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座椅头枕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36189发布日期:2023-11-17 16:55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座椅头枕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车辆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座椅头枕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1、汽车座椅按形状可分为分开式座椅、长座椅,按功能可分为固定式、可卸式、调节式,按乘坐人数可分为单人、双人、多人椅。根据座椅的使用性能,从最早的固定式座椅,一直发展到多功能的动力调节座椅,有气垫座椅、电动座椅、立体音响座椅、精神恢复座椅,直到电子调节座椅,不论是哪种汽车座椅,在前排座椅上都会配备头枕。

2、汽车头枕是一种驾驶舒适性配置用品和安全防护用品,在车辆发生追尾时,人体由于惯性会向后倒,此时车辆加速或减速的压力都集中在人体脆弱的颈部和头部,而头枕则对此起缓冲作用,保护人体头部。

3、现有技术中,头枕杆导向件仅对头枕起到移动导向作用,但是在实际进行头枕高度调节时,无法快速、准确地调节头枕至所需高度,容易过度调高或因调节位置过低造成多次调节,不方便使用。并且,汽车使用中,根据不同的驾驶、乘坐人员的身高,头枕的调节高度不一,不同人员使用后需要再次调节回合适自己的高度,费时费力,无法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全部或部分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座椅头枕导向装置,以能够快速、准确地调节头枕至所需高度,提高其调节的便利度。

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座椅头枕导向装置,包括:安装件,其上方设置有头枕;升降机构,其设置于安装件的左右两侧,升降机构的驱动端与头枕相连,升降机构的控制端设置于头枕内;记忆机构,其设置于安装件的后侧,记忆机构的驱动端与头枕相连;收纳机构,其设置位于头枕的后侧。

3、在一些实施例中,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组件,升降组件包括:空心管,其固定于安装件的一侧;螺纹柱,其沿空心管的轴线设置于空心管的内部,且端部固定于空心管的底部;空心柱,其设置于空心管的上方且与螺纹柱螺纹连接,空心柱的顶部转动连接于头枕的底部内。

4、在一些实施例中,升降机构还包括左侧驱动组件,左侧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转杆和平行设置于第一转杆的上方的第二转杆,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横向且转动连接于头枕的前后方向的内侧;第一翻转块,其转动连接于第一转杆的中部;第二翻转块,其转动连接于第二转杆的中部;驱动部,其包括依次连接的橡胶按钮、第二弹簧以及推动柱,橡胶按钮固定连接于头枕的外壁,橡胶按钮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挤压柱,挤压柱依次贯穿头枕和第二弹簧,推动柱的另一端与第二翻转块相连;其中,第二翻转块与第一翻转块可脱离抵接,以使得按压橡胶按钮时,推动柱、第二翻转块与第一翻转块能够联动。

5、在一些实施例中,头枕的内侧底部内形成有滑槽,滑槽内固定有固定块,固定块沿滑槽方向固定有滑杆,升降机构还包括左侧定位组件,左侧定位组件包括:滑动设置于滑杆上且位于滑槽内的滑块;套设于滑杆上且弹性抵接于滑块与固定块之间的第一弹簧;固定连接于滑块的顶部的限位柱,第一翻转块与限位柱抵接;其中,空心柱的中上部设置有孔洞,限位柱的末端与孔洞卡合。

6、在一些实施例中,升降机构还包括右侧驱动组件和右侧定位组件,右侧驱动组件包括与左侧驱动组件对称设置的第一翻转块、第二翻转块以及驱动部;右侧定位组件包括与左侧定位组件对称设置的滑块、第一弹簧以及限位柱。

7、在一些实施例中,记忆机构包括中心轴,其转动连接于安装件的后侧,中心轴上间隔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的左右侧均沿纵向啮合有第二齿条,第二齿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一齿条,第一齿条的顶部与头枕固定连接。

8、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件的后侧沿纵向形成有两个内槽,两个内槽平行设置于中心轴的两侧,内槽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移动块,移动块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直角板,两个直角板的相对的内侧分别与对应的第二齿条固定连接。

9、在一些实施例中,直角板的前侧设置有刻度标。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收纳机构包括网兜,头枕的后侧左右端均固定连接有勾面贴,勾面贴的后侧粘接有毛面贴,毛面贴的后侧分别固定连接在网兜的前侧左右端。

11、在一些实施例中,头枕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照明感应灯。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座椅头枕导向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座椅头枕导向装置通过升降机构的设置,使得头枕的上下移动的高度更加精准,避免多次调节,同时调节快速,效率更高;2)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座椅头枕导向装置通过在头枕上下移动的过程中设置了记忆机构,方便下次快速调节至记忆位置,省时省力,更加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辆座椅头枕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件,其上方设置有头枕;升降机构,其设置于所述安装件的左右两侧,所述升降机构的驱动端与所述头枕相连,所述升降机构的控制端设置于所述头枕内;记忆机构,其设置于所述安装件的后侧,所述记忆机构的驱动端与所述头枕相连;收纳机构,其设置位于所述头枕的后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头枕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空心管,其固定于所述安装件的一侧;螺纹柱,其沿所述空心管的轴线设置于所述空心管的内部,且端部固定于所述空心管的底部;空心柱,其设置于所述空心管的上方且与所述螺纹柱螺纹连接,所述空心柱的顶部转动连接于头枕的底部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座椅头枕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左侧驱动组件,所述左侧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转杆和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一转杆的上方的第二转杆,所述第一转杆和所述第二转杆横向且转动连接于所述头枕的前后方向的内侧;第一翻转块,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转杆的中部;第二翻转块,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转杆的中部;驱动部,其包括依次连接的橡胶按钮、第二弹簧以及推动柱,所述橡胶按钮固定连接于所述头枕的外壁,所述橡胶按钮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挤压柱,所述挤压柱依次贯穿所述头枕和第二弹簧,所述推动柱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翻转块相连;其中,所述第二翻转块与所述第一翻转块可脱离抵接,以使得按压所述橡胶按钮时,所述推动柱、所述第二翻转块与所述第一翻转块能够联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座椅头枕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的内侧底部内形成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沿所述滑槽方向固定有滑杆,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左侧定位组件,所述左侧定位组件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杆上且位于所述滑槽内的滑块;套设于所述滑杆上且弹性抵接于所述滑块与所述固定块之间的第一弹簧;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块的顶部的限位柱,所述第一翻转块与所述限位柱抵接;其中,所述空心柱的中上部设置有孔洞,所述限位柱的末端与所述孔洞卡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座椅头枕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右侧驱动组件和右侧定位组件,所述右侧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左侧驱动组件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一翻转块、所述第二翻转块以及所述驱动部;所述右侧定位组件包括与所述左侧定位组件对称设置的所述滑块、所述第一弹簧以及所述限位柱。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头枕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忆机构包括中心轴,其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件的后侧,所述中心轴上间隔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左右侧均沿纵向啮合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的顶部与所述头枕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座椅头枕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的后侧沿纵向形成有两个内槽,两个内槽平行设置于所述中心轴的两侧,所述内槽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直角板,两个所述直角板的相对的内侧分别与对应的第二齿条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座椅头枕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板的前侧设置有刻度标。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头枕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机构包括网兜,所述头枕的后侧左右端均固定连接有勾面贴,所述勾面贴的后侧粘接有毛面贴,所述毛面贴的后侧分别固定连接在网兜的前侧左右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头枕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照明感应灯。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座椅头枕导向装置,其包括:安装件,其上方设置有头枕;升降机构,其设置于安装件的左右两侧,升降机构的驱动端与头枕相连,升降机构的控制端设置于头枕内;记忆机构,其设置于安装件的后侧,记忆机构的驱动端与头枕相连;收纳机构,其设置位于头枕的后侧。本技术的车辆座椅头枕导向装置能够快速、准确地调节头枕至所需高度,提高其调节的便利度。

技术研发人员:潘静,马巍韬,杜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兴韬五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3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