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母滑块装置及升降车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15186发布日期:2023-10-22 06:54阅读:30来源:国知局
子母滑块装置及升降车厢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运输车,尤其涉及一种子母滑块装置及升降车厢。


背景技术:

1、目前运输车可设置有三层、四层或更多层进行货物运输,以此充分利用运输车车厢内空间的同时,还能够保证货物的快速运输。但是现有技术中对于运输车中托板的提升和移动普遍采用丝杠旋转等方式进行移动,不仅会占用车厢内部过多空间,且丝杠的长度是固定的,车厢内最上面一层托板不可能上升到超过丝杠长度的位置。并且在设置有多层托板的运输车装载货物时,为了便于作业人员的搬运方便,一般会将最上面的一层托板上装满货物,然后升上去,进而对中间层托板进行货物装载,最后再进行最下面一层托板的装载,但是按照人的平均身高1.65m计算的话,作业人员在常规的运输车车厢最后一层装载时一般无法直立行走,由此会造成搬运负担,存在安全风险。由此,如何合理利用车厢内部空间资源,并避免作业人员弯身装载货物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子母滑块装置及升降车厢,以充分利用车厢内部空间资源,并实现车顶和托板同时升降,扩大最后一层装载空间,使得作业人员能够直立行走,减少搬运负担,避免安全风险。

2、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子母滑块装置,用于车厢顶部活动设置的车顶与车厢内部托板的同时升降,其中,该子母滑块装置包括:

4、滑轨外壳,设置于该车厢内部,且该滑轨外壳上设置有第一滑道;

5、子母滑块主体,包括母滑块、子滑块和第一绳索,该母滑块滑动设置于该第一滑道中且能够推动该车顶与其同步移动,该子滑块滑动设置于该母滑块的第二滑道中,该托板连接于该子滑块,该第一绳索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该滑轨外壳和该子滑块,且该第一绳索挂设于该母滑块上,当该母滑块在该第一滑道中滑动时,能够推动该第一绳索移动,并使得该子滑块在该第一绳索的带动下于该第二滑道中带动该托板与该母滑块同步移动。

6、作为可选地,其中该子母滑块主体还包括定滑轮,该定滑轮转动设置于该母滑块顶部,该第一绳索一端连接于该滑轨外壳底部,另一端绕设于该定滑轮后连接于该子滑块。

7、作为可选地,其中该子母滑块主体还包括驱动组件,该驱动组件设置于该滑轨外壳上,且位于该母滑块的第一容置空间中,用于驱动该母滑块在该第一滑道中移动。

8、作为可选地,其中该母滑块上设置有抵压块,该驱动组件包括顶升设备,该顶升设备固接于该滑轨外壳上,且该顶升设备的伸出端抵压于该抵压块上。

9、作为可选地,其中该驱动组件能够驱动该母滑块伸出于该第一滑道。

10、作为可选地,其中还包括辅助组件,该滑轨外壳还设置有第二容置空间,该辅助组件设置于该第二容置空间中,该辅助组件能够连接于该托板。

11、作为可选地,其中该辅助组件包括收卷设备和支撑块,该支撑块设置于该滑轨外壳上,该收卷设备设置于支撑块上,且该收卷设备能够释放或收回连接于该托板的第二绳索。

12、作为可选地,其中该母滑块的长度小于该第一滑道的长度。

13、作为可选地,其中该子滑块的长度小于该第二滑道的长度。

14、另一方面,升降车厢,包括若干个该子母滑块装置、车厢本体、车顶和托板,该托板连接于该子母滑块装置的该子滑块,该车顶架设于该子母滑块装置上,且该子母滑块装置的该母滑块能够推动该车顶相对于该车厢本体移动。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子母滑块主体能够实现车厢内部托板的各层升降,以此能够提高车厢内部空间的利用率,并且在子母滑块主体与滑轨外壳的共同作用下,能够实现车厢顶部活动设置的车顶和托板同时升降,以此在作业人员进行最下面一层货物装载时,能够将车顶和上层托板同时升高,扩大最后一层的空间,进而保证作业人员的直立行走,避免弯腰,减少其搬运负担,进而避免安全风险。具体地,本实用新型中在滑轨外壳上设置第一滑道,且子母滑块主体的母滑块滑动设置于第一滑道中,以此保证子母滑块主体在滑轨外壳上的移动,进而能够在上升至抵靠于车顶后,推动车顶与其同步移动,实现车顶相对于车厢的移动,扩大空间。进一步地,子母滑块主体还设置有子滑块和第一绳索,且子滑块滑动设置于母滑块的第二滑道中,第一绳索两端分别连接于滑轨外壳和子滑块,并挂设于母滑块上,以此在母滑块于第一滑道中滑动时,能够推动第一绳索移动,进而在第一绳索连接于滑轨外壳的一端位置固定的情况下,连接于子滑块的另一端能够于第一滑道中移动,进而带动子滑块于第二滑道中与母滑块同步移动,以带动连接于子滑块的托板进行移动,由此实现托板和车顶的同步移动,为作业人员提供合适的作业空间。另一方面,具有子母滑块装置的升降车厢也能够实现其作业空间的适当调整,以及车厢内空间最大化利用。



技术特征:

1.子母滑块装置,用于车厢顶部活动设置的车顶(200)与车厢内部托板的同时升降,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母滑块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母滑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母滑块主体(20)还包括定滑轮(22),所述定滑轮(22)转动设置于所述母滑块(21)顶部,所述第一绳索一端连接于所述滑轨外壳(10)底部,另一端绕设于所述定滑轮(22)后连接于所述子滑块(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母滑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母滑块主体(20)还包括驱动组件(24),所述驱动组件(24)设置于所述滑轨外壳(10)上,且位于所述母滑块(21)的第一容置空间(211)中,用于驱动所述母滑块(21)在所述第一滑道(101)中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子母滑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滑块(21)上设置有抵压块(241),所述驱动组件(24)包括顶升设备(242),所述顶升设备(242)固接于所述滑轨外壳(10)上,且所述顶升设备(242)的伸出端抵压于所述抵压块(241)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子母滑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4)能够驱动所述母滑块(21)伸出于所述第一滑道(1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母滑块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组件(30),所述滑轨外壳(10)还设置有第二容置空间(102),所述辅助组件(30)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102)中,所述辅助组件(30)能够连接于所述托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子母滑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组件(30)包括收卷设备(31)和支撑块(32),所述支撑块(32)设置于所述滑轨外壳(10)上,所述收卷设备(31)设置于支撑块(32)上,且所述收卷设备(31)能够释放或收回连接于所述托板的第二绳索。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子母滑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滑块(21)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滑道(101)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子母滑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滑块(23)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滑道(212)的长度。

10.升降车厢,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子母滑块装置(100)、车厢本体、车顶(200)和托板,所述托板连接于所述子母滑块装置(100)的所述子滑块(23),所述车顶(200)架设于所述子母滑块装置(100)上,且所述子母滑块装置(100)的所述母滑块(21)能够推动所述车顶(200)相对于所述车厢本体移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运输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子母滑块装置及升降车厢,子母滑块装置包括滑轨外壳和子母滑块主体,滑轨外壳设置于车厢内部,且滑轨外壳上设置有第一滑道,子母滑块主体包括母滑块、子滑块和第一绳索,母滑块滑动设置于第一滑道中且能够推动车顶与其同步移动,子滑块滑动设置于母滑块的第二滑道中,托板连接于子滑块,第一绳索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滑轨外壳和子滑块,且第一绳索挂设于母滑块上,当母滑块在第一滑道中滑动时,能够推动第一绳索移动,并使得子滑块在第一绳索的带动下于第二滑道中带动托板与母滑块同步移动。本技术充分利用车厢内部空间资源,并扩大了最后一层装载空间,使得作业人员能够直立行走,减少搬运负担。

技术研发人员:李沛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沛军
技术研发日:2023051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