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钣金镜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07970发布日期:2024-03-25 18:56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钣金镜底座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后视镜,具体涉及一种钣金镜底座。


背景技术:

1、目前,汽车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其中,外后视镜是供驾驶员在行驶车辆过程中观察后方车辆、行人运行状态的车辆配件,是安全行车的必要保证。

2、目前技术中的外后视镜无相关的强度设计,因外后视镜受到风噪的影响,常常因强度不足而损坏,为加强后视镜强度,大部分后视镜底座改为钣金结构,虽对强度有加强效果,但也造成了强度冗余量过大,极大地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而提出了一种钣金镜底座。

2、本实用新型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钣金镜底座,包括:支撑部,支撑部一端与车体连接,支撑部另一端通过多个螺丝与连接部连接,连接部与后视镜头内的控制电机连接,支撑部与保护部配合连接,所述保护部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内连接有多个加强板,多个所述加强板上均设置有第一穿线孔,多个所述加强板之间连接有走线管,走线管与第一穿线孔连通,第一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分散应力的u型槽。

3、进一步,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二壳体,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第二穿线孔,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与螺丝螺纹连接,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多个与车体连接的第二螺纹孔。

4、进一步,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加强槽,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多个止裂槽,第二壳体弯折处设置有多个止裂孔。

5、进一步,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环,连接环内设置有多个连接块,连接块与螺丝螺纹连接,连接环上连接有用于对控制电机限位的限位块。

6、进一步,所述连接环与第二壳体之间设置有环形垫片。

7、进一步,所述第二螺纹孔与车体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减少刚性应力的剪力环。

8、进一步,所述连接环、连接块和限位块为一体结构。

9、进一步,所述连接环、连接块和限位块均为塑料材质。

10、有益效果:

11、本申请通过支撑部一端与车体连接,支撑部另一端通过多个螺丝与连接部连接,连接部与后视镜头内的控制电机连接,支撑部与保护部配合连接,第一壳体内连接有多个加强板,多个加强板上均设置有第一穿线孔,多个加强板之间连接有走线管,走线管与第一穿线孔连通,第一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分散应力的u型槽,实现了对部分非应力的钣金结构进行塑料材质替换,在结构强度冗余量规范内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钣金镜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部(1),支撑部(1)一端与车体连接,支撑部(1)另一端通过多个螺丝(3)与连接部(2)连接,连接部(2)与后视镜头内的控制电机连接,支撑部(1)与保护部(4)配合连接,所述保护部(4)包括:第一壳体(41),第一壳体(41)内连接有多个加强板(42),多个所述加强板(42)上均设置有第一穿线孔(43),多个所述加强板(42)之间连接有走线管(44),走线管(44)与第一穿线孔(43)连通,第一壳体(41)上设置有用于分散应力的u型槽(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钣金镜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包括:第二壳体(11),第二壳体(11)上设置有第二穿线孔(12),第二壳体(1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螺纹孔(13),第一螺纹孔(13)与螺丝(3)螺纹连接,第二壳体(11)上设置有多个与车体连接的第二螺纹孔(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钣金镜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11)上设置有加强槽(111),第二壳体(11)上设置有多个止裂槽(112),第二壳体(11)弯折处设置有多个止裂孔(11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钣金镜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包括:连接环(21),连接环(21)内设置有多个连接块(22),连接块(22)与螺丝(3)螺纹连接,连接环(21)上连接有用于对控制电机限位的限位块(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钣金镜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21)与第二壳体(11)之间设置有环形垫片。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钣金镜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纹孔(14)与车体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减少刚性应力的剪力环(141)。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钣金镜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21)、连接块(22)和限位块(23)为一体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钣金镜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21)、连接块(22)和限位块(23)均为塑料材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钣金镜底座,属于后视镜技术领域,支撑部与保护部配合连接,第一壳体内连接有多个加强板,多个加强板上均设置有第一穿线孔,多个加强板之间连接有走线管,走线管与第一穿线孔连通,第一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分散应力的U型槽。本申请通过支撑部一端与车体连接,支撑部另一端通过多个螺丝与连接部连接,连接部与后视镜头内的控制电机连接,支撑部与保护部配合连接,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内连接有多个加强板,多个加强板上均设置有第一穿线孔,多个加强板之间连接有走线管,走线管与第一穿线孔连通,第一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分散应力的U型槽,实现了对部分非应力的钣金结构进行塑料材质替换,在结构强度冗余量规范内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托尔斯滕·施泰格,莱文特·阿克斯,贝恩德·苏尔兹勒,孙翊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胜维德赫华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5
技术公布日:2024/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