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遮阳帘结构

文档序号:36043366发布日期:2023-11-17 18:09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遮阳帘结构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遮阳帘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家用汽车越来越多的走入人们的生活,家用汽车带给了人们生活的便捷,但其同时也会带给人们一定的苦恼。汽车露天停放时,由于太阳光的照射使车内温度较高,甚至最高可达60摄氏度,车内温度过高,加速车内装置的老化,因此,市场也开发了各种各样的汽车挡风玻璃遮阳帘;

2、但这些遮阳板不仅功能单一,仅仅只能遮挡太阳光,而且全都为手动使用,放置和收折都比较麻烦且耗时,自动的遮阳帘较少,且一般自动遮阳帘的能量全部来自汽车蓄电池,在停车后,蓄电池不能很好的进行补电,如果使用的外部电器件较多,会造成亏电,这会造成遮阳帘不能工作,不便于在遮阳的过程中,对汽车蓄电池进行补电,使用效果不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汽车遮阳帘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遮阳帘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遮阳帘结构,包括:

3、设置于汽车挡风窗内侧的挡风玻璃及设置于汽车内侧顶部的内装饰板,所述内装饰板与挡风玻璃之间安装有驱动机构,且所述驱动机构以调节其一端的遮阳机构展开,对挡风玻璃进行遮挡;

4、所述遮阳机构包括折叠遮阳板及太阳能电池板,所述折叠遮阳板的一端与挡风玻璃固定,所述折叠遮阳板上固定有至少一片太阳能电池板,且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导线与汽车蓄电池电性连接。

5、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移动块、螺杆、导向槽及电机,所述电机通过支架固定于挡风玻璃与内装饰板之间,且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外表面通过螺纹部连接有移动块,且所述移动块的一端与折叠遮阳板相配合,所述内装饰板的内表面开设有对移动块导向的导向槽。

6、优选地,所述移动块侧壁固定有凸块,所述凸块的短边的长度小于移动块短边的长度。

7、优选地,所述移动块内侧开设有螺纹槽,所述移动块与螺杆通过螺纹槽进行螺纹配合。

8、优选地,所述挡风玻璃下表面设置有光敏传感器,所述光敏传感器一端通过导线连接有单片机控制器,且所述单片机控制器一端与电机电性连接。

9、优选地,所述遮阳机构设置有两处,两处所述遮阳机构沿内装饰板长边的中心对称分布。

10、优选地,所述折叠遮阳板为波浪形,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为长方形。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通过设置有折叠遮阳板、太阳能电池板及驱动机构,便于自动进行遮阳,避免传统的手动窗帘需要人工手动开合,自动的窗帘需要消耗汽车蓄电池能量,导致蓄电池亏电,本装置不需太多蓄电池能量,且在展开时,能够向蓄电池输送能量,即能遮阳、又可以进行补电,使汽车蓄电池保持充盈状态。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遮阳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遮阳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移动块(3)、螺杆(5)、导向槽(6)及电机(7),所述电机(7)通过支架固定于挡风玻璃(1)与内装饰板(2)之间,且所述电机(7)的输出端连接有螺杆(5),所述螺杆(5)外表面通过螺纹部连接有移动块(3),且所述移动块(3)的一端与折叠遮阳板(41)相配合,所述内装饰板(2)的内表面开设有对移动块(3)导向的导向槽(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遮阳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3)侧壁固定有凸块(9),所述凸块(9)的短边的长度小于移动块(3)短边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遮阳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3)内侧开设有螺纹槽(10),所述移动块(3)与螺杆(5)通过螺纹槽(10)进行螺纹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遮阳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玻璃(1)下表面设置有光敏传感器(11),所述光敏传感器(11)一端通过导线连接有单片机控制器,且所述单片机控制器一端与电机(7)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遮阳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机构(4)设置有两处,两处所述遮阳机构(4)沿内装饰板(2)长边的中心对称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遮阳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遮阳板(41)为波浪形,所述太阳能电池板(42)为长方形。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遮阳帘结构,包括:设置于汽车挡风窗内侧的挡风玻璃及设置于汽车内侧顶部的内装饰板,所述内装饰板与挡风玻璃之间安装有驱动机构,且所述驱动机构以调节其一端的遮阳机构展开,对挡风玻璃进行遮挡;所述遮阳机构包括折叠遮阳板及太阳能电池板,所述折叠遮阳板的一端与挡风玻璃固定:通过设置有折叠遮阳板、太阳能电池板及驱动机构,便于自动进行遮阳,避免传统的手动窗帘需要人工手动开合,自动的窗帘需要消耗汽车蓄电池能量,导致蓄电池亏电,本装置不需太多蓄电池能量,且在展开时,能够向蓄电池输送能量,即能遮阳、又可以进行补电,使汽车蓄电池保持充盈状态。

技术研发人员:乔红娇,王思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新华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3061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