板孔。

6、在一些实施例中,若干辐板孔沿内层辐板或外层辐板的圆周方向等间距分布。

7、在一些实施例中,辐板孔呈椭圆形。

8、在一些实施例中,内层辐板与外层辐板二者的结构及厚度相同。

9、在一些实施例中,内层辐板与外层辐板的间距沿靠近轮辋的方向渐缩。

10、在一些实施例中,轮毂、轮辋、内层辐板与外层辐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11、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动车组转向架,包括上述任一项的车轮。

12、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车轮,包括轮毂和轮辋,轮毂与轮辋之间设有双层辐板,具体包括内层辐板和外层辐板,与此同时,内层辐板与外层辐板之间设有阻尼层,阻尼层用于耗散内层辐板与外层辐板的振动,以实现减振降噪。相较于单辐板车轮或者弹性车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轮,一方面,通过在轮毂与轮辋之间设置内层辐板和外层辐板,也就是内层辐板与外层辐板在车轮回转过程中共同承载,从而可以提升车轮整体强度以及车轮的承载能力;另一方面,内层辐板与外层辐板之间设有阻尼层,在内层辐板与外层辐板振动变形的情况下,振动会传递至阻尼层,并会带动阻尼层振动,从而耗散振动能量,实现降噪并衰减振动的作用。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轮能够兼顾车轮的强度、承载能力以及车轮在高速回转过程中的振动和噪声,从而在全面提升强度的基础上达到减振降噪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毂和轮辋,所述轮毂与所述轮辋之间设有内层辐板及外层辐板,所述内层辐板与所述外层辐板之间设有阻尼层,所述阻尼层用于耗散所述内层辐板与所述外层辐板的振动,以实现减振降噪。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辐板靠近所述轮辋的一端和所述外层辐板靠近所述轮辋的一端相连,所述内层辐板靠近所述轮毂的一端和所述外层辐板靠近所述轮毂的一端均与所述轮毂相连,以使所述内层辐板、所述外层辐板及所述轮毂形成用于容置所述阻尼层的内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层与所述内层辐板的内壁、所述外层辐板的内壁及所述轮毂的内壁紧密贴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辐板和/或所述外层辐板上设有辐板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辐板孔沿所述内层辐板或所述外层辐板的圆周方向等间距分布。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辐板孔呈椭圆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辐板与所述外层辐板二者的结构及厚度相同。

8.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辐板与所述外层辐板的间距沿靠近所述轮辋的方向渐缩。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所述轮辋、所述内层辐板与所述外层辐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10.一种动车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轮。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动车组转向架及其车轮,涉及动车设备技术领域,车轮包括轮毂和轮辋,轮毂与轮辋之间设有内层辐板和外层辐板,同时,内层辐板与外层辐板之间设有阻尼层,阻尼层用于耗散内层辐板与外层辐板的振动,以实现减振降噪。上述车轮通过在轮毂与轮辋之间设置内层辐板和外层辐板,可以提升车轮整体强度以及车轮的承载能力;同时,内层辐板与外层辐板之间设有阻尼层,在内层辐板与外层辐板振动变形的情况下,振动会传递至阻尼层,并会带动阻尼层振动,从而耗散振动能量,实现降噪并衰减振动的作用。综上,上述车轮能够兼顾车轮的强度、承载能力以及车轮在高速回转过程中的振动和噪声,从而在全面提升强度的基础上达到减振降噪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魏家麒,李英明,曹国栋,郑静,周小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2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