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S席气囊的卷折折叠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50151发布日期:2024-03-12 19:24阅读:12来源:国知局
用于S席气囊的卷折折叠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s席气囊加工,尤其涉及用于s席气囊的卷折折叠机。


背景技术:

1、s席气囊(sideairbag),即侧边气囊,侧边气囊包括前侧边气囊和后侧边气囊,通过侧边气囊能够减缓侧面撞击造成的伤害。

2、在s席气囊生产过程中,生产加工后需要对s席气囊进行卷折折叠,将其折叠成卷状或长条型,而在现有技术中对s席气囊进行折叠一般通过人工卷折折叠,而折叠的质量一般依赖于工作人员的操作经验,依靠人工判断,从而易导致折叠的质量不够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用于s席气囊的卷折折叠机。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用于s席气囊的卷折折叠机,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主面板,所述主面板的侧边固定连接有谷底板,所述谷底板通过支撑辊上固定连接有气缸连接板一,所述气缸连接板一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谷折气缸,所述谷折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挡板,所述固定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谷折板一;

4、所述主面板的下方设置有气缸支撑板,所述气缸支撑板的底部通过若干个连接柱与所述主面板相连接固定,且所述连接柱均匀对称设置在所述气缸支撑板的两侧,所述气缸支撑板上设置有三组顶升气缸,其中两组所述顶升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气缸连接板二,所述气缸连接板二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谷折板二,另外一组所述顶升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气缸连接板三,所述气缸连接板三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侧边固定连接有谷折板三。

5、优选的,所述气缸连接板一上对称设置有两个谷折支撑板,所述谷折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压杆支座,两个所述压杆支座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

6、优选的,所述气缸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两根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与主面板连接固定。

7、优选的,所述主面板上开设有三条可供两个谷折板二、谷折板三通过的长条形槽。

8、优选的,所述气缸连接板一靠近谷折板一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山折板。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通过将s席气囊的一侧依次绕过第一个谷折板二的顶部、山折板的底部、第二个谷折板二的顶部、谷折板一的底部与谷折板三的顶部,使得s席气囊定位固定在其间隙中,随后通过谷折气缸带动谷折板一下降,使得谷折板一抵触在s席气囊的上表面,通过顶升气缸带动谷折板二与谷折板三向上顶动s席气囊的下表面,当s席气囊上下表面在运动的过程中逐渐收缩折叠成褶皱长条型的状态,从而可对s席气囊进行自动化的折叠,代替了人工折叠,保证了s席气囊的折叠质量。



技术特征:

1.用于s席气囊的卷折折叠机,包括支撑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主面板(2),所述主面板(2)的侧边固定连接有谷底板(201),所述谷底板(201)通过支撑辊(202)上固定连接有气缸连接板一(203),所述气缸连接板一(203)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04),所述支撑板(204)上设置有谷折气缸(205),所述谷折气缸(205)的输出端连接有固定块(206),所述固定块(20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挡板(207),所述固定挡板(20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谷折板一(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s席气囊的卷折折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连接板一(203)上对称设置有两个谷折支撑板(4),所述谷折支撑板(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压杆支座(401),两个所述压杆支座(401)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s席气囊的卷折折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支撑板(6)上固定连接有两根支撑柱(501),所述支撑柱(501)的顶部与主面板(2)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s席气囊的卷折折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面板(2)上开设有三条可供两个谷折板二(603)、谷折板三(703)通过的长条形槽(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s席气囊的卷折折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连接板一(203)靠近谷折板一(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山折板(2031)。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S席气囊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S席气囊的卷折折叠机,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主面板,所述主面板的侧边固定连接有谷底板。通过将S席气囊的一侧依次绕过第一个谷折板二的顶部、山折板的底部、第二个谷折板二的顶部、谷折板一的底部与谷折板三的顶部,使得S席气囊定位固定在其间隙中,随后通过谷折气缸带动谷折板一下降,使得谷折板一抵触在S席气囊的上表面,通过顶升气缸带动谷折板二与谷折板三向上顶动S席气囊的下表面,当S席气囊上下表面在运动的过程中逐渐收缩折叠成褶皱长条型的状态,从而可对S席气囊进行自动化的折叠,代替了人工折叠,保证了S席气囊的折叠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蒋斌,姬德旺,刘金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昌瑞汽车部品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7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