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雷达多角度转向驱动装置

文档序号:36370725发布日期:2023-12-14 08:41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雷达多角度转向驱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车载雷达,特别的涉及一种雷达多角度转向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1、雷达所起的作用与眼睛和耳朵相似,当然,它不再是大自然的杰作,同时,它的信息载体是无线电波,其原理是雷达设备的发射机通过天线把电磁波能量射向空间某一方向,处在此方向上的物体反射碰到的电磁波,雷达天线接收此反射波,送至接收设备进行处理,提取有关该物体的某些信息,测量距离实际是测量发射脉冲与回波脉冲之间的时间差,因电磁波以光速传播,据此就能换算成目标的精确距离,经检索中国专利“一种用于车载的多角度测速雷达”,公布号为“cn111007494a”,该专利“车载的测速雷达,能进行多角度调节,且为电动调节,避免手动操作的麻烦,增加雷达的检测范围,使用方便,第一电机运行,第一转接件在第二转接件的内部转动,调节雷达壳体的上下角度,无线控制模块带动第二电机运行,带动第二转接件转动,调节雷达壳体的左右角度”,但是该专利中的车载测速雷达因为安装于车顶位置,当车辆启动后进行行驶时,雷达进行测量时会产生较大的晃动,严重影响了测速雷达的测量精确度。

2、因此,提出一种雷达多角度转向驱动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雷达多角度转向驱动装置,改善了该专利中的车载测速雷达因为安装于车顶位置,当车辆启动后进行行驶时,雷达进行测量时会产生较大的晃动,严重影响了测速雷达测量精确度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雷达多角度转向驱动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的内底壁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安装箱并固定连接有转向座,所述转向座的内壁设置有可转动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雷达本体;防晃动机构,所述防晃动机构设置于转向座的内部;其中,所述防晃动机构包括设置于转向座内部的稳定组件,所述稳定组件的两侧均贯穿至转向座的外部,所述转向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辅助组件,所述辅助组件的底端贯穿至安装箱的内部。

3、优选的,所述稳定组件包括设置于转向座一侧的第二电机,所述转向座的两侧均开设有转动孔,所述连接件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动轴,两个所述转动轴的相背端均贯穿至转动孔和转向座的外部,其中一个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向座的内部开设有数量为两个并与两个所述转动孔相连通的装置槽,所述装置槽的内底壁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转动轴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电动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锁紧板,所述锁紧板的顶端贯穿至限位槽的内部通过设置稳定组件,调整完成后,电动推杆启动,电动推杆带动锁紧板对转动轴上开设的限位槽内壁进行抵紧,进而可以对转动轴进行限位,避免车辆启动后,转动轴与转向座之间因缝隙产生晃动,从而避免雷达本体因转动轴的松动出现较大晃动影响到雷达本体测量精度的问题。

4、优选的,所述锁紧板的顶部设置有橡胶板,所述橡胶板的顶部与限位槽的内壁相接触,通过设置橡胶板,橡胶材质的橡胶板具有较好的阻尼作用,可以增加锁紧板与转动轴之间的摩擦力,提升锁紧板的锁紧效果。

5、优选的,所述锁紧板的两个均固定连接有弹性片,所述弹性片的顶端贯穿至限位槽的内部,所述弹性片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阻尼板,通过设置弹性片和阻尼板,弹性片会带动阻尼板与限位槽的两侧内壁抵紧,进一步的提升了稳定组件对雷达本体的稳定效果。

6、优选的,所述锁紧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阻尼板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弹簧,弹簧可以通过阻尼板为弹性片提供一定的支撑力,避免弹性片带动阻尼板抵紧限位槽内壁时出现回弹的情况,提升稳定组件的稳定性。

7、优选的,所述限位槽的两侧内壁均设置有增阻层,两个所述阻尼板的相背侧均设置有等距分布的增阻条,通过设置增阻层和增阻条,增阻条在阻尼板的带动下会与增阻层接触,可以增加阻尼板和转动轴之间的摩擦力,提升锁紧效果。

8、优选的,所述辅助组件包括数量为两个并固定连接于转向座底部的连接杆,所述安装箱的顶部开设有环形槽,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滑移于环形槽的内壁,通过设置辅助组件,当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转向座转动时,转向座会带动连接杆和滑块在环形槽中进行滑动,在转动和静止时,都可以对转向座进行一定的限位,避免转向座带动雷达本体出现较大幅度的晃动,进一步的降低雷达本体的晃动幅度。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通过设置稳定组件,调整完成后,电动推杆启动,电动推杆带动锁紧板对转动轴上开设的限位槽内壁进行抵紧,进而可以对转动轴进行限位,避免车辆启动后,转动轴与转向座之间因缝隙产生晃动,从而避免雷达本体因转动轴的松动出现较大晃动影响到雷达本体测量精度的问题,弹性片会带动阻尼板与限位槽的两侧内壁抵紧,进一步的提升了稳定组件对雷达本体的稳定效果;

11、2、通过设置辅助组件,当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转向座转动时,转向座会带动连接杆和滑块在环形槽中进行滑动,在转动和静止时,都可以对转向座进行一定的限位,避免转向座带动雷达本体出现较大幅度的晃动,进一步的降低雷达本体的晃动幅度。



技术特征:

1.一种雷达多角度转向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雷达多角度转向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组件(71)包括设置于转向座(4)一侧的第二电机(711),所述转向座(4)的两侧均开设有转动孔(7113),所述连接件(5)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动轴(712),两个所述转动轴(712)的相背端均贯穿至转动孔(7113)和转向座(4)的外部,其中一个所述转动轴(712)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机(71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向座(4)的内部开设有数量为两个并与两个所述转动孔(7113)相连通的装置槽(714),所述装置槽(714)的内底壁设置有电动推杆(715),所述转动轴(712)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713),所述电动推杆(71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锁紧板(716),所述锁紧板(716)的顶端贯穿至限位槽(713)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雷达多角度转向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板(716)的顶部设置有橡胶板(7112),所述橡胶板(7112)的顶部与限位槽(713)的内壁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雷达多角度转向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板(716)的两个均固定连接有弹性片(717),所述弹性片(717)的顶端贯穿至限位槽(713)的内部,所述弹性片(71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阻尼板(71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雷达多角度转向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板(716)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7110),所述弹簧(7110)的另一端与阻尼板(718)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雷达多角度转向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713)的两侧内壁均设置有增阻层(719),两个所述阻尼板(718)的相背侧均设置有等距分布的增阻条(71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雷达多角度转向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组件(72)包括数量为两个并固定连接于转向座(4)底部的连接杆(723),所述安装箱(2)的顶部开设有环形槽(722),所述连接杆(72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721),所述滑块(721)滑移于环形槽(722)的内壁。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车载雷达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雷达多角度转向驱动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的内底壁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安装箱并固定连接有转向座,所述转向座的内壁设置有可转动的连接件;通过设置稳定组件,调整完成后,电动推杆启动,电动推杆带动锁紧板对转动轴上开设的限位槽内壁进行抵紧,进而可以对转动轴进行限位,避免车辆启动后,转动轴与转向座之间因缝隙产生晃动,从而避免雷达本体因转动轴的松动出现较大晃动影响到雷达本体测量精度的问题,弹性片会带动阻尼板与限位槽的两侧内壁抵紧,进一步的提升了稳定组件对雷达本体的稳定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郑桂妹,宋玉伟,肖莉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6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