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置物平台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96882发布日期:2024-04-23 11:14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置物平台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计与制造,特别涉及一种置物平台,以及一种设置有该置物平台的车辆。


背景技术:

1、副仪表储物盒是指安装在汽车副驾驶位置下方的一个储物盒,用于存放小型物品。副仪表储物盒通常由塑料制成,具有盒体和可开合的盖板,或呈无盖板敞口式或抽屉式设计,目的都是方便用户存取物品。它可以用来长时间存储一些物品,也可临时存放手机、钱包、钥匙、卡片等常用物品,使驾驶员和乘客在行车过程中能够方便地取用这些物品,具有很高的使用频率。

2、现有技术中,有盖板的储物盒在使用过程中,虽然能够掩盖盒中杂物,提升座舱内饰整洁和美观性,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驾驶员和乘客往往会习惯性地在不打开储物盒的情况下将卡片类物品(如身份证、银行卡、会员卡、驾驶本等)直接放置在盖板上,从而在盖板开启过程中容易将卡片类物品带入副仪表腔内,导致无法取出卡片,给用户造成不良的产品缺陷印象。

3、因此,如何避免放置在储物盒盖板上的物品被带入副仪表腔,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置物平台,以及设置有该置物平台的车辆,能够避免放置在储物盒盖板上的物品被带入副仪表腔。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置物平台,包括:

4、伸缩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并排布置且依次连接的多个折叠单元,每个所述折叠单元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并排布置且依次连接的第一直板部、中间连接部、第二直板部,所述第一直板部能够在第一翻转方向上相对所述中间连接部翻转,所述第二直板部能够在第二翻转方向上相对所述中间连接部翻转,所述第一翻转方向和所述第二翻转方向中的任一者为顺时针方向,另一者为逆时针方向;

5、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伸缩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由一侧向另一侧折叠收缩,以由多个所述折叠单元中的所述中间连接部依次排布构成第一置物台面;且用于驱动所述伸缩组件沿第二方向由一侧向另一侧舒展拉伸,以由多个所述折叠单元中的所述第一直板部、所述中间连接部、所述第二直板部循环排列并构成第二置物台面,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

6、可选地,在上述置物平台中,处于舒展拉伸状态下的所述伸缩组件中,所述第一直板部和所述第二直板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尺寸相等,且均大于所述中间连接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尺寸。

7、可选地,在上述置物平台中,所述中间连接部包括第三直板,所述第三直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直板部、所述第二直板部活动连接;

8、或者,所述中间连接部包括铰接轴套结构,所述铰接轴套结构包括铰接轴和轴套;所述第一直板部和所述第二直板部中的任一者与所述铰接轴连接,另一者与所述轴套连接;

9、或者,所述中间连接部包括柔性膜层和/或柔性绳组。

10、可选地,在上述置物平台中,还包括:

11、第一构件,设置有引导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的第一导向部,所述第一构件设置在所述伸缩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一直板部和所述第二直板部的一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导向部与所述第一构件活动连接;

12、第二构件,设置有引导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的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二构件设置在所述伸缩组件的另一侧,所述第一直板部和所述第二直板部的另一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二导向部与所述第二构件活动连接。

13、可选地,在上述置物平台中,所述第一导向部和/或所述第二导向部包括条形凹槽,所述第一直板部和所述第二直板部的端部分别插入所述条形凹槽内与其滑动配合或滚动配合;

14、或者,所述第一导向部和/或所述第二导向部包括条形凸起或滑杆,所述第一直板部和所述第二直板部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条形凸起或所述滑杆适配的滑槽或卡爪。

15、可选地,在上述置物平台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牵引绳,所述牵引绳与所述伸缩组件中位于排列侧端的一个所述折叠单元中的所述第一直板部或所述第二直板部连接,以能够驱动所述伸缩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折叠收缩和/或舒展拉伸。

16、可选地,在上述置物平台中,其余所述折叠单元中的所述第一直板部和所述第二直板部分别设置有用于穿过所述牵引绳的通孔或拉环。

17、可选地,在上述置物平台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18、电机,与所述牵引绳连接;

19、控制开关,与所述电机信号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电机启动;

20、传感器,与所述电机信号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电机的转向。

21、一种车辆,包括副仪表斜向盖板和置物槽,以及储物盒;所述储物盒包括盒体和能够遮盖盒体开口的盖板,所述盖板包括上文中所述的置物平台;所述储物盒位于所述副仪表斜向盖板和所述置物槽之间。

22、可选地,在上述车辆的所述置物平台中,所述中间连接部的置物表面的至少部分区域设置有防滑面,所述防滑面的摩擦力大于所述第一直板部的置物表面的摩擦力,且大于所述第二直板部的置物表面的摩擦力。

23、可选地,在上述车辆中,所述第二置物台面的置物表面与车内其他位置的内饰表面色系一致,或者,所述第二置物台面的置物表面图案为其他位置的内饰表面图案的至少一部分。

24、可选地,在上述车辆中,所述第二置物台面的置物表面与储物盒内部的表面色系不同,或图案不同。

25、可选地,在上述车辆中,所述第二置物台面的置物表面与所述第一置物台面的置物表面的表面色系不同,或图案不同。

26、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置物平台为折叠式多片结构,能够应用与车辆储物盒中作为盖板控制盒体打开和关闭。其中伸缩组件不管是在折叠收缩状态,还是在舒展拉伸状态,均能够形成置物平台,供用户防止物品。而且通过伸缩组件作为储物盒盖板,能够有效避免放置在储物盒盖板上的物品被带入副仪表腔中,为用户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

27、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物盒和车辆,由于设置有上述置物平台,从而能够有效避免放置在储物盒盖板上的物品被带入副仪表腔中,为用户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



技术特征:

1.一种置物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物平台,其特征在于,处于舒展拉伸状态下的所述伸缩组件(1)中,所述第一直板部(101)和所述第二直板部(103)在所述第一方向(f)上的宽度尺寸相等,且均大于所述中间连接部(102)在所述第一方向(f)上的宽度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物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部(102)包括第三直板,所述第三直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直板部(101)、所述第二直板部(103)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物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置物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部和/或所述第二导向部包括条形凹槽,所述第一直板部(101)和所述第二直板部(103)的端部分别插入所述条形凹槽内与其滑动配合或滚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置物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牵引绳(5),所述牵引绳(5)与所述伸缩组件(1)中位于排列侧端的一个所述折叠单元(10)中的所述第一直板部(101)或所述第二直板部(103)连接,以能够驱动所述伸缩组件(1)沿所述第一方向(f)折叠收缩和/或舒展拉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置物平台,其特征在于,其余所述折叠单元(10)中的所述第一直板部(101)和所述第二直板部(103)分别设置有用于穿过所述牵引绳(5)的通孔或拉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置物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副仪表斜向盖板(8)和置物槽(7),以及储物盒;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平台中,所述中间连接部(102)的置物表面的至少部分区域设置有防滑面,所述防滑面的摩擦力大于所述第一直板部(101)的置物表面的摩擦力,且大于所述第二直板部(103)的置物表面的摩擦力;和/或,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置物平台和车辆,该置物平台包括:伸缩组件,包括并排布置且依次连接的多个折叠单元,每个折叠单元包括并排布置且依次连接的第一直板部、中间连接部、第二直板部,第一直板部能够在第一翻转方向上相对中间连接部翻转,第二直板部能够在第二翻转方向上相对中间连接部翻转,第一翻转方向和第二翻转方向相反;驱动组件,用于驱动伸缩组件由一侧向另一侧折叠收缩构成第一置物台面,且用于驱动伸缩组件由一侧向另一侧舒展拉伸构成第二置物台面。通过该置物平台能够避免放置在储物盒盖板上的物品被带入副仪表腔。

技术研发人员:宋自力,袁超,殷凤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集度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08
技术公布日:2024/4/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