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客车电机悬置胶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87047发布日期:2024-05-09 21:30阅读:7来源:国知局
电动客车电机悬置胶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申请涉及电动车的动力电机安装结构,尤其涉及其动力电机的悬置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纯电动客车电机悬置结构,包括电机下支架3、电机连接支架1和两支架之间的悬置胶块单元。悬置胶块单元的作用是在实施支撑汽车动力总成的同时,减少并控制电动机震动传递。悬置胶块单元由上支撑板、下支撑板和夹于两支撑板之间的胶块构成。为加强胶块和上、下支撑板的连接,胶块与上、下支撑板之间采用打胶处理。其中上、下支撑板由钢板制成。

2、车行驶使用一定时期后,悬置胶块单元的上支撑板会发生与胶块脱离现象,此种情况若持续下去,电机在受到侧倾及纵向力,因电机悬置支架与车架刚性连接,较为稳固,所以悬置胶块的下支撑面与胶块受到的力更大,故下支撑平面容易与胶块发生脱落,进而会导致电机悬置系统的失效,导致电机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申请的发明的目的在于在保持悬置缓冲作用不变的情况下,解决胶块脱胶支撑板分离、导致电机脱落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动客车电机悬置胶块装置。

2、本专利申请提供的电动客车电机悬置胶块装置技术方案,其主要技术内容是:

3、一种电动客车电机悬置胶块装置,包括上支撑板、下支撑板和两支撑板之间胶合固定的胶块;

4、其中的上支撑板,与电机连接支架固定连接;下支撑板,其与电机下支架固定连接;

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块,其内增设与下支撑板固定连接的支撑柱,本支撑柱与上支撑板和胶块间隙配合。

6、上述整体技术方案之一优选项,所述支撑柱为螺栓,其下端与内螺母固定连接;

7、所述的内螺母,为增设固定于下支撑板内侧螺母的内端;

8、所述的内侧螺母,是下支撑板与电机下支架固定连接的螺母。

9、上述整体技术方案之一优选项,所述的上支撑板设有容纳螺栓栓头的凹窝。

10、上述整体技术方案之一优选项,所述的电机连接支架上与所述的螺栓结构的支撑柱对应位设有不小于螺栓头的型孔。

11、上述整体技术方案之一优选项,所述支撑柱,为固定于下支撑板的栓柱,其上端于上支撑板的通孔中。

12、上述整体技术方案之一优选项,电机连接支架上与所述的栓柱结构的支撑柱对应位设有不小于栓柱直径的型孔。

13、上述整体技术方案之一优选项,本悬置胶块装置为单元构造,于宽幅上下支撑板之间的多组设置。

14、本专利申请提供的电动客车电机悬置胶块装置技术方案,增设的支撑柱将上下支撑板与胶块真正联系起来,在不影响整体原有的缓冲减震作用的前提下,由于支撑柱的存在,在发生胶块与下支撑板脱落的意外情况下,能够有效防止上下支撑板错位,避免电机脱落的意外发生,有效规避了行车风险。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动客车电机悬置胶块装置,包括上支撑板(10)、下支撑板(20)和两支撑板之间胶合固定的胶块(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客车电机悬置胶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40)为螺栓,其下端与内螺母(50)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客车电机悬置胶块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支撑板(10)设有容纳螺栓栓头的凹窝(70)。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动客车电机悬置胶块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机连接支架(1)上与所述的螺栓结构的支撑柱(40)对应位设有不小于螺栓头的型孔(8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客车电机悬置胶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40),为固定于下支撑板的栓柱,其上端于上支撑板(10)的通孔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客车电机悬置胶块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机连接支架(1)上与所述的栓柱结构的支撑柱(40)对应位设有不小于栓柱直径的型孔(8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客车电机悬置胶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本悬置胶块装置为单元构造,于宽幅上下支撑板之间的多组设置。


技术总结
本专利申请提供一种电动客车电机悬置胶块装置,本装置包括上支撑板、下支撑板和两支撑板之间胶合固定的胶块;所述的胶块,其内增设与下支撑板固定连接的支撑柱,本支撑柱与上支撑板和胶块间隙配合。本技术方案能够在不影响整体原有的缓冲减震作用的前提下,在发生胶块与下支撑板脱落的意外情况下,能够有效防止上下支撑板错位,避免电机脱落的意外发生,有效规避了行车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王毅,王吉琨,吕艳,高建明,张奇志,黄业达,王星,范国柱,贾吉福,邓薇薇,李连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丹东黄海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8
技术公布日:2024/5/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