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胀水壶、热管理系统及新能源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97171发布日期:2023-09-27 19:38阅读:49来源:国知局
膨胀水壶、热管理系统及新能源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膨胀水壶、热管理系统及新能源汽车。


背景技术:

1、随着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的复杂程度逐步加深,新能源汽车的电机、电池、暖风以及冷媒系统的热量会通过可变的管路进行交换,这就需要布置复杂的管路来实现多系统的串联和并联。因此热管理系统中会出现更多拐弯和死角区域,容易在管路中生成气泡。在加注冷却液时,气泡容易聚集或者随着冷却液流体反复循环不能排出,这样会造成水泵进口存在大量气泡,影响进水压力或者没有充足的进口介质进入水泵,水泵易出现空转,既对水泵泵体产生损害,又会使得水泵能够提供的扬程和流量无法达到最佳状态,造成热管理系统管路内的介质流动缺乏动力源。

2、目前一些新能源汽车会通过在热管理系统中增设膨胀水壶来解决气泡问题,但增加了零部件的数量和热管理系统的体积,重量较重,不利于汽车的轻量化。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膨胀水壶、热管理系统及新能源汽车,通过膨胀水壶实现气液分离的功能,实现了功能的集成,节约了空间。

2、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膨胀水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进液口、出液口、加注口、排气口、供液腔和气液分离腔,所述供液腔和所述气液分离腔在横向上分布且相互连通,所述第一进液口、所述排气口分别和所述气液分离腔连通,所述出液口、所述加注口分别和所述供液腔连通;其中,所述加注口和所述排气口均位于所述壳体的顶部。

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液分离腔包括主分离腔、浮子腔和排气腔,所述主分离腔和所述浮子腔位于所述排气腔的下方,所述浮子腔位于所述主分离腔内且与所述主分离腔连通,所述第一进液口与所述主分离腔连通,所述排气口与所述排气腔连通。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分离腔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分离腔和第二分离腔,所述第一分离腔位于所述第二分离腔的上方,所述浮子腔位于所述第二分离腔,所述第一进液口通过所述第一分离腔和所述第二分离腔连通,所述第二分离腔和所述供液腔连通。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将所述壳体内部分隔形成所述供液腔和所述气液分离腔,所述第二挡板呈环状,设于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第二挡板自所述壳体的顶部向下延伸,并和所述第一挡板合围形成环状的所述第一分离腔。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横向延伸,且与所述第二挡板组装形成所述浮子腔,所述第一隔板相对所述第二隔板位于靠近所述第二分离腔的一侧,所述第二隔板设有第二开口,所述浮子腔通过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排气腔连通;所述第一隔板设有第一开口,所述浮子腔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分离腔连通。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板设有凸台,所述凸台朝所述第二隔板的一面向上延伸设置;所述凸台呈圆台形,所述凸台的上端面横截面面积小于下端面横截面面积,所述第一开口贯穿所述凸台设置,使得所述凸台的内壁环绕形成圆台形通孔,所述凸台的上端面内圈横截面面积小于下端面内圈横截面面积。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分离腔呈圆台状,所述第二分离腔的上端面的横截面大于下端面的横截面。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膨胀水壶包括浮子装置,组装于所述浮子腔内,且在所述浮子腔上下移动,所述浮子装置包括封堵部,当所述浮子装置上浮至所述封堵部堵住所述第二开口时,所述浮子腔和所述排气腔隔绝;和/或

10、所述排气腔的最大横截面积小于所述浮子腔的最大横截面积;和/或

11、所述排气腔的顶面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所述排气口位于所述排气腔的顶面的最高处。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组装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上方,所述第一分离腔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二分离腔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内。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液口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和/或

14、所述第一进液口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的周向,且沿所述第一挡板的切向方向延伸;和/或

15、所述壳体还包括连通部,所述第二分离腔室通过所述连通部和所述供液腔连通,所述连通部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的周向,且沿所述第一挡板的切向方向延伸;和/或

16、所述膨胀水壶还包括进液管,和所述第一进液口连通;所述进液管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的周向,且沿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的切向方向延伸。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还包括连通部,所述连通部设于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二分离腔室通过所述连通部和所述供液腔连通。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通部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液分离腔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第一进液口和/或所述连通部的纵截面呈方形;和/或

20、所述连通部的高度小于等于所述气液分离腔的深度的三分之一。

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气口和所述加注口连通或不连通;和/或

22、所述加注口设于所述壳体的最高处;和/或

23、所述壳体还设有第二进液口,所述第二进液口和所述供液腔连通;所述膨胀水壶包括三通阀,连通于所述第一进液口和所述第二进液口之间。

24、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热管理系统,包括流体管路、水泵及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膨胀水壶;所述流体管路分别与所述膨胀水壶的第一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连通,所述流体管路还和所述水泵连接。

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膨胀水壶包括所述三通阀,所述流体管路和所述三通阀连接;和/或

26、所述膨胀水壶位于所述热管理系统的最高处。

27、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膨胀水壶和热管理系统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28、膨胀水壶既能实现气液分离,将热管理系统的流体管路内产生的大量气泡分离并排出,又能将分离后得到的液体回收再利用。同时,膨胀水壶能够执行原有的泄压、加压、补液的功能。膨胀水壶实现了多功能的集成,热管理系统无需再额外配置分离器,减小了系统体积。第一进液口既是气液分离腔的进液来源,也是供液腔的进液来源,出液口既是气液分离腔的液体流出口,也是供液腔的液体流出口,从而可以减少流体管路的配置长度,减小了热管理系统的重量。

29、本公开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包括座舱、电池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热管理系统,所述座舱、所述电池与所述热管理系统连接。

30、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31、通过在新能源汽车中应用小体积轻重量的热管理系统,大大降低了新能源汽车的制造成本。

32、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33、附图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膨胀水壶,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胀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腔包括主分离腔、浮子腔和排气腔,所述主分离腔和所述浮子腔位于所述排气腔的下方,所述浮子腔位于所述主分离腔内且与所述主分离腔连通,所述第一进液口与所述主分离腔连通,所述排气口与所述排气腔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膨胀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分离腔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分离腔和第二分离腔,所述第一分离腔位于所述第二分离腔的上方,所述浮子腔位于所述第二分离腔,所述第一进液口通过所述第一分离腔和所述第二分离腔连通,所述第二分离腔和所述供液腔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膨胀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将所述壳体内部分隔形成所述供液腔和所述气液分离腔,所述第二挡板呈环状,设于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第二挡板自所述壳体的顶部向下延伸,并和所述第一挡板合围形成环状的所述第一分离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膨胀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横向延伸,且与所述第二挡板组装形成所述浮子腔,所述第一隔板相对所述第二隔板位于靠近所述第二分离腔的一侧,所述第二隔板设有第二开口,所述浮子腔通过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排气腔连通;所述第一隔板设有第一开口,所述浮子腔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分离腔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膨胀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设有凸台,所述凸台朝所述第二隔板的一面向上延伸设置;所述凸台呈圆台形,所述凸台的上端面横截面面积小于下端面横截面面积,所述第一开口贯穿所述凸台设置,使得所述凸台的内壁环绕形成圆台形通孔,所述凸台的上端面内圈横截面面积小于下端面内圈横截面面积。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膨胀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离腔呈圆台状,所述第二分离腔的上端面的横截面大于下端面的横截面。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膨胀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水壶包括浮子装置,组装于所述浮子腔内,且在所述浮子腔上下移动,所述浮子装置包括封堵部,当所述浮子装置上浮至所述封堵部堵住所述第二开口时,所述浮子腔和所述排气腔隔绝;和/或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膨胀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组装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上方,所述第一分离腔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二分离腔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膨胀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液口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和/或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膨胀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连通部,所述连通部设于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二分离腔室通过所述连通部和所述供液腔连通。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膨胀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部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膨胀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腔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第一进液口和/或所述连通部的纵截面呈方形;和/或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胀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和所述加注口连通或不连通;和/或

15.一种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水壶包括所述三通阀,所述流体管路和所述三通阀连接;和/或

17.一种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座舱、电池以及如权利要求15至16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系统,所述座舱、所述电池与所述热管理系统连接。


技术总结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膨胀水壶、热管理系统及新能源汽车。膨胀水壶包括壳体;壳体包括第一进液口、出液口、加注口、排气口、供液腔和气液分离腔,供液腔和气液分离腔在横向上分布且相互连通,第一进液口、排气口分别和气液分离腔连通,出液口、加注口分别和供液腔连通;其中,加注口和排气口均位于壳体的顶部。通过膨胀水壶实现气液分离的功能,实现了功能的集成,节约了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贾维新,莫逗,张童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创汽车系统(南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7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