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充电桩以及直流充电桩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40268发布日期:2023-10-25 14:36阅读:34来源:国知局
直流充电桩以及直流充电桩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充电,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直流充电桩以及直流充电桩系统。


背景技术:

1、充电桩的待机功耗是场站运营的重要指标之一,常见的充电桩待机工作方式中,充电模块收到监控模块下发的待机指令后进入低功耗模式,但是低功耗模式下仍然存在待机损耗,因此如何降低充电桩的待机功耗也成为了新能源行业研究的关键问题。

2、现有技术中是通过在充电模块外部增加一个中间继电器控制充电模块的输入端供电和断电,监控模块向中间继电器下发指令,控制中间继电器断开,从而使得充电模块断电以实现直流充电桩的低功耗状态。

3、但是,现有技术中需要额外增加中间功率继电器或可控交流接触器,额外增加器件,成本过高且占用了过多的空间,不利于批量实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直流充电桩以及直流充电桩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实现直流充电桩低功耗待机时成本高、不利于批量实施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流充电桩,所述直流充电桩包括:监控单元、系统辅源以及至少一个充电模块,所述充电模块中包括辅源控制开关模块以及内部辅源;

4、所述监控单元与各所述充电模块中辅源控制开关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系统辅源与各所述充电模块中的辅源控制开关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系统辅源用于向所述充电模块的辅源控制开关模块供电;

5、所述辅源控制开关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内部辅源连接,所述辅源控制开关模块用于在所述监控单元的控制信号的作用下控制所述内部辅源的连接或断开。

6、可选的,所述辅源控制开关模块包括:辅源控制芯片、第一控制开关以及第一场效应管。

7、可选的,所述辅源控制芯片的脉冲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系统辅源、所述监控单元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第三端与所述充电模块的母线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内部辅源连接。

8、可选的,所述辅源控制芯片的供电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另一端与系统辅源以及所述监控单元连接,所述辅源控制芯片的脉冲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内部辅源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至所述充电模块的母线。

9、可选的,所述第一控制开关包括:可控晶体管、场效应管、继电器或光耦可控开关管。

10、可选的,所述辅源控制开关模块包括:第二场效应管、辅源控制芯片、开关单元。

11、可选的,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辅源控制芯片的保护引脚连接,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系统辅源以及所述监控单元连接,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三端接地,所述辅源控制芯片的脉冲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内部辅源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所述充电模块的母线连接。

12、可选的,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第二控制开关、控制电阻、控制电容以及第二场效应管。

13、可选的,所述控制电阻的一端与所述辅源控制芯片的基准电压引脚连接,所述控制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第一端、所述控制电容的一端以及所述辅源控制芯片的保护引脚连接,所述控制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第三端与所述系统辅源以及所述监控单元连接。

14、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流充电桩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直流充电桩。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充电模块内部设置一个辅源控制开关模块控制充电模块中内部辅源的连接与断开,可以实现充电模块内部辅源的零待机功耗。并且由于本申请中辅源控制开关模块并非在充电模块外部或内部设置的功率级电路,因此也避免了使用中间继电器这种功率级电路造成的占用空间大、成本高的问题,并且对于不同的充电模块辅源控制的场景具有很好的普适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充电桩包括:监控单元、系统辅源以及至少一个充电模块,所述充电模块中包括辅源控制开关模块以及内部辅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源控制开关模块包括:辅源控制芯片、第一控制开关以及第一场效应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源控制芯片的脉冲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系统辅源、所述监控单元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第三端与所述充电模块的母线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内部辅源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源控制芯片的供电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另一端与系统辅源以及所述监控单元连接,所述辅源控制芯片的脉冲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内部辅源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至所述充电模块的母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开关包括:可控晶体管、场效应管、继电器或光耦可控开关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源控制开关模块包括:第二场效应管、辅源控制芯片、开关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辅源控制芯片的保护引脚连接,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系统辅源以及所述监控单元连接,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三端接地,所述辅源控制芯片的脉冲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内部辅源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所述充电模块的母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第二控制开关、控制电阻、控制电容以及第二场效应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直流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阻的一端与所述辅源控制芯片的基准电压引脚连接,所述控制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第一端、所述控制电容的一端以及所述辅源控制芯片的保护引脚连接,所述控制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第三端与所述系统辅源以及所述监控单元连接。

10.一种直流充电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直流充电桩。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直流充电桩以及直流充电桩系统,其中,直流充电桩包括:监控单元、系统辅源以及至少一个充电模块,充电模块中包括辅源控制开关模块以及内部辅源,监控单元与各充电模块中辅源控制开关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系统辅源与各充电模块中的辅源控制开关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系统辅源用于向充电模块的辅源控制开关模块供电;辅源控制开关模块的输出端与内部辅源连接,辅源控制开关模块用于在监控单元的控制信号的作用下控制内部辅源的连接或断开。本申请通过在充电模块内部设置一个控制开关,由控制开关接收监控单元下发的控制指令后,控制充电模块内部辅源的开关,从而实现直流充电桩的零待机功耗。

技术研发人员:段江龙,薛亮,张军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星源博锐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