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级集成热管理回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73661发布日期:2023-08-18 17:13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级集成热管理回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汽车热管理系统,具体涉及一种超级集成热管理回路装置。


背景技术:

1、当前新能源热管理系统要综合对电池、电机、电驱、电控的冷、热控制,因此连接水管/冷媒管品种数量较多也较为复杂,从而造成整个回路系统的复杂、臃肿、集成度低,并且所用各部件布置较为分散且接口单一,靠错综复杂的管路进行连接且占用空间大,加大了整车厂安装、装配时间与难度,造成装配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级集成热管理回路装置,以解决热管理系统的回路系统的复杂、臃肿、集成度低,并且所用各部件布置较为分散且接口单一,靠错综复杂的管路进行连接且占用空间大,加大了整车厂安装、装配时间与难度,造成装配成本高的问题。

2、一种超级集成热管理回路装置,包括阀岛基体,所述阀岛基体的顶部集成有电池冷却器、水冷冷凝器以及全流通阀,所述阀岛基体的底部集成有气液分离器,所述电池冷却器、水冷冷凝器以及气液分离器,所述阀岛基体的内部设有上层流道以及下层流道,压缩机的制冷剂依次流经所述水冷冷凝器、上层流道、全流通阀、室外冷凝器、下层流道、室外蒸发器以及气液分离器并且由此构成乘员舱制冷回路,压缩机的制冷剂依次流经所述水冷冷凝器、上层流道、全流通阀、室外冷凝器、下层流道、电池冷却器以及气液分离器并且由此构成电池制冷回路,压缩机的制冷剂依次流经所述水冷冷凝器、上层流道、全流通阀、室外冷凝器、下层流道以及气液分离器并且由此构成热泵制热回路。

3、优选的,所述全流通阀包括电子膨胀阀一以及截止阀,所述电子膨胀阀一以及截止阀与所述上层流道以及下层流道均处于连通状态。

4、优选的,所述乘员舱制冷回路还包括集成在所述阀岛基体顶部的电子膨胀阀二且所述电子膨胀阀二与所述下层流道连通,所述全流通阀的电子膨胀阀一关闭且截止阀打开以使所述下层流道处于流通状态,所述阀岛基体上设有室外冷凝器与室外蒸发器的连通进口以及连通出口,所述连通进口与上层流道连通,所述连通出口与所述下层流道连通,流经所述上层流道的制冷剂依次流经截止阀室外冷凝器、电子膨胀阀二、室外蒸发器以及所述气液分离器。

5、优选的,所述电池制冷剂回路还包括集成在所述阀岛基体顶部的电子膨胀阀三,所述电子膨胀阀三也与所述下层流道连通,所述全流通阀的电子膨胀阀一关闭且截止阀打开以使所述下层流道处于流通状态,流经所述上层流道的制冷剂依次流经所述截止阀、室外冷凝器、下层流道、电子膨胀阀三以及电池冷却器。

6、优选的,所述热泵制热回路包括电磁阀且所述电磁阀也与所述下层流道连通,所述全流通阀的电子膨胀阀一打开且截止阀关闭以使所述下层流道处于流通状态,所述室外冷凝器的连通进口与电子膨胀阀一连通,流经所述上层流道的制冷剂依次流经电子膨胀阀一、室外冷凝器、电子膨胀阀一、电磁阀以及气液分离器。

7、本实用新型采用具有以下优点:

8、本装置通过将电池冷却器、水冷冷凝器、电子膨胀阀、气液分离器等部件集中在一起,利用阀岛基体内部的上层流道和下层流道充当冷媒路,将热管理系统的各部件进行多用途连接,减少了冗长的管路布置,大大降低了系统的流阻,提升热管理系统效率。本实用新型通过高度集成的布置,减少管路品种与数量,有效降低装配工作量及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超级集成热管理回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阀岛基体(1),所述阀岛基体(1)的顶部集成有电池冷却器(3)、水冷冷凝器(2)以及全流通阀(4),所述阀岛基体(1)的底部集成有气液分离器(13),所述电池冷却器(3)、水冷冷凝器(2)以及气液分离器(13),所述阀岛基体(1)的内部设有上层流道(10)以及下层流道(11),压缩机的制冷剂依次流经所述水冷冷凝器(2)、上层流道(10)、全流通阀(4)、室外冷凝器、下层流道(11)、室外蒸发器以及气液分离器(13)并且由此构成乘员舱制冷回路,压缩机的制冷剂依次流经所述水冷冷凝器(2)、上层流道(10)、全流通阀(4)、室外冷凝器、下层流道(11)、电池冷却器(3)以及气液分离器(13)并且由此构成电池制冷回路,压缩机的制冷剂依次流经所述水冷冷凝器(2)、上层流道(10)、全流通阀(4)、室外冷凝器、下层流道(11)以及气液分离器(13)并且由此构成热泵制热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级集成热管理回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流通阀(4)包括电子膨胀阀一(5)以及截止阀(6),所述电子膨胀阀一(5)以及截止阀(6)与所述上层流道(10)以及下层流道(11)均处于连通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级集成热管理回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员舱制冷回路还包括集成在所述阀岛基体(1)顶部的电子膨胀阀二(7)且所述电子膨胀阀二(7)与所述下层流道(11)连通,所述全流通阀(4)的电子膨胀阀一(5)关闭且截止阀(6)打开以使所述下层流道(11)处于流通状态,所述阀岛基体(1)上设有室外冷凝器与室外蒸发器的连通进口(12)以及连通出口,所述室外冷凝器的连通进口(12)与截止阀(6)连通,所述室外冷凝器的连通出口与所述下层流道(11)连通,流经所述上层流道(10)的制冷剂依次流经截止阀(6)、室外冷凝器、电子膨胀阀二(7)、室外蒸发器以及所述气液分离器(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级集成热管理回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制冷剂回路还包括集成在所述阀岛基体(1)顶部的电子膨胀阀三(8),所述电子膨胀阀三(8)也与所述下层流道(11)连通,所述全流通阀(4)的电子膨胀阀一(5)关闭且截止阀(6)打开以使所述下层流道(11)处于流通状态,流经所述上层流道(10)的制冷剂依次流经所述截止阀(6)、室外冷凝器、下层流道(11)、电子膨胀阀三(8)以及电池冷却器(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级集成热管理回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制热回路包括电磁阀(9)且所述电磁阀(9)也与所述下层流道(11)连通,所述全流通阀(4)的电子膨胀阀一(5)打开且截止阀(6)关闭以使所述下层流道(11)处于流通状态,所述室外冷凝器的连通进口(12)与电子膨胀阀一(5)连通,流经所述上层流道(10)的制冷剂依次流经电子膨胀阀一(5)、室外冷凝器、电子膨胀阀一(5)、电磁阀(9)以及气液分离器(13)。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超级集成热管理回路装置,属于汽车热管理系统技术领域,包括阀岛基体,阀岛基体的内部设有上层流道以及下层流道,压缩机的制冷剂依次流经水冷冷凝器、上层流道、全流通阀、室外冷凝器、下层流道、室外蒸发器以及气液分离器并且由此构成乘员舱制冷回路,压缩机的制冷剂依次流经所述水冷冷凝器、上层流道、全流通阀、室外冷凝器、下层流道、电池冷却器以及气液分离器并且由此构成电池制冷回路,压缩机的制冷剂依次流经所述水冷冷凝器、上层流道、全流通阀、室外冷凝器、下层流道以及气液分离器并且由此构成热泵制热回路。本技术通过高度集成的布置,减少管路品种与数量,有效降低装配工作量及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陈磊,张海燕,黄建飞,姚光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芜湖德鑫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