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式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72429发布日期:2024-04-18 11:43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升降式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充电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升降式充电桩。


背景技术:

1、升降式充电桩是一种集安全、灵活、节约空间、美观于一体的充电设备。它在适应性、空间利用、安全可靠和外观设计等方面具备优势,为电动车充电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可靠的解决方案。

2、公告号为cn21836743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升降式充电桩,包括防护外壳和控制器,该充电桩在完成充电功能的同时主体部分还可以升降,不需要充电时主体部分下降至顶部和地面平齐,不妨碍车辆通行,需要时自行升起,为电动汽车充电。

3、但是上述已公开方案存在如下不足之处:在充电桩升降的过程中缺少防水设计,假如外界在下雨,或者地面有水流,水就容易在充电桩升降的过程中进入防护外壳内,造成内部潮湿,长期以往容易影响充电桩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充电桩升降过程中外界的水容易进入防护外壳内的问题,提出一种升降式充电桩。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升降式充电桩,包括地基、充电桩、充电桩支撑框架、顶封板、密封环、磁环、防水板和限位板;

3、地基上设置容纳腔,容纳腔顶部外侧设置凹槽,凹槽槽底设置方形的储水腔;充电桩设置在充电桩支撑框架内,容纳腔内设置有带动充电桩上下移动的升降组件;顶封板设置在充电桩顶部,顶封板配合插入凹槽内;密封环设置在顶封板底部,密封环和凹槽槽底挤压贴合,密封环位于储水腔内侧;磁环设置两组,两组磁环分别设置在防水板顶部和顶封板底部,磁环位于储水腔上方,两组磁环磁力吸合;防水板为方形且贴在储水腔内侧壁上,防水板底部设置外侧面上设置挡板;限位板设置在储水腔顶部内壁上且位于防水板外侧,限位板位于挡板正上方。

4、优选的,限位板和挡板均设置多组。

5、优选的,升降组件包括支撑板b和伸缩装置;支撑板b设置在充电桩支撑框架背面顶部;伸缩装置竖直设置在容纳腔底部内壁上,伸缩装置顶部伸缩端与支撑板b底部连接。

6、优选的,伸缩装置为气缸、液压缸或电动推杆。

7、优选的,还包括支撑板a、导向筒和导向杆;支撑板a设置在充电桩支撑框架后侧顶部;导向筒竖直设置在支撑板a底部;导向杆竖直设置在容纳腔底部内壁上,导向杆配合插入导向筒内。

8、优选的,支撑板a、导向筒和导向杆均设置多组。

9、优选的,充电桩位于容纳腔内状态下,防水板底部与储水腔腔底接触。

10、优选的,储水腔上设置多组排水管。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充电桩位于容纳腔内时,通过顶封板和密封环实现密封,地面上的水只会流进储水腔内,再从储水腔上的排水管流走。当充电桩向上伸出时,通过磁环带动防水板向上移动进一步起到挡水作用,如果此时路面有较大水流也能通过防水板遮挡从而流进储水腔内,当防水板上升一定高度后通过挡板与限位板的接触,两组磁环分离,防水板重新落到储水腔内,即通过储水腔和防水板能使充电桩在升降的过程中将路面的水流引导排出,不会流进容纳腔内,保证了容纳腔内的干燥环境。



技术特征:

1.一种升降式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基(1)、充电桩(3)、充电桩支撑框架(4)、顶封板(7)、密封环(8)、磁环(9)、防水板(10)和限位板(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充电桩,其特征在于,限位板(11)和挡板(12)均设置多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升降组件包括支撑板b(17)和伸缩装置(18);支撑板b(17)设置在充电桩支撑框架(4)背面顶部;伸缩装置(18)竖直设置在容纳腔(2)底部内壁上,伸缩装置(18)顶部伸缩端与支撑板b(17)底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式充电桩,其特征在于,伸缩装置(18)为气缸、液压缸或电动推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式充电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板a(14)、导向筒(15)和导向杆(16);支撑板a(14)设置在充电桩支撑框架(4)后侧顶部;导向筒(15)竖直设置在支撑板a(14)底部;导向杆(16)竖直设置在容纳腔(2)底部内壁上,导向杆(16)配合插入导向筒(15)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式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支撑板a(14)、导向筒(15)和导向杆(16)均设置多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充电桩(3)位于容纳腔(2)内状态下,防水板(10)底部与储水腔(6)腔底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储水腔(6)上设置多组排水管(13)。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充电桩领域,具体为一种升降式充电桩,其包括地基、充电桩、充电桩支撑框架、顶封板、密封环、磁环、防水板和限位板;充电桩设置在充电桩支撑框架内,容纳腔内设置升降组件;顶封板设置在充电桩顶部;密封环设置在顶封板底部;磁环设置两组,两组磁环分别设置在防水板顶部和顶封板底部,磁环位于储水腔上方,两组磁环磁力吸合;防水板为方形且贴在储水腔内侧壁上,防水板底部设置外侧面上设置挡板;限位板设置在储水腔顶部内壁上且位于防水板外侧,限位板位于挡板正上方。本技术中,通过储水腔和防水板能使充电桩在升降的过程中将路面的水流引导排出,不会流进容纳腔内,保证了容纳腔内的干燥环境。

技术研发人员:饶敏,陈意庭,邓建辉,严显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能易电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4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