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智能供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25395发布日期:2024-02-20 20:07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智能供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载供电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车载智能供电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汽车逐渐作为主流的出行交通方式,酷爱驾车远行一族为了满足用电的需求,一般都会在车内放置车载ups,从而可以对车辆上的需要进行交流供电的设备供电。

2、据检索中国实用新型公开号:cn216436876u公开了一种智能节能的车载ups应急供电发电装置,该装置安装顶紧支架可以卡在连接螺钉上端,从而防止连接螺钉向上移动,避免装置受到抖动,连接螺钉脱落,导致装置松动,影响装置的正常使用。

3、然而在实施以上方技术方案时,存在以下问题:该装置需要先通过连接螺钉对连接物进行固定,从而才可以对供电器进行固定,仅通过螺丝底端进行固定的方式,不仅固定效果一般,同时还会对车内造成损坏,需要取用供电器的时候也不方便进行拆卸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载智能供电装置,解决了该装置需要先通过连接螺钉对连接物进行固定,从而才可以对供电器进行固定,仅通过螺丝底端进行固定的方式,不仅固定效果一般,同时还会对车内造成损坏,需要取用供电器的时候也不方便进行拆卸操作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车载智能供电装置,包括安装箱,所述安装箱的顶部固定插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安装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供电器,所述供电器的底部设置有减震结构,所述顶板的两侧和侧面均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内壁转动插接有t型转轴,所述t型转轴的底端开设有固定孔,三个所述t型转轴的底端分别活动插接有太阳能板一、太阳能板二和太阳能板三,所述太阳能板一、太阳能板二和太阳能板三的底部均设置有卡接结构,所述太阳能板一、太阳能板二和太阳能板三的顶端均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供电器通过电路线连接太阳能板一、太阳能板二和太阳能板三。

3、优选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l型插杆和方形卡块,所述太阳能板一、太阳能板二、太阳能板三的顶端均开设有插孔槽,所述l型插杆的一端滑动连接插孔槽的内壁,所述l型插杆的一端活动卡接t型转轴底端的固定孔内,所述l型插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方形卡块的侧面,所述l型插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t型固定块,所述太阳能板一、太阳能板二、太阳能板三的顶端均开设有t型卡槽一和t型卡槽二,所述t型卡槽一、t型卡槽二和插孔槽相贯通,所述t型固定块的侧面活动卡接在t型卡槽一和t型卡槽二的内壁上,所述顶板底端的侧面开设有方形卡槽一,所述安装箱的背面和太阳能板一的顶端均开设有方形卡槽二,所述方形卡块的侧面活动卡接在方形卡槽一和方形卡槽二的内壁上。

4、优选的,所述卡接结构包括t型卡块和固定板,三个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太阳能板一、太阳能板二和太阳能板三的底部,所述t型卡块的底端贯穿活动卡接固定板的侧面,所述t型卡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套,所述安装箱两侧和侧面的底端均开设有固定槽,所述橡胶套的侧面活动卡接固定槽的内壁。

5、优选的,所述减震结构包括支撑板和弹簧减震器,所述弹簧减震器的底部固定连接安装箱内壁的底部,所述弹簧减震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支撑板的底部,所述供电器的底部固定连接支撑板的顶部。

6、优选的,所述安装箱的侧面开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散热窗。

7、优选的,所述安装箱的底端和太阳能板一、太阳能板二、太阳能板三的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磁吸板,两个所述磁吸板相互磁吸连接。

8、优选的,所述t型卡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挡板。

9、优选的,所述顶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凸起。

1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1、当顶板需要进行固定的时候,通过l型插杆、方形卡块和t型固定块,使得太阳能板一、太阳能板二和太阳能板三与顶板固定,从而可以通过按压顶板,使得伸缩杆进行回缩操作,再通过t型转轴分别转动太阳能板一、太阳能板二和太阳能板三,从而使得太阳能板一、太阳能板二和太阳能板三底部的t型卡块卡接到固定槽内,从而固定住顶板。

12、当供电器位于车后备箱内需要进行固定的时候,可以将l型插杆的一端从t型转轴底端的固定孔处抽出,从而顶板在伸缩杆的作用下,带动三个t型转轴分别抽离出太阳能板一、太阳能板二和太阳能板三的顶端,从而顶住车后备箱的顶部,当t型转轴抽离出后,将太阳能板一和太阳能板三顶端的方形卡块卡接在安装箱的背面的方形卡槽二内,将太阳能板二顶端的方形卡块卡接在太阳能板一顶端的方形卡槽二内,此时三个t型固定块分别卡接固定在t型卡槽二内,从而可以对太阳能板一、太阳能板二和太阳能板三进行卡接固定。

13、当供电器位于室外需要进行光合作用的时候,此时将l型插杆向外拉出,使得l型插杆的一端离开t型转轴底端插接的位置,然后按压顶板向下移动,将三个t型转轴分别插接在太阳能板一、太阳能板二和太阳能板三的顶端,当t型转轴插接好后,此时t型固定块未卡接在t型卡槽一内,通过t型转轴将太阳能板一、太阳能板二和太阳能板三旋转九十度,使得方形卡块对其顶板底端的方形卡槽一,然后继续推动l型插杆向内移动,从而t型固定块卡接在t型卡槽一内,而方形卡块卡接在顶板底端的方形卡槽一内,从而可以防止太阳能板一、太阳能板二和太阳能板三后续进行转动操作,此时再松开顶板,则顶板通过l型插杆、方形卡块和t型固定块带动太阳能板一、太阳能板二和太阳能板三向上移动。

14、通过设置l型插杆、方形卡块和t型固定块,可以对顶板和太阳能板一、太阳能板二、太阳能板三进行拆装操作,从而既可以对顶板进行固定操作,同时还可以通过顶板对太阳能板一、太阳能板二和太阳能板三进行展开操作,方便其在户外进行电能转化操作。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载智能供电装置,包括安装箱(6),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6)的顶部固定插接有伸缩杆(14),所述伸缩杆(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1),所述安装箱(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供电器(17),所述供电器(17)的底部设置有减震结构,所述顶板(1)的两侧和侧面均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内壁转动插接有t型转轴(3),所述t型转轴(3)的底端开设有固定孔(15),三个所述t型转轴(3)的底端分别活动插接有太阳能板一(4)、太阳能板二(5)和太阳能板三(16),所述太阳能板一(4)、太阳能板二(5)和太阳能板三(16)的底部均设置有卡接结构,所述太阳能板一(4)、太阳能板二(5)和太阳能板三(16)的顶端均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供电器(17)通过电路线连接太阳能板一(4)、太阳能板二(5)和太阳能板三(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智能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l型插杆(10)和方形卡块(9),所述太阳能板一(4)、太阳能板二(5)、太阳能板三(16)的顶端均开设有插孔槽,所述l型插杆(10)的一端滑动连接插孔槽的内壁,所述l型插杆(10)的一端活动卡接t型转轴(3)底端的固定孔(15)内,所述l型插杆(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方形卡块(9)的侧面,所述l型插杆(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t型固定块(11),所述太阳能板一(4)、太阳能板二(5)、太阳能板三(16)的顶端均开设有t型卡槽一(12)和t型卡槽二(19),所述t型卡槽一(12)、t型卡槽二(19)和插孔槽相贯通,所述t型固定块(11)的侧面活动卡接在t型卡槽一(12)和t型卡槽二(19)的内壁上,所述顶板(1)底端的侧面开设有方形卡槽一(8),所述安装箱(6)的背面和太阳能板一(4)的顶端均开设有方形卡槽二(18),所述方形卡块(9)的侧面活动卡接在方形卡槽一(8)和方形卡槽二(18)的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智能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结构包括t型卡块(7)和固定板(20),三个所述固定板(20)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太阳能板一(4)、太阳能板二(5)和太阳能板三(16)的底部,所述t型卡块(7)的底端贯穿活动卡接固定板(20)的侧面,所述t型卡块(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套(21),所述安装箱(6)两侧和侧面的底端均开设有固定槽(25),所述橡胶套(21)的侧面活动卡接固定槽(25)的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智能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结构包括支撑板(24)和弹簧减震器(26),所述弹簧减震器(26)的底部固定连接安装箱(6)内壁的底部,所述弹簧减震器(26)的顶部固定连接支撑板(24)的底部,所述供电器(17)的底部固定连接支撑板(24)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智能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6)的侧面开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散热窗(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智能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6)的底端和太阳能板一(4)、太阳能板二(5)、太阳能板三(16)的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磁吸板(23),两个所述磁吸板(23)相互磁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载智能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卡块(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挡板(2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智能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凸起(2)。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车载供电装置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车载智能供电装置,包括安装箱,安装箱的顶部固定插接有伸缩杆,伸缩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安装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供电器,供电器的底部设置有减震结构,顶板的两侧和侧面均开设有转动槽,转动槽的内壁转动插接有T型转轴,T型转轴的底端开设有固定孔,三个T型转轴的底端分别活动插接有太阳能板一、太阳能板二和太阳能板三,解决了该装置需要先通过连接螺钉对连接物进行固定,从而才可以对供电器进行固定,仅通过螺丝底端进行固定的方式,不仅固定效果一般,同时还会对车内造成损坏,需要取用供电器的时候也不方便进行拆卸操作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刘冲冲,杨迎飞,王海峰,叶胜娟,康学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尚露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5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