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弧分段绝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50773阅读:17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消弧分段绝缘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气化铁道接触网电分段处的绝缘器。特别是工作在复线电气化铁道上下行渡线间接触网的电分段处的绝缘器。
分段绝缘器是用于电气化铁道接触网同相电分段处的重要设备,当电力机车受电弓通过分段绝缘器时要切断来自前一段接触网的电流。工作在复线电气化铁道上下行渡线接触网上的分段绝缘器两端可能出现数千伏的电压。这样当电力机车通过时,就可产生几百安的电弧,造成电弧烧伤接触网的事故。目前国内使用的分段绝缘器,均无消弧装置,已发生多次事故,如三门峡西站上下行渡线安装的分段绝缘器,已烧毁四组。在复线电气化区段上下行之间的分段绝缘器承受着一定的电位差,该电位差使分段绝缘器经常处在不利的工作条件下运行,V形天窗及反向行车的运行方式使该电位差更趋增大。现场的运行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由于无消弧功能,很多分段绝缘器的绝缘元件在电弧的灼烧下材质加速老化甚至破坏,绝缘性能和机械性能迅速下降,成为事故的隐患。
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消弧分段绝缘器的消弧角隙切断在复线电气化区段上下行之间的电分段处、V形天窗和反向行车工况下的接触网电分段处来自前一段接触网的电流,消除因此而产生的电弧烧伤接触网的事故,保证各种工况下的行车安全。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当机车受电弓通过消弧分段绝缘器时,首先将两长消弧角短路,使得消弧分段绝缘器两端连通,若这两端具有电位差,则在受电弓离开后端的长消弧角进入前端的短消弧角时,在受电弓弓头和后端的长消弧角之间放电而产生电弧,随着受电弓的前进,受电弓的弓头将此电弧向前拉伸,直至将长消弧角和前端的短消弧角之间的空气间隙连通,此时,受电弓已离开消弧分段绝缘器而去,在一对消弧角之间燃烧的电弧在热气流和电动力的作用下向上方飘逸,将电弧引至两消弧碳球之间燃烧,随着弧道电阻的逐渐增加,电弧电流逐渐减弱,直至减弱到电弧电流所提供的能量不能维持电弧的继续燃烧,此时、电弧便会自行熄灭。消弧分段绝缘器两端电路断开,系统恢复原有状态。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能可靠地切断在复线电气化区段上下行之间的电分段处、V形天窗和反向行车工况下的接触网电分段处来自前一段接触网的电流,消除因此而产生的电弧烧伤接触网的事故,保证各种工况下的行车安全,延长了设备的检修周期,提高了消弧分段绝缘器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设备维修的工作量,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消弧分段绝缘器的主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消弧分段绝缘器的俯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提出的消弧分段绝缘器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该绝缘器包括绝缘滑道[1],导流框架[2],门形架[3],消弧角隙[4],耐弧承力杆[13]。导流框架包括导流板[5]、接头线夹[6],接头线夹[6]与铜接触导线相联接。门形架[3]包括门形架本体[7]、长调节杆[8]、短调节杆[9],门形架[3]既调节长消弧角[11]和短消弧角[12]的空间位置,又支撑其抗击受电弓的冲击而不使其发生永久变形。消弧角隙[4]包括长消弧角[11]、短消弧角[12]和消弧碳球[10]。消弧碳球[10]采用石墨化电碳材料可承受电弧的灼烧,长消弧角[11]与短消弧角[12]均在其上部加装消弧碳球[10]用以延长消弧分段绝缘器的使用寿命。长弧角[11]和短消弧角[12]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5°~50°。长消弧角[11]上部的消弧碳球[10]中心与短消弧角[12]上部的消弧碳球[10]中心的距离≥500毫米。耐弧承力杆[13]由聚四氟乙烯护套[14]和承力杆[15]组成。承力杆[15]用于承受张力,而聚四氟乙烯护套[14]用于承受电弧的灼烧,用以达到保护接触网不被电弧烧损的目的。当机车受电弓通过消弧分段绝缘器时,首先从导流框架[2]、绝缘滑道[1]和消弧分段绝缘器左端的长消弧角[11]及短消弧角[12]下面滑过,将两长消弧角[11]短路,使得消弧分段绝缘器两端连通,若这两端具有电位差,则在受电弓离开后端的长消弧角[11]进入前端的短消弧角[12]时,在受电弓的弓头和后端的长消弧角[11]之间放电而产生电弧,随着受电弓的前进,受电弓的弓头将此电弧向前拉伸,直至将消弧角隙[4]连通,此时,受电弓已离开消弧分段绝缘器而去,在消弧角隙[4]之间燃烧的电弧在热气流和电动力的作用下向上方飘逸,将电弧引至两消弧碳球[10]之间燃烧,随着弧道电阻的逐渐增加,电弧电流逐渐减弱,直至减弱到电弧电流所提供的能量不能维持电弧的继续燃烧,此时、电弧便会自行熄灭。消弧分段绝缘器两端电路断开,系统恢复原有状态。
权利要求1.一种消弧分段绝缘器,包括绝缘滑道[1],导流框架[2],门形架[3],消弧角隙[4],耐弧承力杆[13],其特征在于a.导流框架包括导流板[5]、接头线夹[6],b.门形架[3]包括门形架本体[7]、长调节杆[8]、短调节杆[9],可分别调节长消弧角[11]和短消弧角[12]的空间位置,c.消弧角隙[4]包括长消弧角[11]、短消弧角[12]和消弧碳球[10],消弧碳球[10]承受电弧的灼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绝缘器,其特征是接头线夹[6]与铜接触导线相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绝缘器,其特征是消弧角隙[4]包括长消弧角[11]和短消弧角[12],长消弧角[11]与短消弧角[12]均在其上部加装采用石墨化电碳材料的消弧碳球[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绝缘器,其特征是长消弧角[11]和短消弧角[12]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5°~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绝缘器,其特征是长消弧角[11]上部消弧碳球[10]中心与短消弧角[12]上部消弧碳球[10]中心的距离≥500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绝缘器,其特征是耐弧承力杆[13]由聚四氟乙烯护套[14]和承力杆[15]组成。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电气化铁道接触网中的消弧分段绝缘器,它是在已有的绝缘滑道、导流框架的结构中增加门形架、消弧角隙、耐弧承力杆,使消弧角隙的两端分别联接接触网电分段的两侧,当机车受电弓通过消弧分段绝缘器时,将消弧分段绝缘器两端连通,在受电弓离开后将电弧引入消弧角隙,利用消弧角隙将电弧切断。该消弧分段绝缘器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维护方便及寿命长等特点。
文档编号B60M1/18GK2098406SQ91224668
公开日1992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1991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1991年9月12日
发明者张弘 申请人:铁道部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