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可变式双层储物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11739发布日期:2023-11-30 07:14阅读:37来源:国知局
空间可变式双层储物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空间可变式双层储物行李箱。


背景技术:

1、suv车型一般具有较大的行李箱空间,目前传统行李箱储物空间方案是通过行李箱地毯总成将行李箱分隔成两部分储物空间,行李箱地毯总成上部空间用于用户的日常储物需求,行李箱地毯总成下部空间用于存放应急工具或备胎等零部件;传统方案虽然能满足用户对日常储物以及随车工具储放的基本需求,但储物空间无法变化,不够灵活。

2、cn215793499u公开了一种可变空间的行李箱,包括行李箱内衬垫、背门槛、左侧围内饰板以及右侧围内饰板,还包括可相互分离的行李箱前地毯和行李箱后地毯,行李箱内衬垫的前侧设置有储物盒,行李箱前地毯支撑在储物盒上;左侧围内饰板的前部和右侧围内饰板的前部均设置有前支撑部,背门槛上设置有后支撑部,行李箱后地毯的前部支撑在两个前支撑部上,行李箱后地毯的后部支撑在后支撑部上,行李箱后地毯与行李箱前地毯平齐;行李箱后地毯和行李箱内衬垫之间形成下层储物空间,行李箱前地毯和行李箱后地毯的上侧形成上层储物空间。该方案改善了汽车行李箱的储物功能,能够更灵活的、更充分的利用汽车行李箱的空间。毋庸置疑,上述专利文献公开的技术方案是所属技术领域的一种有益的尝试,但是该技术方案的行李箱后地毯的位置没有被固定,车辆颠簸时易晃动。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间可变式双层储物行李箱,通过改变行李箱地毯总成的安装位置,改变上层储物空间以及下层储物空间的大小,从而提升双层储物行李箱的灵活性;并且能够保证行李箱地毯的安装稳定性,防止汽车颠簸时行李箱地毯总成上下晃动。

2、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空间可变式双层储物行李箱,包括行李箱地毯总成、行李箱工具储物盒总成、设置于所述行李箱工具储物盒总成的前侧的行李箱前端装饰件总成以及设置于所述行李箱工具储物盒总成的后侧的背门槛装饰板总成;

3、所述行李箱前端装饰件总成上设置有前侧上层卡槽以及位于所述前侧上层卡槽的下方的前侧下层卡槽;

4、所述背门槛装饰板总成上设置有后侧上层卡槽以及位于所述后侧上层卡槽的下方的后侧下层卡槽;

5、所述行李箱地毯总成的前后两侧分别与所述前侧上层卡槽和所述后侧上层卡槽卡接,或者,所述行李箱地毯总成的前后两侧分别与所述前侧下层卡槽和所述后侧下层卡槽卡接。

6、进一步,所述背门槛装饰板总成上设置有上限位凸台以及下限位凸台,所述上限位凸台位于所述后侧上层卡槽的上方,所述下限位凸台位于所述后侧下层卡槽的上方。

7、进一步,所述上限位凸台以及下限位凸台均设置有放入导向部以及取出导向部,所述放入导向部从上至下逐渐向前凸出,所述取出导向部从下至上逐渐向前凸出,并且所述放入导向部的下部与所述取出导向部的上部采用圆角过渡。

8、进一步,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行李箱工具储物盒总成的左侧的第一c立柱下内饰板总成;所述第一c立柱下内饰板总成上设置有左侧上层支撑筋以及设置于所述左侧上层支撑筋的下方的左侧下层支撑筋。

9、进一步,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行李箱工具储物盒总成的右侧的第二c立柱下内饰板总成;所述第二c立柱下内饰板总成上设置有右侧上层支撑筋以及设置于所述右侧上层支撑筋的下方的右侧下层支撑筋。

10、进一步,所述左侧上层支撑筋位于所述第一c立柱下内饰板总成的靠近所述行李箱前端装饰件总成的一侧,所述右侧上层支撑筋位于所述第二c立柱下内饰板总成的靠近所述行李箱前端装饰件总成的一侧。

11、进一步,所述第一c立柱下内饰板总成的前部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前侧上层卡槽的第一上支撑部以及用于支撑所述前侧下层卡槽的第一下支撑部;所述第二c立柱下内饰板总成的前部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前侧上层卡槽的第二上支撑部以及用于支撑所述前侧下层卡槽的第二下支撑部。

12、进一步,所述行李箱工具储物盒总成上设置有前储物凹槽以及后储物凹槽,所述行李箱工具储物盒总成对应所述后储物凹槽的右侧设置有用于容纳汽车充电机的让位空间。此技术方案的另一替代技术方案为,所述行李箱工具储物盒总成的中部设置有备胎放置池。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的行李箱地毯总成的上侧为上层储物空间,行李箱地毯总成的下侧为下层储物空间,从而形成双层储物行李箱;当行李箱地毯总成的前后两侧分别与前侧上层卡槽和后侧上层卡槽卡接时,下层储物空间得以扩展,上层储物空间和下层储物空间均能够储存较多物品;当行李箱地毯总成的前后两侧分别与前侧下层卡槽和后侧下层卡槽卡接时,下层储物空间变小,但上层储物空间得以扩展,能够在上层储物空间放置体积较大或长度较大物品;通过改变行李箱地毯总成的安装位置,改变上层储物空间以及下层储物空间的大小,从而提升双层储物行李箱的灵活性;并且行李箱地毯总成在两个安装位置均通过卡接固定,能够保证行李箱地毯的安装稳定性,防止汽车颠簸时行李箱地毯总成上下晃动;

15、(2)本实用新型的上限位凸台以及下限位凸台能够进一步保证行李箱地毯的安装稳定性,并且上限位凸台以及下限位凸台均设置有呈弧形的放入导向部和取出导向部,能够在压入行李箱地毯总成时使上限位凸台以及下限位凸台周边的塑料件变形,保证行李箱地毯总成能够通过;

16、(3)本实用新型针对phev车辆以及燃油车辆的特点,设置了两种不同结构的行李箱工具储物盒总成,同时,phev车辆以及燃油车辆的其余总成部件,例如行李箱地毯总成、行李箱前端装饰件总成、背门槛装饰板总成、第一c立柱下内饰板总成以及第二c立柱下内饰板总成均不用改动结构,增加了总成部件的通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空间可变式双层储物行李箱,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可变式双层储物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门槛装饰板总成上设置有上限位凸台以及下限位凸台,所述上限位凸台位于所述后侧上层卡槽的上方,所述下限位凸台位于所述后侧下层卡槽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间可变式双层储物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凸台以及下限位凸台均设置有放入导向部以及取出导向部,所述放入导向部从上至下逐渐向前凸出,所述取出导向部从下至上逐渐向前凸出,并且所述放入导向部的下部与所述取出导向部的上部采用圆角过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可变式双层储物行李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行李箱工具储物盒总成的左侧的第一c立柱下内饰板总成;所述第一c立柱下内饰板总成上设置有左侧上层支撑筋以及设置于所述左侧上层支撑筋的下方的左侧下层支撑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间可变式双层储物行李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行李箱工具储物盒总成的右侧的第二c立柱下内饰板总成;所述第二c立柱下内饰板总成上设置有右侧上层支撑筋以及设置于所述右侧上层支撑筋的下方的右侧下层支撑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间可变式双层储物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上层支撑筋位于所述第一c立柱下内饰板总成的靠近所述行李箱前端装饰件总成的一侧,所述右侧上层支撑筋位于所述第二c立柱下内饰板总成的靠近所述行李箱前端装饰件总成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间可变式双层储物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c立柱下内饰板总成的前部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前侧上层卡槽的第一上支撑部以及用于支撑所述前侧下层卡槽的第一下支撑部;所述第二c立柱下内饰板总成的前部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前侧上层卡槽的第二上支撑部以及用于支撑所述前侧下层卡槽的第二下支撑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可变式双层储物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箱工具储物盒总成上设置有前储物凹槽以及后储物凹槽,所述行李箱工具储物盒总成对应所述后储物凹槽的右侧设置有用于容纳汽车充电机的让位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可变式双层储物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箱工具储物盒总成的中部设置有备胎放置池。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空间可变式双层储物行李箱,涉及汽车结构技术领域,包括行李箱地毯总成、行李箱工具储物盒总成、设置于所述行李箱工具储物盒总成的前侧的行李箱前端装饰件总成以及设置于所述行李箱工具储物盒总成的后侧的背门槛装饰板总成;所述行李箱前端装饰件总成上设置有前侧上层卡槽以及位于所述前侧上层卡槽的下方的前侧下层卡槽;所述背门槛装饰板总成上设置有后侧上层卡槽以及位于所述后侧上层卡槽的下方的后侧下层卡槽。本技术通过改变行李箱地毯总成的安装位置,改变上层储物空间以及下层储物空间的大小,从而提升双层储物行李箱的灵活性;并且能够保证行李箱地毯的安装稳定性,防止汽车颠簸时行李箱地毯总成上下晃动。

技术研发人员:胡玉超,陈党辉,孙险舟,车邦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