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测重空重车自动调整方法

文档序号:3996558阅读:5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静测重空重车自动调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适用于铁道车辆货车的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铁道车辆的制动率是车辆制动能力的标志。车辆制动率(列车制动率)表示单位车辆(列车)重量所具有的闸瓦压力。制动率沿列车长度方向的不均匀分布是列车制动时产生纵向动力作用(冲击)的主要原因之一。空重车调整装置就是为了解决制动率的调整问题而出现的。通常它是根据车辆不同的载重来进行制动缸压力的调整,使得由调整而获得的制动缸压力随车辆载重的不同而不同,从而获得尽可能一致的制动率。空重车调整装置的调整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手动调整,另一种是自动调整。手动调整由人来完成,一方面浪费人力,易造成漏调和误调,另一方面通常只进行两级调整(我国即如此),使车辆很难获得一致的制动率。自动调整一方面可消除人为因素造成的漏调和误调,同时还可进行两级、多级或无级调整。自动、无级空重车调整装置的研制和开发是一项最紧迫的任务。随着我国货物列车的提速和重载列车的运行,这是必需解决的课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的静测重空重车自动调整方法,以解决这一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述静测重空重车自动调整方法的结构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压力速度控制开关装置,另一部分是测重调整记忆装置。压力速度控制开关部分负责切断运行中的列车制动后缓解时对记忆装置的影响,即运行中的缓解不测重;测重调整记忆部分则负责测重和调整记忆,实现列车在运行前缓解时测重,并将测得的结果进行记忆,列车制动时每辆车就可根据记忆的结果获得与车辆载重相适应的制动率。以往的动测重方法在整个制动过程中,测重活塞杆上的触头制动时始终与摇枕接触,杆的上端又控制活塞和活阀的通断(400B),通断必然受着车辆系统振动的影响。正如以铁道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沙茂世等六位制动专家在《科技工作者建议》中(中国铁道协会1999年12月27日,总116期)所指出的“自动调整装置的性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与其测重系统的精度相关,尤其是动态的测重精度更为重要。目前,我国货车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的测重,均采用测定枕簧或轴箱弹簧挠度的间接测重法(动测重),对于我国主型货车转8A型转向架(其他亦是如此),在不同载重工况下其测重精度、动态变化和现车测试的数据较少,也就是说,既不能从量来描述枕簧的动态特征对测重的影响,又不能从量来了解其特性的动态响应情况。迄今我们并不真正清楚已开发的自动调整装置的实际技术水平,其性能是否适应需要。”铁道部运装货车 102号又公布了《铁道货车无级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技术要求(暂行)》,并指出,要“尽量减弱车辆振动对它的影响”,铁科院的KZW系列产品也明确提出要“减少或缓解车辆运行振动带来的影响。”静测重则不同,这种方法是在列车运行前缓解时测重。车辆载重不同,枕簧的挠度也不同。因此,在测重时根据不同的枕簧的挠度,测重触头运行到不同的位置,缓解完毕测重结束,触头返回,与摇枕脱离接触,并对所测得的结果进行记忆。列车运行中制动时则根据不同记忆结果获得不同的制动缸压力,从而实现制动缸压力的自动、无级调整,保证了车辆制动率的一致性,达到减少冲击的目的。这种静测重方法从根本上消除了车辆系统振动对测重精度的影响。


本发明的附图是静测重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此调整方法的具体工作过程可通过几个典型的状态进行说明。
空车时,列车进行充气缓解,主管增压,副风缸压力空气的压力与主管空气压力一起升高,当升到某个值时,使得副风缸的压力空气经两位两通阀A进入速度控制阀,速度控制阀处于连通状态,又进入两位三通压力控制阀B,然后进入调整记忆装置的测重复原装置。在压力上升过程中,使原来所记忆的记忆支点的位置上移到最上端。压力进一步升高,开始进行测重,转而使测重复原装置带动记忆支点下移,直至使触头与摇枕接触,不能再向下移动。压力很快上升,使得压力控制阀B动作,将进入测重复原阀的压力空气排入大气。在复原弹簧作用下,触头返回,脱离与摇枕的接触,记忆支点位置进行记忆。因是空车,所以记忆支点在调整范围的最上端位置,制动时获得最小的制动缸压力。
重车时此装置的工作过程完全如上所述,只是因为此时是重车,所以枕簧压缩量最大,测重复原阀将记忆支点移动到调整范围的最下端位置,此时制动时则获得所需的最高制动缸压力。
对于任意装载的车辆,其工作过程亦相同,只是此时的记忆支点移动到与枕簧挠度相对应的点上,使得制动时获得的制动缸压力大于空车时的制动缸压力,但同时又小于重车时的制动缸压力,因为此时的记忆支点介于空车和重车时记忆支点位置中间。
由此可见,通过此装置可以获得与车辆载重相对应的制动缸压力,从而获得一致的制动率,减少车辆制动时的制动冲击。从此装置的工作过程可以看出,在列车运行及制动过程中,触头与摇枕始终不接触,因而测重精度不受车辆系统振动的影响。
列车运行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但基本操作也是显而易见的,即缓解运行、制动停车。但在列车运行中,特别是坡道运行时,这时车辆也有制动发生,以控制列车的运行速度,满足列车运行限速要求。列车运行的最低速度是缓行速度,即5公里/小时,而设计的速度控制阀正是以这一速度作为临界速度。当高于5公里/小时运行时,即可使速度控制阀产生动作,使副风缸与测重阀之间的联系切断。当列车运行中制动后缓解时,列车速度全都在5公里/小时以上,因此副风缸与测重阀之间不能连通,不会影响列车缓解时所记忆的测重结果。
列车制动过程是从制动初速开始,最后到车辆静止为止,这是一个完整的制动过程。当列车减速到低于5公里/小时的临界速度时,速度控制阀随着速度的下降而逐渐使副风缸与测重调整阀连通。在这种状况下,因为列车制动时的最小减压量是50Kpa,任何有效的减压量都要大于此值,因此在正常制动减压时,压力控制阀A将会切断副风缸与测重调整阀可能产生的联系。
综上所述,列车在任何运行中,都能保持测得的结果,并根据不同的测重值而给出相应的制动缸压力,实现无级自动空重车调整。
权利要求
1.一种静测重空重车自动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结构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压力速度控制开关装置,另一部分是测重调整记忆装置;压力速度控制开关部分负责切断运行中的列车制动后缓解时对记忆装置的影响,即运行中的缓解不测重;测重调整记忆部分则负责测重和调整记忆,实现列车在运行前缓解时测重,并将测得的结果进行记忆,列车制动时每辆车就可根据记忆的结果获得与车辆载重相适应的制动率。
全文摘要
本发明所述的静测重空重车自动调整方法适用于铁道车辆货车的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其结构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压力速度控制开关装置,另一部分是测重调整记忆装置;压力速度控制开关部分负责切断运行中的列车制动后缓解时对记忆装置的影响,测重调整记忆部分则负责测重和调整记忆。本发明可使列车在运行中制动时根据不同记忆结果获得不同的制动缸压力,从而实现制动缸压力的自动、无级调整,保证了车辆制动率的一致性,达到减少冲击的目的。这种测重方法从根本上消除了车辆系统振动对测重精度的影响。
文档编号B61H13/30GK1522914SQ03178538
公开日2004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16日
发明者刘庆忠 申请人:大连铁道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