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逃生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00760发布日期:2024-04-01 14:08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逃生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辆,具体涉及一种车辆逃生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1、随着汽车的购买人群日益增加,车祸的发生概率也随之增长,每年发生落水未能及时逃生的事件也频繁发生。当汽车落水后,乘客因为在极度紧张的情况下失去最佳的逃生机会,车辆落水后,快速下沉,因为在水的压力下无法打开车门逃生,同时在落水后水在短时间内就会淹没乘员舱,最终乘客发生悲剧。若能实现降低车辆的下沉速度以及在车辆下沉后车内乘客能有足够的氧气等待救援或自救,那么此类悲剧将得到有效解决。本实用新型的宗旨则是解决此类悲剧的发生,然而,当较长的使用时间后,车漆可能附着在夹层的内表面而影响透光;在极低温度时车漆可能凝固而导致车灯无法工作,带来极大的行车安全隐患。

2、中国专利号cn116373776a公开了汽车落水自救装置及汽车,包括设于车体下边沿的多个气囊、与各气囊通过阀门一一对应连接的多个空气弹簧、与空气弹簧和阀门分别连接的供气系统以及与供气系统连接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和手动触发装置开关,手动触发装置开关与拉索连接,拉索包括铁丝线芯以及包覆在铁丝线芯外周面上的塑料管,手动触发装置开关设于车体的车厢内部,以能够通过控制手动触发装置开关和拉索触发空气弹簧和供气系统同时向各气囊内充气吸用的空气和上升的浮力,辅助逃生,但此装置中,需要车内人员进行手动控制,对气囊进行充气,在紧急情况下,车内人员可能会由于慌张等因素无法启动自救装置,申请人有鉴于此,提出了一种车辆逃生系统及车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逃生系统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车辆逃生装置需通过车内人员手动操作,在紧急情况下可能无法启动逃生装置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车辆逃生系统,包括防沉系统,所述防沉系统设置在车辆上,所述防沉系统包括多个气囊和供气组件,所述气囊与所述供气组件连接,所述供气组件能够为所述气囊供气;

4、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设置在车辆上,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供气组件是否为所述气囊供气;

5、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设置在车辆上,所述检测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判断车辆是否落水。

6、进一步,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阀门总成,所述阀门总成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气囊通过所述阀门总成与所述供气组件连接。

7、进一步,所述供气组件包括储气罐和多个空气弹簧,所述储气罐通过所述阀门总成与各个所述空气弹簧连接,所述空气弹簧的数量与所述气囊的数量对应。

8、进一步,所述供气组件还包括空压机,所述空压机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空压机通过所述阀门总成与所述储气罐连接,所述空压机用于所述储气罐储存空气。

9、进一步,所述防沉系统还包括用于为气囊供气的抽气机,所述抽气机与所述空气弹簧连接,所述空气弹簧通过阀门总成和抽气机与其对应的气囊连接。

10、进一步,所述抽气机相邻所述气囊之间设有平衡管。

11、进一步,还包括呼吸系统,所述呼吸系统包括降压器和呼吸器,所述降压器与其中一个所述气囊连接,所述呼吸器与所述降压器连接。

12、进一步,所述车辆包括车身,所述检测单元为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车身的前后两侧。

13、进一步,所述车辆包括多个车轮,所述气囊设置在所述车轮的轮包处。

1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其包括上述车辆逃生系统。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6、(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控制系统和检测单元,在判断车辆落水之后,通过控制系统控制防沉系统工作,实现自动控制防沉系统工作,无需车内人员在紧急的情况之下还需人为操作,从而能够实施精准救援,保障了车内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

17、(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防沉系统,通过供气组件为气囊供气,空气来源不仅仅局限于车内的空气,通过专用的供气装置,能够为气囊提供足量的空气,从而保障气囊供应充足,发生意外时气囊填充效果更好,效果更佳,同时,气囊的填充速度更快,能够更加有力的保障车内人员的生命安全。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辆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阀门总成,所述阀门总成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气囊通过所述阀门总成与所述供气组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组件包括储气罐和多个空气弹簧,所述储气罐通过所述阀门总成与各个所述空气弹簧连接,所述空气弹簧的数量与所述气囊的数量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组件还包括空压机,所述空压机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空压机通过所述阀门总成与所述储气罐连接,所述空压机用于所述储气罐储存空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沉系统还包括用于为气囊供气的抽气机,所述抽气机与所述空气弹簧连接,所述空气弹簧通过阀门总成和抽气机与其对应的气囊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机相邻所述气囊之间设有平衡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车身,所述检测单元为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车身的前后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多个车轮,所述气囊设置在所述车轮的轮包处。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逃生系统。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车辆逃生系统及车辆,其中,车辆逃生系统包括:防沉系统,防沉系统设置在车辆上,防沉系统包括多个气囊和供气组件,气囊与供气组件连接,供气组件能够为气囊供气;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设置在车辆上,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控制器控制供气组件是否为气囊供气;检测单元,检测单元设置在车辆上,检测单元与控制器连接,用于判断车辆是否落水,本技术通过设置的控制器,能够在车辆落水之后自动感应危险情况,启动防沉系统,同时提供呼吸系统,保障了车辆内部人员的生命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邓鹏,赵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9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