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安装的驾乘人员自救互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98047发布日期:2024-03-25 18:39阅读:11来源:国知局
快速安装的驾乘人员自救互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自救互救,具体为快速安装的驾乘人员自救互救装置。


背景技术:

1、在现实生活中,当灾害来临时,通过自救互救让自己和其他人员间相互进行的救护,帮助我们逃离危险,而发生危险时,人们一般会使用一些自救互救的工具,可在关键时刻救我们一命。但是现有的驾乘人员驾驶的过程中发生车辆事故并冲入河道或其他紧急情况下时,则驾乘人员会被困于车辆中,而因车辆内的急救设备分散,很容易慌乱中不知所措,难以进行快速地自救,严重影响了自救互救的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快速安装的驾乘人员自救互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驾乘人员遇到车辆冲入河中的事故时,会因慌乱无法迅速的进行自救互救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快速安装的驾乘人员自救互救装置,包括自救互救装置主体,还包括有铰接件、密封盖板、充气存放箱、控制按钮、环形气囊、绑定组件、充气组件、夹持组件、呼救组件;自救互救装置主体的上端连接有铰接件,铰接件的前面连接有密封盖板,自救互救装置主体的下端固定有充气存放箱,充气存放箱的前面设置有控制按钮,充气存放箱的外侧连接有环形气囊,环形气囊的外侧设置有绑定组件,充气存放箱的内侧设置有充气组件,自救互救装置主体的内侧设置有夹持组件,自救互救装置主体的右侧设置有呼救组件。

3、优选的,设置夹持组件便于将安全锤固定在自救互救装置主体内,以便及时破开车窗,再设置的充气组件便于对环形气囊进行充气,接着通过设置的绑定组件可以将装置绑在驾乘人员身上以便漂浮,以及可通过设置的呼救组件进行高音量呼救寻求外界援助,有效解决现有驾乘人员遇到落河的紧急情况时无法迅速自救互救的问题,以实现驾驶员和乘客能够快速自救或互相提供帮助。

4、作为优选,绑定组件包括有第一弹性绑带、锁扣、锁头、第二弹性绑带;环形气囊的外侧连接有第一弹性绑带,第一弹性绑带远离环形气囊的端部安装有锁扣,锁扣与锁头卡合连接,锁头的背面固定有第二弹性绑带,通过设置锁扣与锁头相互卡合,能让环形气囊绑定在驾乘人员的身上,以实现自救或者互救。

5、作为优选,充气组件包括有蓄电池、微型充气泵,充气存放箱的内侧设置有蓄电池,蓄电池的右侧连接有微型充气泵,微型充气泵与蓄电池电性连接,通过对微型充气泵通电,便于对环形气囊进行充气,以实现驾乘人员漂浮于水面上进行呼吸,避免发生溺水。

6、作为优选,充气组件包括有连接管,充气存放箱的内侧设置有蓄电池,微型充气泵的右侧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的右端贯穿充气存放箱并与环形气囊相连,通过连接管能够顺利的将气体输入到环形气囊中,以便将环形气囊充满空气。

7、作为优选,夹持组件包括有限位卡座、弹簧、夹板、安全锤,自救互救装置主体的内侧固定有限位卡座,限位卡座的内侧设置有弹簧,弹簧的前端固定有夹板,限位卡座的上端连接有安全锤,通过弹簧的形变,能带动夹板进行位置移动,以改变夹板与限位卡座之间的间距,方便驾乘人员固定或者拿取安全锤。

8、作为优选,呼救组件包括有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扩音喇叭,自救互救装置主体的右侧固定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内侧连接有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与第一支撑杆滑动连接,第二支撑杆的上端安装有扩音喇叭,通过第二支撑杆进行上下移动,能让扩音喇叭实现升高,以防止河水渗入扩音喇叭。

9、作为优选,呼救组件还包括有螺纹孔、锁定螺丝,第一支撑杆的前面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的内侧连接有锁定螺丝,锁定螺丝与螺纹孔螺纹连接,通过锁紧螺纹孔中的锁定螺丝,能够对第二支撑杆进行固定,以保障扩音喇叭不会滑动,高度不变。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该快速安装的驾乘人员自救互救装置,通过夹持组件便于将安全锤固定在自救互救装置主体内,以便及时破开车窗,再通过充气组件对环形气囊进行充气,以便在水中浮起,接着通过绑定组件可将装置绑在驾乘人员身上方便漂浮,以及可通过呼救组件提高音量来寻求外界援助,有效解决现有驾乘人员遇到落河的紧急情况时无法迅速自救互救的问题,不仅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还能保障驾乘人员能迅速自救或互相提供帮助;

12、2、该快速安装的驾乘人员自救互救装置,通过安全锤、环形气囊和扩音喇叭集于一体,来压缩自救时间,避免驾乘人员在遇到危险时慌乱而无法找到自救互救的工具,从而有效提高驾驶员和乘客寻找逃生机会;

13、3、该快速安装的驾乘人员自救互救装置,通过锁扣与锁头的设计,便于将充满气的环形气囊固定于驾乘人员的身上,防止发生溺水情况,还通过可升降的扩音喇叭便于寻求外界援助,提高救援效率,进而保护驾驶员和乘客的生命安全。



技术特征:

1.快速安装的驾乘人员自救互救装置,包括自救互救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铰接件(2)、密封盖板(3)、充气存放箱(4)、控制按钮(5)、环形气囊(6)、绑定组件(100)、充气组件(200)、夹持组件(300)、呼救组件(400);自救互救装置主体(1)的上端连接有铰接件(2),铰接件(2)的前面连接有密封盖板(3),自救互救装置主体(1)的下端固定有充气存放箱(4),充气存放箱(4)的前面设置有控制按钮(5),充气存放箱(4)的外侧连接有环形气囊(6),环形气囊(6)的外侧设置有绑定组件(100),充气存放箱(4)的内侧设置有充气组件(200),自救互救装置主体(1)的内侧设置有夹持组件(300),自救互救装置主体(1)的右侧设置有呼救组件(4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安装的驾乘人员自救互救装置,其特征在于:绑定组件(100)包括有第一弹性绑带(7)、锁扣(8)、锁头(9)、第二弹性绑带(10);环形气囊(6)的外侧连接有第一弹性绑带(7),第一弹性绑带(7)远离环形气囊(6)的端部安装有锁扣(8),锁扣(8)与锁头(9)卡合连接,锁头(9)的背面固定有第二弹性绑带(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安装的驾乘人员自救互救装置,其特征在于:充气组件(200)包括有蓄电池(11)、微型充气泵(12);充气存放箱(4)的内侧设置有蓄电池(11),蓄电池(11)的右侧连接有微型充气泵(12),微型充气泵(12)与蓄电池(11)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速安装的驾乘人员自救互救装置,其特征在于:充气组件(200)包括有连接管(13);充气存放箱(4)的内侧设置有蓄电池(11),微型充气泵(12)的右侧连接有连接管(13),连接管(13)的右端贯穿充气存放箱(4)并与环形气囊(6)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安装的驾乘人员自救互救装置,其特征在于:夹持组件(300)包括有限位卡座(14)、弹簧(15)、夹板(16)、安全锤(17);自救互救装置主体(1)的内侧固定有限位卡座(14),限位卡座(14)的内侧设置有弹簧(15),弹簧(15)的前端固定有夹板(16),限位卡座(14)的上端连接有安全锤(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安装的驾乘人员自救互救装置,其特征在于:呼救组件(400)包括有第一支撑杆(18)、第二支撑杆(19)、扩音喇叭(20);自救互救装置主体(1)的右侧固定有第一支撑杆(18),第一支撑杆(18)的内侧连接有第二支撑杆(19),第二支撑杆(19)与第一支撑杆(18)滑动连接,第二支撑杆(19)的上端安装有扩音喇叭(2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速安装的驾乘人员自救互救装置,其特征在于:呼救组件(400)还包括有螺纹孔(21)、锁定螺丝(22);第一支撑杆(18)的前面开设有螺纹孔(21),螺纹孔(21)的内侧连接有锁定螺丝(22),锁定螺丝(22)与螺纹孔(21)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快速安装的驾乘人员自救互救装置,涉及自救互救技术领域。技术问题:驾乘人员遇到车辆冲入河中的事故时,会因慌乱无法迅速的进行自救互救的问题。技术方案:快速安装的驾乘人员自救互救装置,包括自救互救装置主体,还包括有铰接件、密封盖板、充气存放箱、控制按钮、环形气囊、绑定组件、充气组件、夹持组件、呼救组件;该快速安装的驾乘人员自救互救装置,通过夹持组件便于将安全锤固定在自救互救装置主体内,以便及时破开车窗,接着通过绑定组件可将环形气囊绑在驾乘人员身上以便漂浮,以及可通过呼救组件提高音量来寻求外界援助,不仅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还能保障驾乘人员能迅速自救互救。

技术研发人员:杨越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泰明嘉业药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7
技术公布日:2024/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