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重型越沟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78278发布日期:2023-12-30 13:37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重型越沟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越沟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中重型越沟轮。


背景技术:

1、铁路轨道等场景下需要使用到越沟轮,以保证安装了越沟轮的设备能够在不平整或是间隙大的接触面上顺利移动,如铁路员工需要携带设备对铁路进行检修,则可使用带有越沟轮的承载设备装载着检修用具在铁路上移动;传统越沟轮的结构简单性,环境自适应性,控制方便性等方面还是有待提高。

2、其中绝大多数的越沟轮均采用钢珠结构来使轮体达到水平转动的效果,钢珠在转动的过程中噪音大、且固定件、转动件和轮体之间的配合间隙较大,导致转动的过程中不够顺畅。

3、为此,本身提出一种中重型越沟轮,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中重型越沟轮。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中重型越沟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中重型越沟轮,包括:上方板、下方板与支架;所述上方板与所述下方板间距之间设置有轴承一;所述上方板通过所述轴承一与所述下方板转动连接,所述下方板的底部均匀排列设置有所述支架;

4、首端与末端相邻的所述支架转动设置有外轮,中间相邻的所述支架转动设置有内轮;所述内轮与所述外轮前后、上下错位设置。

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前后、上下交错的结构布设的内轮与外轮能够使载体顺利越过沟壑、障碍等,避免轮体卡住;使用轴承作为越沟轮水平转动的节点,能够实现更为流畅稳定的转动效果,保证使用寿命,且配合间隙更小,减小了倾覆的可能和噪音的产生等问题。

6、进一步的,所述内轮与所述外轮的前后错位间距为60mm;所述内轮高于所述外轮,所述内轮与所述外轮的上下错位间距为6mm。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前后错位能够有效扩大越沟轮的接触面域,以保证能够翻越更大的沟壑与障碍;上下错位的设计能够在平地时内轮不接触地面,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内轮的磨损,在翻越过程中也能够使内轮与外轮配合贴合不平整的面,以保证支撑力。

8、进一步的,所述下方板上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一设置在所述轴承座内,所述轴承座与所述轴承一的顶部贴合所述上方板的底部;所述轴承座的底部还设置有轴承二。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轴承的作用是为了加强方便转动过程中的流畅度;减少因负载不平衡而引起的摩擦和振动,减少磨损和热量产生。

10、进一步的,所述轴承座上还连通设置有加油嘴。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油嘴的设置能够在长时间使用后通过油嘴注入润滑油等润滑介质,对轴承座内部进行润滑以保证转动效果。

12、进一步的,还包括主铆钉,所述主铆钉贯穿所述上方板、所述轴承一、所述轴承座最终与所述下方板固定连接,所述上方板与所述主铆钉转动连接;所述下方板内设置有与所述主铆钉螺纹连接的并紧螺母。

13、进一步的,所述外轮与所述内轮的结构相同从外到内依次为防松螺母、缩杆螺丝、防缠绕盖、铝芯聚氨酯轮体、轴承三、轴承垫管与中管。

14、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个有益技术效果:

15、(1)前后、上下交错的结构布设的内轮与外轮能够使载体顺利越过沟壑、障碍等,避免轮体卡住;

16、(2)使用轴承作为越沟轮水平转动的节点,能够实现更为流畅稳定的转动效果,保证使用寿命,且配合间隙更小,减小了倾覆的可能和噪音的产生等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中重型越沟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方板(1)、下方板(2)与支架(3);所述上方板(1)与所述下方板(2)间距之间设置有轴承一(4);所述上方板(1)通过所述轴承一(4)与所述下方板(2)转动连接,所述下方板(2)的底部均匀排列设置有所述支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重型越沟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轮(6)与所述外轮(5)的前后错位间距为60mm;所述内轮(6)高于所述外轮(5),所述内轮(6)与所述外轮(5)的上下错位间距为6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重型越沟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方板(2)上设置有轴承座(7),所述轴承一(4)设置在所述轴承座(7)内,所述轴承座(7)与所述轴承一(4)的顶部贴合所述上方板(1)的底部;所述轴承座(7)的底部还设置有轴承二(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重型越沟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7)上还连通设置有加油嘴(9)。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重型越沟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铆钉(18),所述主铆钉(18)贯穿所述上方板(1)、所述轴承一(4)、所述轴承座(7)最终与所述下方板(2)固定连接,所述上方板(1)与所述主铆钉(18)转动连接;所述下方板(2)内设置有与所述主铆钉(18)螺纹连接的并紧螺母(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重型越沟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轮(5)与所述内轮(6)的结构相同从外到内依次为防松螺母(11)、缩杆螺丝(12)、防缠绕盖(13)、铝芯聚氨酯轮体(14)、轴承三(15)、轴承垫管(16)与中管(17)。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越沟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中重型越沟轮,包括:上方板、下方板与支架;所述上方板与所述下方板间距之间设置有轴承一;所述上方板通过所述轴承一与所述下方板转动连接,所述下方板的底部均匀排列设置有所述支架;首端与末端相邻的所述支架转动设置有外轮,中间相邻的所述支架转动设置有内轮;所述内轮与所述外轮前后、上下错位设置;前后、上下交错的结构布设的内轮与外轮能够使载体顺利越过沟壑、障碍等,避免轮体卡住;使用轴承作为越沟轮水平转动的节点,能够实现更为流畅稳定的转动效果,保证使用寿命,且配合间隙更小,减小了倾覆的可能和噪音的产生等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许家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屹上脚轮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3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