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的风向调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43923发布日期:2024-02-20 20:38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的风向调节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载空调,具体是一种空调的风向调节结构。


背景技术:

1、空调出风口是整个空调系统的末端部分,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内的空调结构也在逐渐的发生变化,汽车的空调出风口一般位于驾驶室中控台上以及后座中间前端位置,同时现有的设计均可自行调整空调的吹风向。

2、目前现有的汽车车载空调主要分为冷气与暖气,暖气主要来自从发动机散热器传递的热能,进而无需额外耗油,但冷气需要开启汽车的压缩机,所以冷气会造成汽车额外耗油,当发动机停机时,压缩机也会随之停机,但是汽车的车载电池依旧能够为风扇提供电能,但是由于压缩机停机致使空调吹出的风为常温或热风,因此需要通过调节空调内部的风向来使常温空气在压缩机停止运行时吹出温度低于常温的空气。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空调的风向调节结构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空调的风向调节结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调的风向调节结构,包括通风道一,所述通风道一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合页,所述合页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通风道二,所述通风道一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承重板一与承重板二,所述承重板一与承重板二的外表面均与通风道二的外表面为固定连接,所述通风道一的内部设置有辅助机构,所述通风道一的内部设有压缩机构,所述通风道一与通风道二之间设有切换机构。

3、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外表面与通风道一的内壁为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扇叶。

4、进一步的,所述压缩机构包括固定圈,所述固定圈的外表面与通风道一的内壁为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圈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杆。

5、进一步的,所述支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框架,所述框架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圈,所述框架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梯形桶。

6、进一步的,所述切换机构包括挡风板,所述挡风板的外表面均与通风道一与通风道二的外表面为滑动连接,所述挡风板的外表面与合页的外表面为固定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挡风板的内侧设置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的位置与梯形桶相对应,所述挡风板的外表面接触紧贴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外表面均与通风道一与通风道二的外表面为固定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挡风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拉力板,所述拉力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钢索一与钢索二,所述钢索一在远离拉力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收纳轮一,所述收纳轮一的外表面安装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外表面与承重板一的外表面为固定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钢索二在远离拉力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收纳轮二,所述收纳轮二的外表面安装有电机三,所述电机三的外表面与承重板二的外表面为固定连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空调的风向调节结构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通过通风道一、通风道二、压缩机构与切换机构之间的配合,通风道一与通风道二为风向提供可靠的通道,开启切换机构时,风向与气流便会被迫通过压缩机构与切换机构,利用风向气流压缩后会降低温度的原理使空气能够自然冷却的原理,使车载空调能够在压缩机关机的情况下能够喷出保持或低于车外温度的空气,解决了压缩机停机致使空调吹出的风为常温或热风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空调的风向调节结构,包括通风道一(1),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道一(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合页(2),所述合页(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通风道二(3),所述通风道一(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承重板一(4)与承重板二(5),所述承重板一(4)与承重板二(5)的外表面均与通风道二(3)的外表面为固定连接,所述通风道一(1)的内部设置有辅助机构(6),所述通风道一(1)的内部设有压缩机构(7),所述通风道一(1)与通风道二(3)之间设有切换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的风向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机构(6)包括支撑架(601),所述支撑架(601)的外表面与通风道一(1)的内壁为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60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一(602),所述电机一(60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扇叶(6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的风向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构(7)包括固定圈(701),所述固定圈(701)的外表面与通风道一(1)的内壁为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圈(70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杆(7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调的风向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70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框架(703),所述框架(70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圈(704),所述框架(70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梯形桶(7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的风向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机构(8)包括挡风板(801),所述挡风板(801)的外表面均与通风道一(1)与通风道二(3)的外表面为滑动连接,所述挡风板(801)的外表面与合页(2)的外表面为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空调的风向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801)的内侧设置有通风孔(802),所述通风孔(802)的位置与梯形桶(705)相对应,所述挡风板(801)的外表面接触紧贴有限位板(803),所述限位板(803)的外表面均与通风道一(1)与通风道二(3)的外表面为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空调的风向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80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拉力板(804),所述拉力板(80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钢索一(805)与钢索二(806),所述钢索一(805)在远离拉力板(80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收纳轮一(807),所述收纳轮一(807)的外表面安装有电机二(808),所述电机二(808)的外表面与承重板一(4)的外表面为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空调的风向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索二(806)在远离拉力板(80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收纳轮二(809),所述收纳轮二(809)的外表面安装有电机三(810),所述电机三(810)的外表面与承重板二(5)的外表面为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的风向调节结构,涉及车载空调技术领域,包括通风道一,所述通风道一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合页,所述合页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通风道二,所述通风道一的内部设置有辅助机构,所述通风道一的内部设有压缩机构,所述通风道一与通风道二之间设有切换机构。本技术设计结构合理,它能够通过通风道一、通风道二、压缩机构与切换机构之间的配合,通风道一与通风道二为风向提供通道,开启切换机构时,风向与气流便会被迫通过压缩机构与切换机构,利用风向气流压缩后会降低温度的原理使空气能够自然冷却的原理,进而能够在压缩机关机的情况下能够保持或低于车外温度的空气,解决了压缩机停机致使空调吹出的风为常温或热风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雨曦,李攀,夏昌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秋恒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1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