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插接更换氢能源罐的组合充电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52486发布日期:2023-12-30 04:06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插接更换氢能源罐的组合充电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充电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插接更换氢能源罐的组合充电桩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的进步,具有节能、环保优势的电动车逐渐开始普及,消费者对电动车的最大顾虑就是续航里程不足,而解决续航问题的最优手段就是增加充电桩的数量,从而打消消费者的充电忧虑。现有充电桩大多是固定在某一位置处,又称为固定充电桩,固定充电桩具有充电桩接口,用于将充电桩与电动车辆的电动车辆接口电耦合,主要是直接从电网中获取电能,使用场景比较受限。目前,大多数停车场中的充电桩所具有的充电桩数量相对较少,而且充电桩容易被停车所占用,导致使用时寻找充电桩比较困难。氢能源也是可以产生电能,可以通过氢能源发电设备来实现,随着共享经济的兴起,如何设计出可以移动的充电桩、不局限于固定位置,能够实现移动式充电作业,是解决现有充电桩充电难的一条出路。车辆限行、道路拥堵、公共出行(比如地铁、快速公交等)的便捷性等情况,人们常常将车辆长时间停放在车位上,这就会导致车辆容易亏电,尤其是电动车停放在没有充电桩的车位上,在较长时间不用车之后,临时要用车时,就会发现电动车已经无法启动;这也会发生在不提供充电设施的电瓶车停车区域内,在一些工业园区中,除了需要充电的电动车、电瓶车,还有一些用电设备也需要充电,随着电动车的发展,工业园区更容易接受共享经济下的移动式充电桩。故此,改变传统固定充电桩模式,采用移动式充电桩具有更大的便捷性与灵活性,既能解决电动车等用电设备的充电需求外,还能提供应急救援等用途,也是目前电动车行驶维护的新方向及重要突破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背景技术所指出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插接更换氢能源罐的组合充电桩装置,能够插接组合氢能源罐,氢能源罐为氢燃料发电装置提供氢能源,氢燃料发电装置发电并传输至充电枪,这样就可能通过充电枪实现对外部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作业。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可插接更换氢能源罐的组合充电桩装置,包括快速接头组件、承载移动平台和安装于承载移动平台顶部的箱体,快速接头组件由公接头与母接头密闭插接组成,所述箱体内部安装有氢燃料发电装置、能源罐插接箱和蓄电池,蓄电池与氢燃料发电装置电连接;能源罐插接箱内部具有若干个插接容纳腔,每个插接容纳腔内放置有氢能源罐,氢能源罐底部连通设有母接头,氢燃料发电装置底部设有与母接头对应插接的公接头;所述箱体内悬挂设有与蓄电池、氢燃料发电装置电连接的充电枪;所述承载移动平台包括承载乍架,承载车架底部前排左右对称安装有前排的独立行走组件,承载车架底部后排对称安装有后排的独立行走组件,四个独立行走组件共同支撑起承载车架。

4、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独立行走组件包括轴承座、驱动齿轮、转轴、行走轮胎和电机,轴承座、电机固定于承载车架底部,转轴转动安装于轴承座上,转轴外侧端部与行走轮胎配合连接,所述驱动齿轮固定套装于转轴上,电机具有输出齿轮,电机的输出齿轮与驱动齿轮之间通过齿条皮带动力连接,每个独立行走组件的电机与蓄电池电连接。

5、优选地,所述箱体顶部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分别与氢燃料发电装置、蓄电池电连接。

6、优选地,所述箱体后侧为充电桩后板,充电桩后板上设有对开门,对开门上设有电磁门锁。

7、优选地,所述箱体还包括充电桩前板,充电桩前板上开有取拿窗口,充电桩前板上铰接有用于封闭取拿窗口的窗门。

8、优选地,所述齿条皮带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有驱动齿,齿条皮带的驱动齿分别与驱动齿轮、电机的输出齿轮对应齿轮啮合。

9、优选地,所述独立行走组件的行走轮胎内侧固定安装有轮毂,轮毂上具有轴套,所述转轴靠近行走轮胎一端端部为驱动端,驱动端锁紧固定安装于轴套中。

10、优选地,所述氢燃料发电装置的公接头内部设有用于探测流入公接头内氢能源液体液压的氢能源探测传感器。

11、优选地,所述箱体顶部设有避障报警雷达。

12、优选地,所述氢能源罐侧部安装有提手;所述充电桩后板的对开门上设有门拉手。

13、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能够插接组合氢能源罐,氢能源罐为氢燃料发电装置提供氢能源,氢燃料发电装置发电并传输至充电枪,这样就可能通过充电枪实现对外部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作业。

15、(2)本实用新型承载移动平台移动作业并将组合充电桩装置移动到预定位置,实现了移动式充电桩使用目的,能够实现工业园区、大型停车场流动式充电作业,具有快速救援响应的特点,在解决待充电设备(尤其是电动车)的充电急迫性上具有显著成效。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插接更换氢能源罐的组合充电桩装置,包括快速接头组件(6),快速接头组件(6)由公接头(61)与母接头(62)密闭插接组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承载移动平台(16)和安装于承载移动平台(16)顶部的箱体(1),所述箱体(1)内部安装有氢燃料发电装置(2)、能源罐插接箱(3)和蓄电池(4),蓄电池(4)与氢燃料发电装置(2)电连接;能源罐插接箱(3)内部具有若干个插接容纳腔(32),每个插接容纳腔(32)内放置有氢能源罐(31),氢能源罐(31)底部连通设有母接头(62),氢燃料发电装置(2)底部设有与母接头(62)对应插接的公接头(61);所述箱体(1)内悬挂设有与蓄电池(4)、氢燃料发电装置(2)电连接的充电枪(15);所述承载移动平台(16)包括承载车架(5),承载车架(5)底部前排左右对称安装有前排的独立行走组件,承载车架(5)底部后排对称安装有后排的独立行走组件,四个独立行走组件共同支撑起承载车架(5)。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插接更换氢能源罐的组合充电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行走组件包括轴承座(811)、驱动齿轮(8)、转轴(81)、行走轮胎(9)和电机(7),轴承座(811)、电机(7)固定于承载车架(5)底部,转轴(81)转动安装于轴承座(811)上,转轴(81)外侧端部与行走轮胎(9)配合连接,所述驱动齿轮(8)固定套装于转轴(81)上,电机(7)具有输出齿轮,电机(7)的输出齿轮与驱动齿轮(8)之间通过齿条皮带(18)动力连接,每个独立行走组件的电机(7)与蓄电池(4)电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插接更换氢能源罐的组合充电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顶部设有显示屏(10),所述显示屏(10)分别与氢燃料发电装置(2)、蓄电池(4)电连接。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插接更换氢能源罐的组合充电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后侧为充电桩后板(14),充电桩后板(14)上设有对开门(141),对开门(141)上设有电磁门锁(1411)。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插接更换氢能源罐的组合充电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还包括充电桩前板(13),充电桩前板(13)上开有取拿窗口(131),充电桩前板(13)上铰接有用于封闭取拿窗口(131)的窗门(132)。

6.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插接更换氢能源罐的组合充电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皮带(18)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有驱动齿,齿条皮带(18)的驱动齿分别与驱动齿轮(8)、电机(7)的输出齿轮对应齿轮啮合。

7.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插接更换氢能源罐的组合充电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行走组件的行走轮胎(9)内侧固定安装有轮毂(82),轮毂(82)上具有轴套(821),所述转轴(81)靠近行走轮胎(9)一端端部为驱动端(812),驱动端(812)锁紧固定安装于轴套(821)中。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插接更换氢能源罐的组合充电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氢燃料发电装置(2)的公接头(61)内部设有用于探测流入公接头(61)内氢能源液体液压的氢能源探测传感器。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插接更换氢能源罐的组合充电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顶部设有避障报警雷达(17)。

10.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插接更换氢能源罐的组合充电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氢能源罐(31)侧部安装有提手(311);所述充电桩后板(14)的对开门(141)上设有门拉手(1412)。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插接更换氢能源罐的组合充电桩装置,包括快速接头组件、承载移动平台和箱体,箱体内部安装有氢燃料发电装置、能源罐插接箱和蓄电池,蓄电池与氢燃料发电装置电连接;能源罐插接箱内部具有若干个插接容纳腔,每个插接容纳腔内放置有氢能源罐,氢能源罐底部与氢燃料发电装置底部通过快速接头组件连接;箱体内悬挂设有充电枪;承载移动平台包括承载车架,承载车架底部前排左右对称安装有独立行走组件,承载车架底部后排对称安装有独立行走组件,四个独立行走组件共同支撑起承载车架。本技术通过承载移动平台移动到达预定位置,实现了工业园区、大型停车场流动式充电作业,具有快速救援响应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赵士军,杨林,高朋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华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