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空调出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19529发布日期:2023-08-14 12:16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用空调出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载空调,尤其涉及一种车用空调出风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国内汽车领域的不断发展,为了提高驾驶员的驾车舒适度及乘客乘车的舒适度,车用空调已经成为基本配置,其中不仅乘用车配备车用空调,绝大部分工程车如挖掘机、装载机及卡车等也配备了车用空调。

2、现有工程车中驾驶室内的空调通常都是固定安装的,不容易拆卸,且一旦拆卸以后,很难再安装回去,而且可能会影响空调的性能。此外,空调的出风口位置是固定不变的,无法改变,也无法增加或者减少出风口的数量,不能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出风口款式,无法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导致用户的使用体验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空调出风结构,采用模块化的空调出风结构,提高空调安装和拆卸的便利性,同时还能够调节出风口的位置,选择不同类型的出风口,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2、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车用空调出风结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车用空调出风结构,包括工作箱,所述工作箱一侧开设有进风孔,所述工作箱内设有制暖器和制冷器,所述工作箱的顶面设有风箱,所述风箱与工作箱连通,所述风箱内设有鼓风机,所述风箱的顶面设有三通接头,所述三通接头的底端与鼓风机的输出端连通,所述三通接头的顶端可拆卸连通有主出风口,所述三通接头的侧端可拆卸连通有一个或多个副出风口。

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三通接头的侧端可拆卸连通有第一三通管,所述第一三通管的周壁可拆卸连通有第一副出风口,所述第一三通管远离三通接头一端可拆卸连通有第二三通管,所述第二三通管的周壁可拆卸连通有第二副出风口,所述第二三通管远离第一三通管一端可拆卸连接封堵头。

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三通管的长度大于第二三通管的长度。

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三通管通过对接套管与第二三通管可拆卸连通。

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副出风口为格栅出风口,所述第二副出风口为直排式出风口。

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主出风口通过风道阀门与三通接头可拆卸连通。

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主出风口为空气倍增出风口。

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工作箱内对应进风孔的位置设有过滤网。

1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车用空调出风结构的有益效果是:开启鼓风机,自然风从工作箱侧壁的进风孔进入工作箱内部,经过制冷器制冷或制暖器制暖后被鼓风机吸入风箱内,然后输出至主出风口和副出风口,通过主风口和副出风口出风,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选择对应的出风口,且采用模块化的空调出风结构,提高空调安装和拆卸的便利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车用空调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箱,所述工作箱一侧开设有进风孔,所述工作箱内设有制暖器和制冷器,所述工作箱的顶面设有风箱,所述风箱与工作箱连通,所述风箱内设有鼓风机,所述风箱的顶面设有三通接头,所述三通接头的底端与鼓风机的输出端连通,所述三通接头的顶端可拆卸连通有主出风口,所述三通接头的侧端可拆卸连通有一个或多个副出风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空调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接头的侧端可拆卸连通有第一三通管,所述第一三通管的周壁可拆卸连通有第一副出风口,所述第一三通管远离三通接头一端可拆卸连通有第二三通管,所述第二三通管的周壁可拆卸连通有第二副出风口,所述第二三通管远离第一三通管一端可拆卸连接封堵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用空调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通管的长度大于第二三通管的长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用空调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通管通过对接套管与第二三通管可拆卸连通。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用空调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出风口为格栅出风口,所述第二副出风口为直排式出风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空调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出风口通过风道阀门与三通接头可拆卸连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空调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出风口为空气倍增出风口。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空调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箱内对应进风孔的位置设有过滤网。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用空调出风结构,包括工作箱,所述工作箱一侧开设有进风孔,所述工作箱内设有制暖器和制冷器,所述工作箱的顶面设有风箱,所述风箱与工作箱连通,所述风箱内设有鼓风机,所述风箱的顶面设有三通接头,所述三通接头的底端与鼓风机的输出端连通,所述三通接头的顶端可拆卸连通有主出风口,所述三通接头的侧端可拆卸连通有一个或多个副出风口。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用空调出风结构,采用模块化的空调出风结构,提高空调安装和拆卸的便利性,同时还能够调节出风口的位置,选择不同类型的出风口,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丁伴灵,赖华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丁伴灵
技术研发日:2023033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