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流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87007发布日期:2023-09-16 23:27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交流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充电桩,具体为一种交流充电桩。


背景技术:

1、交流充电桩是一种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的设备,它接受交流电源,将交流电转换为适合电动汽车充电的直流电,并将电力输送到电动汽车的电池组中,随着电动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公共交流充电桩的数量也不断增加。

2、现有的交流充电桩在实际使用中,有时使用人员在充电完成后,会随意将充电枪扔在地上,充电枪撞击地面受到磕碰,而且易被车辆碾压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流充电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交流充电桩,包括底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顶部的充电桩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充电桩主体外侧的充电枪,所述底板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侧对称固定连接有阻拦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保护箱,所述保护箱的内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转杆的外侧安装有与蜗杆啮合连接的蜗轮,所述充电桩主体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开关,所述充电枪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开关相配合的固定板。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开关与电机电性连接,所述蜗杆的导程角小于啮合轮齿间的当量摩擦角。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板的顶部对称固定安装有挡车块,所述挡车块的内壁安装有第二开关,所述挡车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块,所述推块的一侧延伸至挡车块的外侧,所述挡车块的内部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推块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挡车块的内壁连接。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充电桩主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箱,所述支撑箱内壁的顶部安装有电磁铁,所述支撑箱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铁块,所述铁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锁定杆,所述固定板上贯穿设有与锁定杆相配合的锁槽。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开关与电磁铁电性连接,所述锁定杆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位所述支撑箱的内部,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铁块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支撑箱的内壁连接。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阻拦板、蜗轮、蜗杆、电机、转杆、第一开关和固定板使得使用人员在充电完成后,必须将充电枪插回充电桩主体内,才能将车辆开走,避免了使用人员随意将充电枪扔在地上,导致充电枪撞击地面受到磕碰,甚至被车辆碾压损坏,通过设置的挡车块、推块、第二开关、电磁铁、固定板、铁块和锁定杆使得使用人员必须将车轮对准挡车块停车后,才能取下充电枪进行充电,避免了充电车辆乱停乱放。



技术特征:

1.一种交流充电桩,包括底板(1)、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1)顶部的充电桩主体(2),以及设置在所述充电桩主体(2)外侧的充电枪(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转杆(8),所述转杆(8)的外侧对称固定连接有阻拦板(6),所述底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保护箱(7),所述保护箱(7)的内部安装有电机(16),所述电机(1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蜗杆(18),所述转杆(8)的外侧安装有与蜗杆(18)啮合连接的蜗轮(17),所述充电桩主体(2)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开关(9),所述充电枪(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开关(9)相配合的固定板(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9)与电机(16)电性连接,所述蜗杆(18)的导程角小于啮合轮齿间的当量摩擦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对称固定安装有挡车块(4),所述挡车块(4)的内壁安装有第二开关(21),所述挡车块(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块(5),所述推块(5)的一侧延伸至挡车块(4)的外侧,所述挡车块(4)的内部安装有第二弹簧(20),所述第二弹簧(20)的一端与推块(5)连接,所述第二弹簧(20)的另一端与挡车块(4)的内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交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主体(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箱(12),所述支撑箱(12)内壁的顶部安装有电磁铁(11),所述支撑箱(1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铁块(13),所述铁块(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锁定杆(10),所述固定板(15)上贯穿设有与锁定杆(10)相配合的锁槽(1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交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21)与电磁铁(11)电性连接,所述锁定杆(10)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弹簧(14),所述第一弹簧(14)位所述支撑箱(12)的内部,所述第一弹簧(14)的一端与铁块(13)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4)的另一端与支撑箱(12)的内壁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交流充电桩,包括底板、固定安装在底板顶部的充电桩主体,以及设置在充电桩主体外侧的充电枪,底板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转杆,转杆的外侧对称固定连接有阻拦板,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保护箱,保护箱的内部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蜗杆,转杆的外侧安装有与蜗杆啮合连接的蜗轮,充电桩主体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开关,本技术通过设置的阻拦板、蜗轮、蜗杆、电机、转杆、第一开关和固定板使得使用人员在充电完成后,必须将充电枪插回充电桩主体内,才能将车辆开走,避免了使用人员随意将充电枪扔在地上,导致充电枪撞击地面受到磕碰,甚至被车辆碾压损坏。

技术研发人员:林坚勇,葛乐丹,林坚丽,叶瑜,徐迦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圣明智能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6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