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田机驱动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59855发布日期:2024-03-22 10:13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田机驱动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具体涉及一种水田机驱动轮。


背景技术:

1、在南方很多地区,水田旱地杂陈,因此对辅助耕地的拖拉机提出了更多的功能要求,拖拉机应能适应水田、旱地作业。适合旱地作用的拖拉机在水田作业时,易发生打滑和陷泥现象。同样的,适合水田作业的拖拉机也并不适用旱田作用。

2、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机械生产已经逐步替代了手工生产,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所配备的机械设备动力也从小马力往大马力转换,实现了深耕深翻,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在提高了生产效率的同时,水田机的动力也实现了多样化,满足了各种水田的地况工作需求。随着近几年深耕深翻的实施,在水田作业的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不足,需要借助其他方法来提高水田机的通过性,比如:提高发动机马力、加装防陷轮、加大车轮、轮式旋耕机改履带旋耕机等。

3、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410362050.4提出的一种深泥脚水田驱动轮,主要由主轮毂、副轮毂、驱动叶片、z型连杆、铰链轴组成,主轮毂的2个轮毂外圈分别通过中间连接件连接于驱动轴上,副轮毂的1个轮毂外圈通过中间连接件连接于被动轴上,轮毂外圈的外周部在相对应的位置分别均布若干个所述铰链轴套,主轮毂的2个轮毂外圈之间设置若干个所述驱动叶片,铰链轴一端与主轮毂一侧轮毂外圈上铰链轴套铰接,另一端与驱动叶片的连接轴管固定连接,z型连杆的第一连接段一端与主轮毂另一侧轮毂外圈上铰链轴套铰接,另一端与驱动叶片的连接轴管固定连接,z型连杆的第二连接段与副轮毂的轮毂外圈上铰链轴套铰接。但该驱动轮采用的驱动叶片为固定式,无法行走在硬质底面上,仅适合于深泥脚水田、滩涂作业,通过率较低。

4、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2011445408.1提出的一种可收缩拖拉机水田防滑两用轮胎,包括橡胶轮外胎、轮毂、设置在橡胶轮外胎上的若干驱动系统、以及与若干驱动系统连接的驱动轮板组件;所述驱动系统包括一个液压油缸组件,驱动轮板组件的驱动轮板与液压油缸组件的活塞杆连接并能在液压油缸组件的驱动下沿橡胶轮外胎径向转动。本发明可切换在旱地和水田的两种耕作状态。当旱地耕作时,使水田驱动轮板缩回到轮毂中,不影响轮胎的转运和行走;当水田耕作时,使水田驱动轮板伸出,增加驱动力,避免耕作时的打滑。但该驱动轮无法改变水田驱动板的角度,在水田的不同环境下适用性和通过性不好,行走轮甩脱泥水的能力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1、为了提高水田机在陆地以及在水田的不同环境下都能够拥有良好的适用性和通过性。

2、2、为了提高水田机驱动轮的驱动能力,增大水田泥浆对驱动叶片的作用力。

3、3、为了防止水田机驱动轮在水田工作时出现原地打滑,越陷越深的情况,增强抓地力。

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水田机驱动轮,包括轮圈、活动行走叶板、轮辐、轮毂;所述轮圈的轮圈本体内圈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叶板支撑座,所述叶板支撑座中间部位设有通孔;所述活动行走叶板设有叶板、限位板、固定板,所述叶板的支撑面呈蒲扇状,其中部焊有限位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通孔,与所述叶板支撑座中间部位设有的通孔采用螺栓组件形成铰接;若干个所述轮辐外径连接所述轮圈本体,内径连接所述轮毂。

6、进一步,所述限位板和所述叶板支撑座之间设有缓冲垫。

7、进一步,所述叶板支撑座边缘上对称设有两个加强板。

8、进一步,所述轮辐之间设有轮辐支撑板,所述轮辐支撑板呈现为底部设凹弧的圆角等腰三角形。

9、进一步,所述轮辐支撑板在制造过程中采用单片焊接式。

10、进一步,所述轮辐支撑板在制造过程中采用整体成型式。

11、进一步,所述若干个叶板支撑座的数量为10个。

12、进一步,所述若干个所述轮辐的数量为5个。

13、进一步,所述轮毂采用了内六角管方式。

14、有益效果:

15、1、本发明的行走叶板可以在一定角度内自由摆动,在不同的水田工作工况中保证在行进的过程中能够产生更大的动力,适应性和通过性更强。

16、2、本发明的活动行走叶板在整个轮圈上均匀分布,在行进过程中,活动行走叶板的支撑面可以有效的对软地基进行压实,增大行走轮的抓地能力。

17、3、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田机的驱动轮,改进了对行走叶片的状态,由固定的改为活动的,在田间行走时,活动叶片会适应各种泥脚深度的水田,保证了活动叶片的进入角度在各种泥脚深度的水田都是一致的,活动行走叶板的加强面可以有效的将叶片中带出的泥水在第一时间脱离行走轮,增加了行走轮甩脱泥水的能力。



技术特征:

1.一种水田机驱动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轮圈(1)、活动行走叶板(2)、轮辐(3)、轮毂(4);所述轮圈(1)的轮圈本体(1-1)内圈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叶板支撑座(1-2),所述叶板支撑座(1-2)中间部位设有通孔;所述活动行走叶板(2)设有叶板(2-1)、限位板(2-2)、固定板(2-3),所述叶板(2-1)的支撑面呈蒲扇状,其中部焊有限位板(2-2),所述固定板(2-3)上设有通孔,与所述叶板支撑座(1-2)中间部位设有的通孔采用螺栓组件(7)形成铰接;若干个所述轮辐(3)外径连接所述轮圈本体(1-1),内径连接所述轮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田机驱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2-2)和所述叶板支撑座(1-2)之间设有缓冲垫(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田机驱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板支撑座(1-2)边缘上对称设有两个加强板(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田机驱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辐(3)之间设有轮辐支撑板(5),所述轮辐支撑板(5)呈现为底部设凹弧的圆角等腰三角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水田机驱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辐支撑板(5)在制造过程中采用单片焊接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水田机驱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辐支撑板(5)在制造过程中采用整体成型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田机驱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叶板支撑座(1-2)的数量为10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田机驱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所述轮辐(3)的数量为5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田机驱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4)采用了内六角管方式。


技术总结
一种水田机驱动轮,包括轮圈、活动行走叶板、轮辐、轮毂、轮辐支撑板、缓冲垫、螺栓组件,其中轮圈作为行走轮中的主体,支撑着水田机能够更稳定的通过,轮辐支撑板支撑在每两个轮辐之间,加强了行走轮结构的同时,还保证了每两个轮辐之间受力均匀,活动行走叶板可以在一定角度内自由摆动,能够更好的提升通过性及脱泥能力,本发明改进了对行走叶片的状态,由固定的改为活动的,在田间行走时,活动叶片会适应各种泥脚深度的水田,保证了活动叶片的进入角度在各种泥脚深度的水田都是一致的,增加了行走轮甩脱泥水的能力,使水田机在水田中工作的适应性和通过性更强。

技术研发人员:张燕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沃得高新农业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8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