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视镜

文档序号:36136027发布日期:2023-11-22 21:41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视镜

本技术涉及后视镜,尤其涉及一种后视镜。


背景技术:

1、后视镜是汽车、电动车、摩托车等机动车辆重要的视觉装置,用以扩大驾驶员视野范围,便于驾驶员观察周边环境。后视镜通常突出车身边缘设置,因此较机动车辆其他部件更容易遭受外部冲击或撞击,如发生剐蹭、碰撞等时。而现有的后视镜抗冲击、冲撞能力差,较易损坏,即便是较为轻微的剐蹭也容易造成其损坏,从而影响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后视镜,以解决现有后视镜抗冲击能力、抗冲撞能力差的问题。

2、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视镜,包括:后视镜壳体、反光镜、基板及缓冲机构;

3、所述后视镜壳体的内部限制出一侧具有开口的容纳腔室,所述反光镜设置在所述开口处并覆盖所述开口;

4、所述容纳腔室内设置有与所述反光镜平行的所述基板,所述基板与所述后视镜壳体滑动连接,且滑动方向为远离或靠近所述反光镜;

5、所述容纳腔室内位于所述基板与所述反光镜之间设置有所述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与所述后视镜壳体固定连接,与所述基板活动连接,并弹性支撑所述基板远离所述反光镜。

6、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杆、弹簧件及至少一组滑动组件;所述第一固定杆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后视镜壳体,每组所述滑动组件包括一一对应的第一滑动件及连接杆;

7、所述第一滑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杆上,并可在所述第一固定杆上沿所述第一固定杆的长度方向滑动;

8、所述弹簧件环设在所述第一固定杆上并阻碍所述第一滑动件的滑动;

9、所述连接杆倾斜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件及所述基板之间,且一端活动连接所述基板,另一端活动连接对应的所述第一滑动件。

10、进一步地,所述滑动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滑动组件沿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中点垂线对称设置,两个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基板连接的一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另一端之间的距离;

11、所述弹簧件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滑动件之间,阻碍两个所述第一滑动件沿相互靠近的方向滑动。

12、进一步地,所述滑动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滑动组件沿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中点垂线对称设置,两个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基板连接的一端之间的距离小于另一端之间的距离;

13、两个所述第一滑动件与所述后视镜壳体之间分别设置有所述弹簧件,所述弹簧件阻碍两个所述第一滑动件沿相互远离的方向滑动。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杆与所述反光镜之间还设置有与所述后视镜壳体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动件一一对应的第二滑动件,所述第二滑动件与所述第一滑动件连接,并可在所述第二固定杆上沿所述第二固定杆的长度方向滑动。

15、进一步地,所述后视镜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

16、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限制出两端具有贯通口的贯通通道,所述第一壳体的其中一个贯通口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且被所述第二壳体覆盖,另一个贯通口形成所述容纳腔室的所述开口;

17、所述第二壳体为弧形,弯曲方向朝向所述第一壳体,所述贯通通道的侧壁及所述第二壳体朝向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壁合围出所述容纳腔室;

18、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一壳体滑动连接,所述缓冲机构与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

19、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腔室内位于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填充有缓冲材料。

2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朝向所述容纳腔室的侧壁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沿靠近所述反光镜的方向延伸出一定长度;

21、所述基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滑槽相配合的滑块,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滑槽内,并可在所述滑槽内沿所述滑槽的延伸方向滑动;

22、所述缓冲机构与位于所述滑槽与所述反光镜之间的所述第一壳体连接。

2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朝向所述容纳腔室的一侧设置有卡槽,所述反光镜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槽相配合的卡块,所述卡块卡设在所述卡槽内。

24、进一步地,所述卡槽的内侧面设置有橡胶垫。

25、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后视镜,当后视镜遭受到碰撞、冲击时,后视镜壳体向内挤压,此时并不会直接挤压到反光镜,而是先挤压到基板,基板因遭受到挤压而向靠近反光镜的方向滑动,此时缓冲机构对基板具有弹性支撑力,从而对基板的滑动形成阻力,阻碍基板向反光镜靠近,对反光镜形成保护,避免反光镜的损坏,显著增强后视镜的抗冲击、抗冲撞能力及稳定性,有效提高后视镜的使用寿命,确保行车安全。

26、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后视镜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2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后视镜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30、图3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技术特征:

1.一种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后视镜壳体、反光镜、基板及缓冲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杆、弹簧件及至少一组滑动组件;所述第一固定杆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后视镜壳体,每组所述滑动组件包括一一对应的第一滑动件及连接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滑动组件沿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中点垂线对称设置,两个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基板连接的一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另一端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滑动组件沿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中点垂线对称设置,两个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基板连接的一端之间的距离小于另一端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杆与所述反光镜之间还设置有与所述后视镜壳体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动件一一对应的第二滑动件,所述第二滑动件与所述第一滑动件连接,并可在所述第二固定杆上沿所述第二固定杆的长度方向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视镜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室内位于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填充有缓冲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朝向所述容纳腔室的侧壁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沿靠近所述反光镜的方向延伸出一定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朝向所述容纳腔室的一侧设置有卡槽,所述反光镜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槽相配合的卡块,所述卡块卡设在所述卡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的内侧面设置有橡胶垫。


技术总结
本公开提供一种后视镜,包括:后视镜壳体、反光镜、基板及缓冲机构;所述后视镜壳体的内部限制出一侧具有开口的容纳腔室,所述反光镜设置在所述开口处并覆盖所述开口;所述容纳腔室内设置有与所述反光镜平行的所述基板,所述基板与所述后视镜壳体滑动连接,且滑动方向为远离或靠近所述反光镜;所述容纳腔室内位于所述基板与所述反光镜之间设置有所述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与所述后视镜壳体固定连接,与所述基板活动连接,并弹性支撑所述基板远离所述反光镜。本公开的后视镜,在遭受到外力冲击时,能够起到有效缓冲作用,提高后视镜的抗冲击、抗冲撞能力,增强稳定性,从而有效提高后视镜的使用寿命,确保行车安全<subgt;。</subgt;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辉,张爱民,黄韬,钱继锋,张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事交通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3052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