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摆臂结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67896发布日期:2023-11-17 22:42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摆臂结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车辆悬架,尤其涉及一种下摆臂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1、车辆的悬架系统是车辆的底盘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麦弗逊悬架(macpherson)由于构造简单、成本低、横向占用空间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发动机前置的车辆的前悬架上。

2、麦弗逊悬架由支柱式减振器、转向节和下摆臂组成;麦弗逊悬架中的支柱式减振器兼作主销,承受来自车身抖动和地面冲击的上下预应力,转向节或车轮跟着主销转动;而且主销可摆动,特点是主销位置和前轮定位角随车轮的上下跳动而变化,前轮定位变化小,具有良好的行驶稳定性。

3、现有的麦弗逊悬架中的下摆臂通常由多个零件组合而成,由多个零件组合而成的下摆臂加工工序复杂,下摆臂的强度和刚度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下摆臂结构及车辆,能够简化下摆臂结构的加工工序,提高下摆臂结构的强度和刚度。

2、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下摆臂结构,包括下摆臂本体,该下摆臂本体具有一体成型的固定段和悬臂段,且固定段和悬臂段呈夹角地连接,固定段上具有至少两个固定部,下摆臂本体通过固定部安装在车架上,悬臂段上具有承载部,承载部用于安装转向节。

3、本申请提供的下摆臂结构,由于将下摆臂本体设置为由固定段和悬臂段一体成型的结构,可以在固定段上设置固定部,这样只需要在车架上设置与固定段相匹配的容纳腔和与固定部匹配的固定结构,就可以通过固定部将下摆臂本体固定安装在车架上;在悬臂段上设置承载部,可以将转向节通过承载部安装在下摆臂本体上;并且将固定段和悬臂段设置为呈夹角地连接的结构形式,可以使悬臂段延伸至车架的外部,从而可以减小下摆臂结构位于车架外部的部分的体积。同时,本申请提供的下摆臂结构,将下摆臂本体设置为固定段和悬臂段呈夹角的一体成型的结构,使整个下摆臂本体只有一个单独的零件,不需要对多个零件进行组装以形成下摆臂本体,从而可以简化下摆臂本体的加工工序,进而可以简化下摆臂结构的加工工序,而且本申请提供的下摆臂本体是一体成型的,相比于通过多个零件之间的相互连接而组成的下摆臂本体,这样的下摆臂本体上没有连接结构,从而可以提高下摆臂本体的强度和刚度,进而可以提高下摆臂结构的强度和刚度。

4、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固定段上设置有沿固定段的轴向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一加强筋,在沿车辆顶部到车辆底部的方向上,第一加强筋的各部分的高度一致。

5、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悬臂段上设置有沿悬臂段的轴向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二加强筋,在沿车辆顶部到车辆底部的方向上,第二加强筋的两端加强筋端部的高度小于第二加强筋的加强筋中间部分的高度,其中,在沿第二加强筋的轴向方向上,加强筋端部为第二加强筋上两端的部分,加强筋中间部为第二加强筋上中间的部分。

6、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固定段上具有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其中,第一固定部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部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第一固定孔的轴向方向和第二固定孔的轴向方向均与车辆顶部到车辆底部的方向一致。

7、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中均分别设置有衬套;衬套包括内套管、柔性体和外套管,其中,在沿衬套的径向方向上,内套管和外套管通过柔性体连接为一体,衬套通过外套管固定在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内。

8、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固定孔中设置的第一衬套包括第一外套管,在沿第一外套管的轴向方向上,在第一外套管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倒角。

9、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固定孔中设置的第二衬套包括第二外套管,在沿第二外套管的轴向方向上,在第二外套管上靠近车辆顶部的一端均设置有翻边,在第二外套管上远离车辆顶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倒角。

10、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固定孔中设置的第二衬套包括第二内套管,第二内套管的内套管端部的内径小于第二内套管的内套管中间部的内径,其中,在沿第二内套管的轴向方向上,内套管端部为第二内套管上两端的部分,内套管中间部为第二内套管上中间的部分。

11、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承载部包括锥形孔,在沿锥形孔的轴向方向上,锥形孔上的靠近车辆顶部的一端的直径大于远离车辆顶部的一端的直径。

12、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架、转向节和上述任意一项提供的下摆臂结构,其中,车架上设置有容纳腔,下摆臂本体上的固定段设置在容纳腔内,以将下摆臂结构与车架固定连接,转向节通过承载部设置在下摆臂结构上。

13、本申请提供的车辆,由于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提供的下摆臂结构,从而对车辆来说,可以减小下摆臂本体位于车架外部的部分的体积,使车辆上安装车轮的位置具有较大的横向空间和较大的纵向空间,从而可以为车轮提供较大的安装空间和活动空间,这样可以使车辆安装直径较大、宽度也较宽的车轮,车轮也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转向,提升了车辆的行驶性能。同时,下摆臂本体设置为固定段和悬臂段呈夹角的一体成型的结构,可以提高下摆臂本体的强度和刚度,从而可以提高车辆的整体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下摆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摆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段上设置有沿所述固定段的轴向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一加强筋,在沿车辆顶部到车辆底部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各部分的高度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下摆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段上设置有沿所述悬臂段的轴向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二加强筋,在沿车辆顶部到车辆底部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加强筋的加强筋端部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加强筋的加强筋中间部的高度;其中,在沿所述第二加强筋的轴向方向上,所述加强筋端部为所述第二加强筋上两端的部分,所述加强筋中间部为所述第二加强筋上中间的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下摆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段上具有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部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的轴向方向和所述第二固定孔的轴向方向均与车辆顶部到车辆底部的方向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摆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中均分别设置有衬套,所述衬套包括内套管、柔性体和外套管;其中,在沿所述衬套的径向方向上,所述内套管和所述外套管通过所述柔性体连接为一体,所述衬套通过所述外套管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下摆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孔中设置的第一衬套包括第一外套管,在沿所述第一外套管的轴向方向上,在所述第一外套管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倒角。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下摆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孔中设置的第二衬套包括第二外套管,在沿所述第二外套管的轴向方向上,在所述第二外套管上靠近车辆顶部的一端均设置有翻边,在所述第二外套管上远离车辆顶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倒角。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下摆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孔中设置的第二衬套包括第二内套管,所述第二内套管的内套管端部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内套管的内套管中间部的内径,其中,在沿所述第二内套管的轴向方向上,所述内套管端部为所述第二内套管上两端的部分,所述内套管中间部为所述第二内套管上中间的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下摆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包括锥形孔,在沿所述锥形孔的轴向方向上,所述锥形孔上的靠近车辆顶部的一端的直径大于远离车辆顶部的一端的直径。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车辆悬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下摆臂结构及车辆,该下摆臂本体具有一体成型的固定段和悬臂段,且固定段和悬臂段呈夹角地连接,固定段上具有至少两个固定部,下摆臂本体通过固定部安装在车架上,悬臂段上具有承载部,承载部用于安装转向节。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简化下摆臂结构的加工工序,提高下摆臂结构的强度和刚度。本申请提供的下摆臂结构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

技术研发人员:樊佳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阿维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