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调角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40391发布日期:2023-12-30 00:32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座椅调角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汽车座椅,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座椅调角器。


背景技术:

1、汽车座椅调角器,是一种安装于汽车座椅上,实现座椅靠背角度调节的装置。汽车座椅调角器一般由椅背联接板、椅座联接板、核心件、手轮或调节手柄、恢复弹簧等部分组成,按角度调节的连续性可分为有级调节调角器和无级调节调角器。

2、现有的汽车座椅调角器核心装置,常见的有二大类。一是大、小齿板外啮合开放式汽车座椅调角器,二是内啮合盘式汽车座椅调角器,后者因其承载能力大、调节功能好、通用性强等优点,大有全面取代前者之趋势。一般单个汽车座椅调角器的核心装置主要由圆盘、回位簧、小齿板、凸轮、拨板、齿盘和壳体组成。

3、申请号为cn201320218995.x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调角器,包括由塑料件及骨架构成的调角器手柄及调角器本体,调角器手柄的塑料件与调角器手柄的骨架通过卡扣结构连接,卡扣结构由安装在塑料件上的卡扣及设置在骨架上的方孔构成。在调角器本体背部设置间隔分布的三个焊接孔及三个铆接孔,调角器本体通过焊接与铆接相结合的方式与钣金边板连接。该实用新型通过调角器手柄的塑料件与骨架通过卡扣结构连接,省去自攻钉节省了生产成本,而且不会因为手柄自攻钉的原因影响座椅外观。调角器本体上设有间隔排列的焊接孔及铆接孔,调角器本体通过焊接加铆接的方式固定在钣金边板上,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调角器的固定性。但是,从说明书附图可以看出,回位簧安装在调角器手柄骨架的外侧,使用时可能发生脱离移位;另外,回位簧周围未设置遮挡防护板件,使用时容易卷入杂物,导致无法回位。

4、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座椅调角器,以解决回位簧使用时可能发生脱离移位以及容易卷入杂物,导致无法回位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汽车座椅调角器,固定在汽车座椅的左侧上边板底部,包括:

4、左主动核心件,由相互转动配合的转动部和固定部组成;所述转动部固定在所述左侧上边板的底部,其中部开设1个方形孔并插接1个四棱柱状连接轴一;所述固定部位于远离所述左侧上边板的一侧,其中部设有圆柱状连接轴二;

5、上挂簧支架,其竖直段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左侧上边板上、水平段位于所述左主动核心件的上方;

6、左下边板,位于所述左主动核心件远离所述左侧上边板的一侧;所述左下边板中部开设有避让槽一和避让槽二,所述避让槽一远离所述避让槽二的一侧设有2个对称的限位耳;所述避让槽二以及2个所述限位耳通过螺栓与所述左主动核心件的固定部连接固定;

7、内挂簧支架,固定在所述左下边板远离所述左主动核心件的一侧;所述内挂簧支架靠近所述避让槽一的一端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与其中1个所述限位耳位置对应的避让槽三;

8、回位簧,位于左下边板边缘处向外翻折形成的容置空间内,其外端卡接在所述上挂簧支架上、内端卡接在所述内挂簧支架上;

9、手柄,位于所述回位簧远离所述左下边板的一侧,其上端与所述连接轴二伸出所述回位簧的一端固定。

10、作为优选,还包括右侧核心件和右下边板;所述右侧核心件固定在汽车座椅的右侧上边板底部,与所述左主动核心件结构相同,其中部开设的方形孔中未插接四棱柱状连接轴一;所述右下边板位于所述右侧核心件远离所述右侧上边板的一侧;所述右侧上边板与所述左侧上边板镜像对称,其上也设有1个上挂簧支架。

11、作为优选,所述左侧上边板和所述右侧上边板的底部均开设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外周还开设有多个呈圆形排布的定位孔,并通过螺栓与对应位置的所述转动部固定;所述左侧上边板和所述右侧上边板底部之间设有1个连动杆;所述连动杆靠近所述左侧上边板的一端被压扁,并与所述连接轴一卡接在所述左侧上边板底部的所述避让孔内;所述连动杆靠近所述右侧上边板的一端呈四棱柱状,并穿过所述右侧上边板底部的避让孔进入所述右侧核心件中部开设的方形孔内。

12、作为优选,所述左主动核心件远离所述左侧上边板的一侧还设有向内凹陷的圆形限位槽;所述左下边板靠近所述左主动核心件的一侧设有向外凸起且与所述限位槽位置对应的圆台。

13、作为优选,所述上挂簧支架上开设有对称的2个卡槽一,其中1个所述卡槽一与所述回位簧外端卡接;所述内挂簧支架上开设有对称的2个卡槽二,其中1个所述卡槽二与所述回位簧内端卡接。

14、作为优选,所述左下边板前端以及底部各设置1个圆形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中部开设有安装孔。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调角器,通过将手柄上端与连接轴二伸出回位簧的一端固定,可以避免发生回位簧在使用时移位脱离的情况;左下边板边缘处向外翻折形成1个容置空间,可以在容纳回位簧的同时,阻挡杂物进入回位簧的间隙内,防止出现回位簧无法回位的现象。

17、(2)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调角器,左侧上边板和右侧上边板底部之间设有1个连动杆,连动杆靠近左侧上边板的一端被压扁,并与连接轴一卡接在左侧上边板底部的避让孔内,可以在调节座椅角度时使左主动核心件带动右侧核心件同步转动,使座椅两侧转动的角度一致,避免出现靠背扭曲的情况,影响乘坐体验。

18、(3)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调角器,左下边板中部开设有避让槽一和避让槽二,避让槽一远离避让槽二的一侧设有2个对称的限位耳,避让槽二以及2个限位耳通过螺栓与左主动核心件的固定部连接固定,可以防止左主动核心件的固定部在调节座椅角度时发生转动;左主动核心件远离左侧上边板的一侧还设有向内凹陷的圆形限位槽,与左下边板靠近左主动核心件的一侧设有向外凸起的圆台位置对应,可以缩短调角器安装完成时的厚度,减小调角器安装时占用的车内空间。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座椅调角器,固定在汽车座椅的左侧上边板底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调角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右侧核心件和右下边板;所述右侧核心件固定在汽车座椅的右侧上边板底部,与所述左主动核心件结构相同,其中部开设的方形孔中未插接四棱柱状连接轴一;所述右下边板位于所述右侧核心件远离所述右侧上边板的一侧;所述右侧上边板与所述左侧上边板镜像对称,其上也设有1个上挂簧支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座椅调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上边板和所述右侧上边板的底部均开设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外周还开设有多个呈圆形排布的定位孔,并通过螺栓与对应位置的所述转动部固定;所述左侧上边板和所述右侧上边板底部之间设有1个连动杆;所述连动杆靠近所述左侧上边板的一端被压扁,并与所述连接轴一卡接在所述左侧上边板底部的所述避让孔内;所述连动杆靠近所述右侧上边板的一端呈四棱柱状,并穿过所述右侧上边板底部的避让孔进入所述右侧核心件中部开设的方形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调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主动核心件远离所述左侧上边板的一侧还设有向内凹陷的圆形限位槽;所述左下边板靠近所述左主动核心件的一侧设有向外凸起且与所述限位槽位置对应的圆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调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挂簧支架上开设有对称的2个卡槽一,其中1个所述卡槽一与所述回位簧外端卡接;所述内挂簧支架上开设有对称的2个卡槽二,其中1个所述卡槽二与所述回位簧内端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调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下边板前端以及底部各设置1个圆形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中部开设有安装孔。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汽车座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座椅调角器,固定在汽车座椅的左侧上边板底部,包括:左主动核心件、左下边板、内挂簧支架、回位簧和手柄,还包括右侧核心件和右下边板。本技术通过将手柄上端与连接轴二伸出回位簧的一端固定,避免发生回位簧在使用时移位脱离;左下边板边缘处向外翻折形成1个容置空间,可以在容纳回位簧的同时,阻挡杂物进入回位簧的间隙内,防止回位簧无法回位,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贺显亮,张思维,张桂兰,卢荔军,吕华柱,陈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双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