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毂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31918发布日期:2023-11-22 20:22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轮毂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轮毂盖,涉及一种轮毂盖结构。


背景技术:

1、轮毂是汽车的重要部件之一,轮毂上通常装配有轮毂盖。轮毂盖不仅能保护轮毂的内在结构,而且能够起到美观装饰的作用,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便于更换的车轮毂覆盖件(申请号:202122307171.7),包括轮毂盖和防湿板,所述轮毂盖前表面中心位置处安装有标牌,所述轮毂盖后表面中心位置处安装有防湿板,所述轮毂盖后表面靠近底端位置处安装有扣件基座,所述轮毂盖后表面靠近顶端位置处安装有顶扣基座。该便于更换的车轮毂覆盖件在使用时存在以下缺点:该便于更换的车轮毂覆盖件为一体成型结构,使得车轮毂覆盖件的颜色和形状均较为单一,无法满足车主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轮毂盖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满足用户对轮毂盖的个性化需求。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轮毂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轮毂可拆卸连接的轮毂内盖和设置在所述轮毂内盖外侧的轮毂外盖组件,轮毂外盖组件包括与轮毂内盖可拆卸连接的外圈盖和设置在外圈盖内侧且用于与轮毂可拆卸连接的内圈盖,所述轮毂内盖上开设有让位孔,让位孔与内圈盖的中心孔相对设置,所述外圈盖或/和内圈盖开设有若干镂空孔洞。

4、区别于现有技术一体成型结构的轮毂盖,本轮毂盖结构包括与轮毂可拆卸连接的轮毂内盖和设置在所述轮毂内盖外侧的轮毂外盖组件,轮毂外盖组件包括与轮毂内盖可拆卸连接的外圈盖和设置在外圈盖内侧且与轮毂可拆卸连接的内圈盖,使得本轮毂盖安装后形成多层层叠的立体结构,同时,所述外圈盖或/和内圈盖开设有若干镂空孔洞,在轮毂盖安装后,若干镂空孔洞使得轮毂内盖可以部分显露,此外,轮毂内盖和内圈盖分别与轮毂可拆卸连接,外圈盖与轮毂内盖可拆卸连接,从而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颜色或/和形状的轮毂内盖、外圈盖以及内圈盖进行搭配组合,进而满足用户对轮毂盖的个性化需求以及定制化需求。

5、此外,所述轮毂内盖上开设有让位孔,让位孔与内圈盖的中心孔相对设置,让位孔和中心孔用于供轮轴穿设。

6、在上述的一种轮毂盖结构中,所述外圈盖沿周向设置有若干卡爪,每个卡爪上均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外圈盖通过若干穿设第一固定孔的螺栓与轮毂内盖相连接,且在两者连接后所述卡爪压抵在轮毂内盖的边沿上。上述结构方便外圈盖和轮毂内盖的拆装,同时,使得外圈盖和轮毂内盖在连接后更加稳固。

7、在上述的一种轮毂盖结构中,所述外圈盖的内侧边沿设置有内凹的环形嵌槽,且在内圈盖与轮毂连接后,所述内圈盖的边沿压抵在环形嵌槽的槽底上。在内圈盖与轮毂连接后,所述内圈盖的边沿压抵在环形嵌槽的槽底上,使得内圈盖、外圈盖和轮毂内盖的连接进一步稳固。

8、在上述的一种轮毂盖结构中,所述内圈盖上开设有若干第二固定孔,所述内圈盖的内侧边沿上沿周向设置有若干让位槽,若干第二固定孔和若干让位槽一一间隔设置。若干第二固定孔用于螺栓的穿设,若干让位槽方便轮毂上线束的通过,若干第二固定孔和若干让位槽一一间隔设置,使得本轮毂盖安装后更加美观,同时也方便内圈盖的拆装。

9、在上述的一种轮毂盖结构中,所述内圈盖包括依次由内向外设置的第一环形部、第二环形部和第三环形部,所述第一环形部和第二环形部之间通过若干呈板状的第一辐条相连接,所述第二环形部和第三环形部通过若干呈板状的第二辐条相连接,若干第一辐条以及若干第二辐条之间形成所述镂空孔洞。上述结构的内圈盖使得镂空孔洞的面积占比较大,从而通过若干镂空孔洞能够显露更多的轮毂内盖。

10、在上述的一种轮毂盖结构中,所述第一辐条沿内圈盖的径向设置,所述第二辐条相对于第一辐条呈倾斜设置,且第二辐条的数量多于第一辐条的数量。上述结构内圈盖的第一辐条和第二辐条均呈辐射状排布,同时,第二辐条相对于第一辐条呈倾斜设置,且第二辐条的数量多于第一辐条的数量,使得内圈盖的造型更加独特,满足用户对轮毂盖的个性化需求以及定制化需求。

11、在上述的一种轮毂盖结构中,所述轮毂内盖上分别沿周向设置有若干外凸的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以及沿周向设置有若干内凹的凹槽,若干第一凸起部、若干凹槽和若干第二凸起部依次由外向内设置,所述外圈盖的内侧抵接在第一凸起部的表面。通过设置若干外凸的第一凸起部、第二凸起部和若干内凹的凹槽使得轮毂内盖造型更加多变和独特,满足用户对轮毂盖的个性化需求以及定制化需求。

12、在上述的一种轮毂盖结构中,所述外圈盖上沿周向开设有若干第一条形孔,若干第一条形孔和若干卡爪一一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条形孔内设置有第三辐条,第三辐条呈板状且第三辐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条形孔的两侧边沿相连接,所述第一条形孔与第三辐条之间形成所述镂空孔洞。若干第一条形孔能够显露更多的轮毂内盖,同时,若干第一条形孔、若干卡爪和若干第三辐条使得外圈盖造型更加多变和独特,满足用户对轮毂盖的个性化需求以及定制化需求。

13、在上述的一种轮毂盖结构中,所述第三辐条相对于所述卡爪呈倾斜设置,且第三辐条上开设有若干第二条形孔,所述第二条形孔沿第三辐条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所述第二条形孔也呈倾斜设置且倾斜方向与第三辐条的倾斜方向相一致。若干第二条形孔能够进一步显露更多的轮毂内盖,同时,所述第三辐条相对于所述卡爪呈倾斜设置,且第三辐条上开设有若干第二条形孔,进一步使得外圈盖造型更加多变和独特,满足用户对轮毂盖的个性化需求以及定制化需求。

14、在上述的一种轮毂盖结构中,所述轮毂内盖的边沿上沿周向设置有若干第三固定孔,所述第三固定孔均设置在相邻两个卡爪之间。若干第三固定孔方便轮毂内盖的拆装,所述第三固定孔均设置在相邻两个卡爪之间,使得本轮毂盖固定后,造型更加美观。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轮毂盖结构的优点在于:本轮毂盖结构为多层层叠的立体结构,在轮毂盖安装后,内圈盖或/和外圈盖上的若干镂空孔洞使得轮毂内盖可以部分显露,此外,轮毂内盖和内圈盖分别与轮毂可拆卸连接,外圈盖与轮毂内盖可拆卸连接,从而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颜色或/和形状的轮毂内盖、外圈盖以及内圈盖进行搭配组合,进而满足用户对轮毂盖的个性化需求以及定制化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轮毂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轮毂可拆卸连接的轮毂内盖(1)和设置在所述轮毂内盖(1)外侧的轮毂外盖组件(2),轮毂外盖组件(2)包括与轮毂内盖(1)可拆卸连接的外圈盖(2a)和设置在外圈盖(2a)内侧且用于与轮毂可拆卸连接的内圈盖(2b),所述轮毂内盖(1)上开设有让位孔(1a),让位孔(1a)与内圈盖(2b)的中心孔(2b1)相对设置,所述外圈盖(2a)或/和内圈盖(2b)开设有若干镂空孔洞(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盖(2a)沿周向设置有若干卡爪(2a1),每个卡爪(2a1)上均开设有第一固定孔(4),所述外圈盖(2a)通过若干穿设第一固定孔(4)的螺栓与轮毂内盖(1)相连接,且在两者连接后所述卡爪(2a1)压抵在轮毂内盖(1)的边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盖(2a)的内侧边沿设置有内凹的环形嵌槽(2a2),且在内圈盖(2b)与轮毂连接后,所述内圈盖(2b)的边沿压抵在环形嵌槽(2a2)的槽底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轮毂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盖(2b)上开设有若干第二固定孔(5),所述内圈盖(2b)的内侧边沿上沿周向设置有若干让位槽(6),若干第二固定孔(5)和若干让位槽(6)一一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轮毂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盖(2b)包括依次由内向外设置的第一环形部(2b2)、第二环形部(2b3)和第三环形部(2b4),所述第一环形部(2b2)和第二环形部(2b3)之间通过若干呈板状的第一辐条(2b5)相连接,所述第二环形部(2b3)和第三环形部(2b4)通过若干呈板状的第二辐条(2b6)相连接,若干第一辐条(2b5)以及若干第二辐条(2b6)之间形成所述镂空孔洞(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轮毂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条(2b5)沿内圈盖(2b)的径向设置,所述第二辐条(2b6)相对于第一辐条(2b5)呈倾斜设置,且第二辐条(2b6)的数量多于第一辐条(2b5)的数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轮毂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内盖(1)上分别沿周向设置有若干外凸的第一凸起部(1b)和第二凸起部(1c)以及沿周向设置有若干内凹的凹槽(1d),若干第一凸起部(1b)、若干凹槽(1d)和若干第二凸起部(1c)依次由外向内设置,所述外圈盖(2a)的内侧抵接在第一凸起部(1b)的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轮毂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盖(2a)上沿周向开设有若干第一条形孔(7),若干第一条形孔(7)和若干卡爪(2a1)一一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条形孔(7)内设置有第三辐条(8),第三辐条(8)呈板状且第三辐条(8)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条形孔(7)的两侧边沿相连接,所述第一条形孔(7)与第三辐条(8)之间形成所述镂空孔洞(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轮毂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辐条(8)相对于所述卡爪(2a1)呈倾斜设置,且第三辐条(8)上开设有若干第二条形孔(9),所述第二条形孔(9)沿第三辐条(8)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所述第二条形孔(9)也呈倾斜设置且倾斜方向与第三辐条(8)的倾斜方向相一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轮毂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内盖(1)的边沿上沿周向设置有若干第三固定孔(10),所述第三固定孔(10)均设置在相邻两个卡爪(2a1)之间。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轮毂盖结构,属于轮毂盖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轮毂盖的颜色和形状均较为单一的问题。本轮毂盖结构包括用于与轮毂可拆卸连接的轮毂内盖和设置在所述轮毂内盖外侧的轮毂外盖组件,轮毂外盖组件包括与轮毂内盖可拆卸连接的外圈盖和设置在外圈盖内侧且用于与轮毂可拆卸连接的内圈盖,所述轮毂内盖上开设有让位孔,让位孔与内圈盖的中心孔相对设置,所述外圈盖或/和内圈盖开设有若干镂空孔洞。本技术具有能满足用户对轮毂盖的个性化需求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阮送良,阮妙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台州市全顺电驱动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