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眩晕的车载后视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30794发布日期:2023-07-20 12:45阅读:33来源:国知局
防眩晕的车载后视镜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显示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防眩晕的车载后视镜。


背景技术:

1、目前汽车流媒体智能后视镜已经日益增多和普及,越来越多车型标配了智能电子后视镜功能,给智能流媒体后视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从传统后视镜过渡到智能流媒体后视镜后,也需要集成防眩功能,防眩是由ec镜片和两个光敏传感器及电子控制器组成,在特定条件下,具有一个不断变化的防眩功能,其中,一个光敏传感器设置ec镜片的正面,另一个光敏传感器设置ec镜片的背面,当强光照在后视镜上时,处理器收到两个光敏传感器接收的强度差信息,后方光线强度大于前方接收的光线强度时,镜面颜色迅速变深墨绿色,以吸收后车带来强光削减强光的反射;通过防眩光技术,可保证驾驶员在眩光环境下也能拥有良好的驾车视野。

2、常规的智能防眩后视镜的防眩ec镜片是需要通电控制,通过ec镜片专用的fpc(柔性电路板)接口接插到供电的位置(既主板的供电插口处),不仅生产组装比较复杂,而且还容易出现松脱短路的现象;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智能后视镜ec镜片的供电方式,以简化生产工艺方式来提升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眩晕的车载后视镜,该车载后视镜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简化工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眩晕的车载后视镜,包括防眩镜、显示屏和背光模组,防眩镜固定连接于显示屏,显示屏固定连接于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包括下框、胶框、柔性电路板和导电柱,胶框连接于下框,柔性电路板固定连接于下框,导电柱的一端穿过胶框与柔性电路板电性连接,导电柱的另一端与防眩镜电性连接。

3、在一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设有第一焊盘,第一焊盘与柔性电路板垂直设置,防眩镜设有电连部,导电柱包括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第一导电部设于导电柱靠近下框的一端,第一导电部与第一焊盘抵靠或接触,第二导电部设于导电柱靠近显示屏的一端,第二导电部与电连部抵靠或接触。

4、在一实施例中,胶框设有限位孔,限位孔与第一焊盘对应设置,导电柱设置在限位孔内,限位孔用于对导电柱进行限位。

5、在一实施例中,导电柱固定连接有限位块,限位块绕导电柱的外壁周向设置,当导电柱安装在背光模组内时,限位块设于胶框与下框之间。

6、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焊盘设有两个,两个第一焊盘设于柔性电路板的两端,导电柱设有两个,各导电柱分别与各第一焊盘对应设置。

7、在一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上电性连接有灯条,柔性电路板包括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第一电路与第一焊盘电性连接,第二电路与灯条电性连接。

8、在一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还包括伸出段,第一电路与第二电路分别延伸至伸出段,伸出段电性连接有金手指,金手指与主板的母座电性连接。

9、在一实施例中,导电柱具有弹性。

10、在一实施例中,背光模组还包括反射膜、导光板和光学膜片,反射膜设于下框内,导光板设于反射膜上,光学膜片设置在导光板上。

11、在一实施例中,背光模组还包括反射膜、导光板和光学膜片,反射膜设设置在下框内,导光板设置在反射膜上,光学膜片设置在导光板上。

12、本实用新型的防眩晕的车载后视镜设置导电柱,将导电柱的一端与柔性电路板电性连接,将导电柱的另一端与防眩镜电性连接,使柔性电路板通过的导电柱对防眩镜进行供电,不仅简化了工艺流程,降低成本,还提高了生产效率以及产品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防眩晕的车载后视镜,包括防眩镜(11)、显示屏(12)和背光模组,所述防眩镜(11)固定连接于所述显示屏(12),所述显示屏(12)固定连接于所述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下框(131)、胶框(132)、柔性电路板(133)和导电柱(135),所述胶框(132)连接于所述下框(131),所述柔性电路板(133)固定连接于所述下框(131),所述导电柱(135)的一端穿过所述胶框(132)与所述柔性电路板(133)电性连接,所述导电柱(135)的另一端与所述防眩镜(11)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晕的车载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133)设有第一焊盘(134),所述第一焊盘(134)与所述柔性电路板(133)垂直设置,所述防眩镜(11)设有电连部,所述导电柱(135)包括第一导电部(1351)和第二导电部(1352),所述第一导电部(1351)设于所述导电柱(135)靠近所述下框(131)的一端,所述第一导电部(1351)与所述第一焊盘(134)抵靠或接触,所述第二导电部(1352)设于所述导电柱(135)靠近所述显示屏(12)的一端,所述第二导电部(1352)与所述电连部抵靠或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眩晕的车载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框(132)设有限位孔(101),所述限位孔(101)与所述第一焊盘(134)对应设置,所述导电柱(135)设置在所述限位孔(101)内,所述限位孔(101)用于对所述导电柱(135)进行限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眩晕的车载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柱(135)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353),所述限位块(1353)绕所述导电柱(135)的外壁周向设置,当所述导电柱(135)安装在所述背光模组内时,所述限位块(1353)设于所述胶框(132)与所述下框(131)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眩晕的车载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盘(134)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焊盘(134)设于所述柔性电路板(133)的两端,所述导电柱(135)设有两个,各所述导电柱(135)分别与各所述第一焊盘(134)对应设置。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眩晕的车载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133)上电性连接有灯条(139),所述柔性电路板(133)包括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所述第一电路与所述第一焊盘(134)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路与灯条(139)电性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眩晕的车载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133)还包括伸出段,所述第一电路与所述第二电路分别延伸至所述伸出段,所述伸出段电性连接有金手指,所述金手指与主板的母座电性连接。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眩晕的车载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柱(135)具有弹性。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防眩晕的车载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反射膜(136)、导光板(137)和光学膜片,所述反射膜(136)设置在所述下框(131)内,所述导光板(137)设置在所述反射膜(136)上,所述光学膜片设置在所述导光板(137)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眩晕的车载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片包括扩散膜(1381)、下增光膜(1382)、上增光膜(1383)和增亮膜(1384),所述扩散膜(1381)设置在所述导光板(137)上,所述下增光膜(1382)设置在所述扩散膜(1381)上,所述上增光膜(1383)设置在所述下增光膜(1382)上,所述增亮膜(1384)设置在所述上增光膜(1383)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防眩晕的车载后视镜,包括防眩镜、显示屏和背光模组,防眩镜固定连接于显示屏,显示屏固定连接于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包括下框、胶框、柔性电路板和导电柱,胶框连接于下框,柔性电路板固定连接于下框,导电柱的一端穿过胶框与柔性电路板电性连接,导电柱的另一端与防眩镜电性连接。本技术的防眩晕的车载后视镜能够简化工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曹俊威,刘子平,冯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市瀚达美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