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汽车轮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23589发布日期:2024-02-02 21:49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铝合金汽车轮毂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轮毂,特别地,涉及一种铝合金汽车轮毂。


背景技术:

1、汽车能够平稳行驶,离不开稳定的车轮。车轮主要包括轮胎和位于轮胎内部的轮毂两个部分。

2、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561526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轮毂,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轮毂外圈,位于轮毂外圈轴心的轴套,以及连接于轴套与轮毂外圈之间辐条,所述辐条为五条且沿着轴套均匀设置,所述辐条相对轮毂外圈的一端呈分叉设置形成有三个支脚,中间的支脚与辐条处于同一直线,另外两个支脚与中间的支脚的夹角为60度,所述轮毂外圈内壁径向凸起设有环形的凸沿,三个支脚同时与凸沿的端面以及轮毂外圈的内壁连接。

3、这种汽车轮毂具有较好的散热性,但是在车轮遇到爆胎后,通常要更换轮胎,然后对车轮做动平衡测试,往往需要在轮毂外圈的内壁上贴上配重块,调节的方式较为单一,实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铝合金汽车轮毂,以使配重块不易脱落。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铝合金汽车轮毂,包括轮毂外圈、固定座、辐条,所述的轮毂外圈的内壁的一端具有凸环,所述的固定座位于轮毂外圈的内部,所述辐条一端与固定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轮毂外圈的端面、凸环的端面固定连接,多个辐条沿固定座的轴心均匀分布,所述的固定座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多个所述固定孔沿固定座的轴心均匀分布,每个所述的辐条的内壁上沿长度方向固定连接有固定轨,所述固定轨的截面呈t形设置,所述的固定轨上滑动连接有配重块,所述的配重块通过定位结构固定于固定轨上。

3、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所有的配重块位于固定轨的中部即为初始状态,在更换轮胎后,测试动平衡,当动平衡测试不通过时,将若干个配重块沿着固定轨的长度方向移动,再通过定位结构将配重块固定于固定轨上,配重块往远离固定座的方向移动,其受到的离心力较大,而靠近固定座的配重块受到的离心力较小,同理,在轮毂外圈转动时,受到离心力较大的配重块所在的辐条受到的离心力也较大,受到离心力较小的配重块所在的辐条受到的离心力也较小,从而至少有两种方式调节动平衡,即调节一个配重块的位置而其余配重块位置不变,或者调节其余配重块的位置而一个配重块的位置不变,以使轮毂本体能够具有多种调节动平衡手段的目的。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定位结构包括螺孔、调节凹孔和定位栓,所述螺孔开设于配重块的表面上,螺孔位于容纳槽内部,所述的定位栓的螺杆与螺孔螺纹连接,多个所述的调节凹孔开设于固定轨上且沿固定轨的长度方向排布,螺杆穿过螺孔后置于调节凹孔中。

5、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将配重块沿着固定轨的长度方向移动,以调节配重块与固定座之间的距离,以调节车轮的动平衡,再将定位栓转动,使定位栓穿入到调节凹孔中,即可实现配重块固定,定位栓远离调节凹孔的一端位于容纳槽中,以减少风阻且提升对定位栓的保护作用;在遇到颠簸的路段时,轮毂外圈对定位栓的作用力沿着定位栓的径向传递,从而使定位栓不易从调节凹孔内脱出,从而使配重块不易产生移动,实现防脱的效果。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配重块的两侧开设有导风斜面,配重块的表面上开设有容纳槽,容纳槽位于两个导风斜面之间,所述定位栓远离调节凹孔的一端位于容纳槽中。

7、实现上述技术方案,轮毂外圈转动的过程中,风从两个辐条之间穿过并与导风斜面接触,通过导风斜面的引导作用,以提升风速,提升对刹车片的散热性,并且,降低了配重块的风阻;定位栓的端部位于容纳槽中,进一步降低风阻的同时提升了美观度。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调节凹孔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防脱块,所述的防脱块朝向定位栓的一侧开设有锥形夹紧槽。

9、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将定位栓转动,使定位栓的端部穿入调节凹孔后于锥形夹紧槽抵触,由于锥形夹紧槽的引导作用,对定位栓的端部实现夹紧和形变的趋势,以极大提升定位栓的稳定性和摩擦力,不易从配重块上脱出。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辐条上固定连接有加固块,所述的加固块固定连接于凸环的内壁上,加固块与辐条的连接处开设有弹性凹槽。

11、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加固块提升了辐条和轮毂外圈之间的结构强度,不易造成轮毂外圈断裂,在遇到颠簸路段时,由于弹性凹槽的设置使加固块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量,使轮毂外圈和辐条不易发生断裂,提升安全性。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固定座朝向轮毂外圈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减重孔,多个减重孔沿固定座的轴心均匀分布,所述减重孔与固定孔间隔排布。

13、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减重孔降低了轮毂整体的重量,实现轻量化,降低油耗。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每个所述的辐条上开设有减重槽组,减重槽组包括第一减重槽和第二减重槽,所述第一减重槽和第二减重槽分别位于辐条的中线的两侧且沿辐条的中线对称设置。

15、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减重槽组进一步降低了轮毂整体的重量,实现轻量化,降低油耗。



技术特征:

1.一种铝合金汽车轮毂,包括轮毂外圈、固定座、辐条,所述的轮毂外圈的内壁的一端具有凸环,所述的固定座位于轮毂外圈的内部,所述辐条一端与固定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轮毂外圈的端面、凸环的端面固定连接,多个辐条沿固定座的轴心均匀分布,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座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多个所述固定孔沿固定座的轴心均匀分布,每个所述的辐条的内壁上沿长度方向固定连接有固定轨,所述固定轨的截面呈t形设置,所述的固定轨上滑动连接有配重块,所述的配重块通过定位结构固定于固定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汽车轮毂,其特征是:所述的定位结构包括螺孔、调节凹孔和定位栓,所述螺孔开设于配重块的表面上,螺孔位于容纳槽内部,所述的定位栓的螺杆与螺孔螺纹连接,多个所述的调节凹孔开设于固定轨上且沿固定轨的长度方向排布,螺杆穿过螺孔后置于调节凹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铝合金汽车轮毂,其特征是:所述的配重块的两侧开设有导风斜面,配重块的表面上开设有容纳槽,容纳槽位于两个导风斜面之间,所述定位栓远离调节凹孔的一端位于容纳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铝合金汽车轮毂,其特征是:所述的调节凹孔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防脱块,所述的防脱块朝向定位栓的一侧开设有锥形夹紧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汽车轮毂,其特征是:所述的辐条上固定连接有加固块,所述的加固块固定连接于凸环的内壁上,加固块与辐条的连接处开设有弹性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汽车轮毂,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座朝向轮毂外圈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减重孔,多个减重孔沿固定座的轴心均匀分布,所述减重孔与固定孔间隔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铝合金汽车轮毂,其特征是:每个所述的辐条上开设有减重槽组,减重槽组包括第一减重槽和第二减重槽,所述第一减重槽和第二减重槽分别位于辐条的中线的两侧且沿辐条的中线对称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铝合金汽车轮毂,包括轮毂外圈、固定座、辐条,轮毂外圈的内壁的一端具有凸环,固定座位于轮毂外圈的内部,所述辐条一端与固定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轮毂外圈的端面、凸环的端面固定连接,多个辐条沿固定座的轴心均匀分布,固定座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多个所述固定孔沿固定座的轴心均匀分布,每个辐条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轨,固定轨沿轮毂外圈的径向设置,固定轨上滑动连接有配重块,配重块上开设有螺孔和容纳槽,螺孔上螺纹连接有定位栓,固定轨沿自身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与定位栓配合的调节凹孔,所述定位栓远离调节凹孔的一端位于容纳槽中,以便于调节动平衡、防脱落和提升美观度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丁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台州富豪车轮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1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