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折叠桌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51042发布日期:2023-12-21 15:08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用折叠桌子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内饰,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用折叠桌子。


背景技术:

1、在当前汽车领域各种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车身配置的多样化成为众多车企角逐的重要方向,对此通过车身的精益化结构来满足配置多样化的需要便成为了车身工程师的重要研究方向。汽车上加装桌子能够极大程度上方便人学习或者就餐。

2、现有技术如公告号cn216508046u公开的一种商务车用折叠桌板,包括主板组件,所述主板组件包括主桌板,所述主桌板底端固定连接有副板箱,所述副板箱内设置有两个隔板且所述隔板将所述副板箱分为中间腔室和两个侧腔室,所述侧腔室内设置有和所述侧腔室内壁滑动连接的滑块以及和所述滑块固定连接的副桌板。

3、该技术所展示的折叠桌子放置在车子内时腿部无法折叠会导致占用大量空间,且该折叠桌子通过使副板延伸出来扩大桌子的面积,但是副板延伸出来的部分与主桌板有一个高度差,使桌子的舒适度降低,而且该桌子的高度无法调节,因此该折叠桌子存在一定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如何让提高汽车内空间利用率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汽车用折叠桌子。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汽车用折叠桌子,包括基体和收纳体,所述基体上开设有水平槽和导向槽,且基体下端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上转动安装有椭圆扣,所述基体上开设有承重板槽,所述承重板槽中开设有支撑槽,所述收纳体中滑动套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开设有限位槽和矩形槽,所述收纳体的右端设置有牵引杆,且牵引杆可在水平槽和导向槽中滑动。

4、优选地,所述承重板槽中销轴连接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上开设有支撑板槽,所述支撑板槽的两侧开设有通槽。

5、优选地,所述通槽中滑动设置有销轴,且销轴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板。

6、优选地,两个所述滑块之间固定安装有一号转轴,所述一号转轴上固定安装有上面板,且一号转轴上转动安装有牵引件。

7、优选地,所述牵引件的下端转动安装有二号转轴,所述二号转轴上固定安装有下面板。

8、优选地,所述上面板的两侧与滑块固定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优点:

10、1、本实用新型中的收纳体可在导向槽和水平槽中滑动,收纳体处在不同高度的水平槽中则该折叠桌子所处的高度不同,即折叠桌子的高度是可以调节的,且上面板和下面板可以收缩在收纳体中,收纳体可放置在基体中,极大程度上减少空间的占用。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上面板和下面板从收纳体中延伸出来,再使牵引件绕一号转轴旋转一百八十度,最终将下面板翻转三百六十度使其处于上面板的上方,从而通过下面板的厚度来弥补上面板与收纳体上端面的高度差,提高使用的舒适度。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用折叠桌子,包括基体(1)和收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上开设有水平槽(3)和导向槽(4),且基体(1)下端螺纹连接有螺栓(5),所述螺栓(5)上转动安装有椭圆扣(6),所述基体(1)上开设有承重板槽(7),所述承重板槽(7)中开设有支撑槽(8),所述收纳体(2)中滑动套设置有滑块(9),所述滑块(9)开设有限位槽(10)和矩形槽(11),所述收纳体(2)的右端设置有牵引杆,且牵引杆可在水平槽(3)和导向槽(4)中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用折叠桌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槽(7)中销轴连接有承重板(12),所述承重板(12)上开设有支撑板槽(13),所述支撑板槽(13)的两侧开设有通槽(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用折叠桌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14)中滑动设置有销轴,且销轴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用折叠桌子,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滑块(9)之间固定安装有一号转轴(16),所述一号转轴(16)上固定安装有上面板(17),且一号转轴(16)上转动安装有牵引件(1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用折叠桌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件(18)的下端转动安装有二号转轴(19),所述二号转轴(19)上固定安装有下面板(2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用折叠桌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面板(17)的两侧与滑块(9)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汽车内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用折叠桌子,包括基体和收纳体,基体上开设有水平槽和导向槽,且基体下端螺纹连接有螺栓,螺栓上转动安装有椭圆扣,基体上开设有承重板槽,承重板槽中开设有支撑槽,收纳体中滑动套设置有滑块,滑块开设有限位槽和矩形槽,收纳体的右端设置有牵引杆,且牵引杆可在水平槽和导向槽中滑动。本技术在基体上设置若干水平槽,当收纳体处在不同的水平槽中时高度就有所不同,达到了控制高度的作用,且上面板和下面板均可收缩至收纳体中,收纳体又可以放在基体中,减少了空间的占用,将下面板翻转到上面板的上方,借助下面板的厚度来弥补上面板与收纳体之间的高度差,提升使用舒适度。

技术研发人员:汤泽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鑫和瑞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