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拖拉机快拆双轮结构以及拖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84727发布日期:2023-11-29 20:53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拖拉机快拆双轮结构以及拖拉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辆后驱动轴安装双轮,尤其涉及一种拖拉机快拆双轮结构以及拖拉机。


背景技术:

1、轮式拖拉机作为通用动力机械,主要起到了为机具提供动力的作用。在田间作业使用率特别高。市场上拖拉机普遍采用两个前轮,两个后轮的布置方式。众所周知,当拖拉机在田间作业的时候,通过轮胎对地面传递正压力,同时,拖拉机为保证能输出高牵引力,要求高整机质量,从而在拖拉机田间作业情况下,拖拉机会对土壤压实,破坏土壤团粒结构。拖拉机田间作业一次,使田地需要长时间才能休养过来的。

2、压强与压力成正比,与面积成反比,所以增大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减少对地面压实的很好的措施,从而可以适当增加轮胎数量。增加轮胎数量不仅能有效减小拖拉机对地面压实,而且根据摩尔-库伦定律,土壤对车辆的最大附着力,由土壤提供的摩擦力与土壤给轮胎提供的粘结力两部分组成,土壤粘结力是车轮接地面积与单位面积土壤粘结力的乘积,所以增加整车车轮接地面积,能有效增加拖拉机的牵引力,拖拉机后驱动轴安装双轮是大马力拖拉机减少对地面压强的主要手段,也是现在保护性耕作的有效手段。

3、现有技术主要采用如图6所示结构,通过加长桥箱21两侧的第二半轴22,从而能够安装两个第二轮毂23。然后把第二内轮24与第二外轮25安装在两个第二轮毂23上。但此方案有如下缺点:

4、由于两个第二半轴22长度比较长,从而使车辆整体宽度加大,当采用单轮作业或者运输转场时,探出的第二半轴22成为安全隐患,很容易钩挂其他东西,对人或对物造成损害;

5、第二内轮24拆卸困难,当拆卸第二内轮24维修时,需要同时拆卸第二外轮25与位于外侧的第二轮毂23,从而维修方便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拖拉机快拆双轮结构以及拖拉机。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拖拉机快拆双轮结构,包括:后桥、第一半轴、第一轮毂、第一内轮、第一外轮、螺母,所述第一半轴的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后桥上,所述第一半轴上设有用于安装第一轮毂的平键段、用于安装第一外轮的花键以及与螺母适配的螺纹,所述平键段位于所述第一半轴的中部,所述螺纹邻近所述第一半轴的另一端,所述花键位于所述平键段和所述螺纹之间,所述第一轮毂上设有与所述平键段适配的平键,所述第一轮毂通过所述平键安装在所述平键段上,所述第一内轮安装在所述第一轮毂上,所述第一外轮安装在所述花键上,所述螺母安装在所述螺纹上,所述螺母与所述第一外轮抵接。

3、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内轮与外轮分离简单,能够快速拆卸。不需要安装外侧轮毂,从而减少了起重设备的使用。而且作用强度得到有效的降低,仅需要安装或拆卸一个螺母,即可实现外轮的安装或拆卸,无需安装或拆卸外轮毂一圈的螺栓,才能实现外轮的安装或拆卸,减少了外轮安装工序,节约了田间作业过程中安装轮的时间,作业强度低。当拆卸外轮时,可以有效降低整车宽度,方便转场,并且安全可靠。

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轮包括:第一轮胎以及内轮辋,所述第一轮胎安装在所述内轮辋上,所述内轮辋安装在所述第一轮毂上。

5、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内轮的结构设计,便于第一内轮的安装以及维护,结构简单,降低成本。

6、进一步地,所述内轮辋上设有多个通孔,多个所述通孔中均设有螺栓,所述螺栓与所述第一轮毂连接。

7、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孔的设置,便于内轮安装在轮毂上。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轮包括:第二轮胎、外轮辋以及花键套,所述第二轮胎安装在所述外轮辋上,在所述外轮辋的中部安装所述花键套,所述花键套安装在所述花键上。

9、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外轮的结构设计,便于第一内轮的安装以及维护,结构简单,降低成本。花键套的设置,便于与半轴传动连接,防止外轮滑动,提高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10、进一步地,所述花键为外花键,所述花键套上设有与外花键适配的内花键,所述内花键与所述外花键连接。

11、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半轴传递给外轮的扭矩均由外花键与内花键进行传递,而外轮在半轴上的轴向方向定位,通过螺母进行紧固,从而实现了仅拆卸一颗螺母,就能进行外轮的拆卸与安装。通过外花键与内花键,进行扭矩的传递,传动效果好,稳定可靠。

12、进一步地,所述外花键与所述内花键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外花键的长度大于所述内花键的长度。

13、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旋转螺母安装在螺纹上,当紧固螺母后,因为外花键长度长于内花键长度,从而保证螺母旋紧后,外轮在半轴上无法轴向窜动,此时外轮安装完成。

14、进一步地,所述花键套上设有台肩,所述第一半轴上设有止口,所述止口位于所述花键和所述平键段之间,所述台肩与所述止口抵接。

15、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止口与台肩,能快速进行轴向定位,提高安装效率,便于外轮的安装以及维护,提高用户体验。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轮毂为无极可调轮毂。

17、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轮毂在完全紧固前可以在平键段上滑动,俗称无极可调结构,当调整内轮到农艺要求的轮距时,对轮毂上紧固螺栓紧固后,轮毂在平键段上就完全固定,不再能滑动。

18、进一步地,所述螺母与所述第一外轮之间安装有垫片,所述垫片的两端一一对应与所述第一外轮以及所述螺母抵接。

19、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垫片的设置,防止螺母松动以及脱落,提高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20、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拖拉机,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拖拉机快拆双轮结构。

21、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内轮与外轮分离简单,能够快速拆卸。不需要安装外侧轮毂,从而减少了起重设备的使用。而且作用强度得到有效的降低,仅需要安装或拆卸一个螺母,即可实现外轮的安装或拆卸,无需安装或拆卸外轮毂一圈的螺栓,才能实现外轮的安装或拆卸,减少了外轮安装工序,节约了田间作业过程中安装轮的时间,作业强度低。当拆卸外轮时,可以有效降低整车宽度,方便转场,并且安全可靠。

22、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拖拉机快拆双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后桥、第一半轴、第一轮毂、第一内轮、第一外轮、螺母,所述第一半轴的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后桥上,所述第一半轴上设有用于安装第一轮毂的平键段、用于安装第一外轮的花键以及与螺母适配的螺纹,所述平键段位于所述第一半轴的中部,所述螺纹邻近所述第一半轴的另一端,所述花键位于所述平键段和所述螺纹之间,所述第一轮毂上设有与所述平键段适配的平键,所述第一轮毂通过所述平键安装在所述平键段上,所述第一内轮安装在所述第一轮毂上,所述第一外轮安装在所述花键上,所述螺母安装在所述螺纹上,所述螺母与所述第一外轮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拖拉机快拆双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轮包括:第一轮胎以及内轮辋,所述第一轮胎安装在所述内轮辋上,所述内轮辋安装在所述第一轮毂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拖拉机快拆双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轮辋上设有多个通孔,多个所述通孔中均设有螺栓,所述螺栓与所述第一轮毂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拖拉机快拆双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轮包括:第二轮胎、外轮辋以及花键套,所述第二轮胎安装在所述外轮辋上,在所述外轮辋的中部安装所述花键套,所述花键套安装在所述花键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拖拉机快拆双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花键为外花键,所述花键套上设有与外花键适配的内花键,所述内花键与所述外花键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拖拉机快拆双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花键与所述内花键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外花键的长度大于所述内花键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拖拉机快拆双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花键套上设有台肩,所述第一半轴上设有止口,所述止口位于所述花键和所述平键段之间,所述台肩与所述止口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拖拉机快拆双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毂为无极可调轮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拖拉机快拆双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与所述第一外轮之间安装有垫片,所述垫片的两端一一对应与所述第一外轮以及所述螺母抵接。

10.一种拖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拖拉机快拆双轮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拖拉机快拆双轮结构以及拖拉机。一种拖拉机快拆双轮结构,包括:后桥、第一半轴、第一轮毂、第一内轮、第一外轮、螺母,第一半轴的一端转动安装在后桥上,第一半轴上设有用于安装第一轮毂的平键段、用于安装第一外轮的花键以及与螺母适配的螺纹,平键段位于第一半轴的中部,螺纹邻近第一半轴的另一端,花键位于平键段和螺纹之间,第一轮毂上设有与平键段适配的平键,第一轮毂通过平键安装在平键段上,第一内轮安装在第一轮毂上,第一外轮安装在花键上,螺母安装在螺纹上,螺母与第一外轮抵接。仅需要安装或拆卸一个螺母,即可实现外轮的安装或拆卸,减少了外轮安装工序。

技术研发人员:张鲲,张继伟,田金丰,赵庆泉,朱建明,张传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