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吸能盒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23893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吸能盒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吸能盒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汽车吸能盒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当今社会,随着经济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地采用汽车作为出行的代步工具,在选择汽车出行的同时人们也逐渐将目光投放在汽车的安全性能上,而在安全性能方面,汽车的防碰撞安全性能备受重视。目前的汽车设计中,通常是采用安装在汽车前部和尾部的保险杠系统来保证车厢结构框架在低速碰撞下不受严重破坏,从而保证车内成员以及汽车主体结构本身的安全。为了尽可能的吸收撞击的动能,在现在的保险杠系统设计中,往往会加入一个变形元件,即所谓的碰撞吸能盒。
[0003]而目前市场上汽车的防撞梁跟吸能盒搭接的部分一般采用为长方体状的盒子,此类防撞盒在车受到正碰冲击时,其吸能效果不明显。
[0004]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就亟需提出一种新型的汽车吸能盒。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吸能效果更佳的汽车吸能合
ΙΤΓΤ.0
[0006]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吸能盒结构,包括筒形盒体,所述筒形盒体包括呈方形的截面、与该截面相对应的侧面以及连接所述侧面的侧棱,所述侧面设置有由凸条和凹条组成的吸能槽,且所述凸条和所述凹条的边缘置于所述侧棱上,所述凸条和所述凹条的截面呈弧形。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筒形盒体由吸能盒左片和吸能盒右片组成。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凸条与所述凹条间隔分布在所述侧面上,且与所述侧面垂直。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筒形盒体上设置有扣合装置,所述吸能盒左片和所述吸能盒右片通过所述扣合装置扣合组成所述筒形盒体。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吸能盒左片和所述吸能盒右片均为两端面开口、一侧面开口的方形框体。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凸条与所述凹条至少为4个以上。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筒形盒体的前部与车架连接,筒形盒体的后部与防撞梁连接。
[00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筒形盒体由金属制成。
[00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扣合装置对称设置在所述吸能盒左片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
[00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扣合装置为4个。
[0016]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17]1、本实用新型中盒体侧面设置了间隔排列的凹条和凸条,凸条和凹条的边缘置于侧棱上,改变了传统的侧棱为直线形的结构,保证了汽车在侧碰和正碰时都能达到很好的吸能效果,降低了碰撞产生的伤害。
[0018]2、本实用新型中吸能盒左片上设置了 4个用以与吸能盒右片扣合的扣合装置,在吸能盒焊接到防撞梁时,能够限制左片和右片的相对移动,保证了搭配件之间的一致性,从而降低了重造的概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0019]3、本实用新型吸能盒结构制造精度高,吸能盒左片和吸能盒右片相配合的结构使得左片和右片中的某一片损坏时另一片仍能起到吸能防撞的效果,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會K。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
[00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结构示意图。
[0023]主要元件符号:筒形盒体I ;防撞梁2 ;凸条3 ;凹条4 ;吸能盒左片5 ;吸能盒右片6 ;扣合装置7,前部8 ;后部9。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5]实施例1:
[0026]如图2、3所示一种汽车吸能盒结构,包括筒形盒体1,筒形盒体I包括呈方形的截面、与该截面相对应的侧面以及连接侧面的侧棱,所述侧面设置有由凸条3和凹条4组成的吸能槽,且凸条3和凹条4的边缘置于所述侧棱上,凸条3和凹条4的截面呈弧形。
[0027]通过在筒形盒体I侧面设置了间隔排列的凹条4和凸条3,凸条3和凹条4的边缘置于侧棱上,凸条3为汽车受到侧面的冲击力时的主要吸能点,凹条4为汽车在受到正面的冲击力时主要的吸能点,截面呈弧形的凹条4和凸条3,改变了传统的侧棱为直线形的结构,相比于直线形的吸能盒设计来说,弧形的设计更能达到更好的吸能效果,从而保证了汽车在侧碰和正碰时都能达到很好的吸能效果,降低了碰撞产生的伤害,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能。
[0028]筒形盒体I由吸能盒左片5和吸能盒右片6组成,吸能盒左片5和能盒右片6均为两端面开口、一侧面开口的方形框体,吸能盒左片5和吸能盒右片6的截面呈U形,通过该设计,保证了吸能盒左片5和吸能盒右片6中的某一片损坏时另一片仍能起到吸能防撞的效果,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能。
[0029]凸条3与凹条4间隔分布在侧面上,且与侧面垂直,在本实施例中,只在筒形盒体I的2个相对的侧面上设有间隔排列,分布均匀的凸条3和凹条4,相对的,也可以在筒形盒体I的其余侧面设置间隔排列的凸条3与凹条4。
[0030]筒形盒体I上设置有扣合装置7,吸能盒左片5和吸能盒右片6通过扣合装置7扣合组成筒形盒体I,具体地,扣合装置7对称设置在吸能盒左片5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扣合装置7有4个,通过该设计,将吸能盒焊接到防撞梁时,4个扣合装置7紧紧的将吸能盒左片5和吸能盒右片6扣在一起,限制吸能盒左片5和吸能盒右片6的相对移动,保证了搭配件之间的一致性,降低了吸能盒重造的概率,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0031]凸条3与凹条4至少为4个以上,凸条3和凹条4的数量可随着吸能盒的体积改变,在需要达到更好的吸能效果时可增加凸条3和凹条4的数量。
[0032]如图1所示,筒形盒体I的前部8与车架连接,筒形盒体I的后部9与防撞梁连接,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吸能盒通过吸收掉一部分冲击力,降低了冲击力直接对车架造成损坏,从而降低了碰撞造成的伤害。
[0033]筒形盒体I由金属制成,金属材质的吸能盒在汽车受到冲击力时,能通过有效的溃缩从而达到很好的吸能效果。
[0034]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汽车吸能盒结构,包括筒形盒体,所述筒形盒体包括呈方形的截面、与该截面相对应的侧面以及连接所述侧面的侧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设置有由凸条和凹条组成的吸能槽,且所述凸条和所述凹条的边缘置于所述侧棱上,所述凸条和所述凹条的截面呈弧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吸能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形盒体由吸能盒左片和吸能盒右片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吸能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条与所述凹条间隔分布在所述侧面上,且与所述侧面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吸能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形盒体上设置有扣合装置,所述吸能盒左片和所述吸能盒右片通过所述扣合装置扣合组成所述筒形盒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吸能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左片和所述吸能盒右片均为两端面开口、一侧面开口的方形框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吸能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条与所述凹条至少为4个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吸能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形盒体的前部与车架连接,筒形盒体的后部与防撞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吸能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形盒体由金属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吸能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装置对称设置在所述吸能盒左片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汽车吸能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装置为4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吸能盒结构,包括筒形盒体,所述筒形盒体包括呈方形的截面、与该截面相对应的侧面以及连接所述侧面的侧棱,所述侧面设置有由凸条和凹条组成的吸能槽,且所述凸条和所述凹条的边缘置于所述侧棱上,所述凸条和所述凹条的截面呈弧形,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吸能效果更佳的汽车吸能盒。
【IPC分类】B60R19-34
【公开号】CN204432586
【申请号】CN201520060908
【发明人】王凯, 朱胡兵
【申请人】广州中益机械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