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母车交通系统和子母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16505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子母车交通系统和子母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公共交通系统,具体的说是一种子母车交通系统和子母车。
背景技术
城市交通己经成为目前阻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私家车的大幅增长, 城市的道路已远远不能承载这么大的交通负荷量,车辆受堵频繁发生,特别是 我国属于人口密集的国家,按目前的车辆数量的增速城市交通将面临瘫痪的可 能,如何解决目前的城市交通状态是人们面临的一大难题,而目前的交通系统无 论怎样改良也是无法解决的,高架桥、地铁交通系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 问题,但还是远远无法满足城市人口数量增多的速度和人们的生活行为习惯需 要来解决交通问题。发展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的最佳选择,但公共交通必 需便捷,适合人们的的生活习惯。而目前的公共交通,由于交通的拥堵,人们 无法预知路途时间,使外出时间成为一个不确定的因素,浪费了大量的宝贵时 间,有时还担误了办事,公共交通成为无时间保障的代名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很好的解决城市公共交通问题的子母车交 通系统和子母车。
木发明是这们实现的在城市主要交通线路上设置高架桥空中有轨主、副 同向车道,在路面设置乘客十.下车站点,高架桥空中有轨主、副同向车道和乘 客上下车站点通过上桥车道和下桥车道相联;其高架桥空中有轨主、副同向车
道,主车道环绕城市主要交通线路,首尾相接成循环状,主车道上通行母车,副车道与上桥车道、站点及下桥车道相联,副车道上通行子车;其子母车,母 车在主车道上不间断的循环运行,子车将站点上乘客从站点通过上桥车道运到 母车上,乘客在母车上乘行并选择自己要下的站点,母车上需要下车的乘客又 从子车通过下桥车道运到站点上;其子车,在副车道上与母车同向保持相同的 速度,相对静止,子、母车建立互通通道供乘客换车,子车上刚上车的乘客进 入母车,母车上到站的乘员进入子车;子车在近站点的下桥车道与母车分离并 通过下桥车道减速到达站点,在站点上停留,让子车上乘客下车到站台和站台 上乘客上车,并等待下一母车到来时驶上副车道;在前述的子车与母车分离时, 站点上另一载有乘客的子车通过上桥车道加速驶到副车道与刚分离子车的母车 同向同速行进,其特征在于子车、母车上分别安装两套动力装置。
所述的母车车门外侧设有连通桥和连通桥围栏。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开辟独立车道,解决了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通 过中央控制系统的统一协调运行,主车道上母车不间断的运行,子车定期将乘 员运送上下车,极大的扩大了人流运送量,使站点上的乘员基本上能随到随上
车;由于子车和母车设有两套动力装置既有利于节约能源又防止了因其一动力 装置失灵引起车辆停车的问题,子车和母车设有连通桥使乘客换车更加方便和 安全。


图l为本发明母车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子车示意图。 图3为子车和母车并行俯视示意图。图4为子车和母车并行后视示意图。
图5为母车上的连通桥和连通桥围栏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城市主要交通线路上设置高架桥空中有轨主、副同向车道,在路面设置 乘客上下车站点,高架桥空中有轨主、副同向车道和乘客上下车站点通过上桥 车道和下桥车道相联;其高架桥空中有轨主、副同向车道,主车道环绕城市主 要交通线路,首尾相接成循环状,主车道上通行母车l,副车道与上桥车道、站 点及下桥车道相联,副车道上通行子车2;其子母车,母车在主车道上不间断的 循环运行,子车将站点上乘客从站点通过上桥车道运到母车上,乘客在母车上 乘行并选择自已要下的站点,母车上需要下车的乘客又从子车通过下桥车道运 到站点上;其子车,在副车道上与母车同向保持相同的速度,相对静止,子、
母车建立互通通道供乘客换车,子车上刚上车的乘客进入母车,母车上到站的 乘员进入子车;子车在近站点的下桥车道与母车分离并通过下桥车道减速到达 站点,在站点上停留,让子车上乘客下车到站台和站台上乘客上车,并等待下 一母车到来时驶上副车道;在前述的子车与母车分离时,站点上另一载有乘客 的子车通过上桥车道加速驶到副车道与刚分离子车的母车同向同速行进。
以上所述的子车2和母车1设两套动力系统,其一为电力动力机带动的电 力动力系统;另一为其它能源动力机带动的动力系统,如汽油机发动机、柴油 发动机,以备停电时使用。
在以上交通系统运行的母车,如图1、图5所示,与通常运行的公交车一样, 内部设有驾驶座15、乘客座14、站立的乘客扶手16,在11位置设乘客上车门、 12位置设乘客下车门,其不同的是在其上下门外侧设有连通桥13,连通桥13安装在门框下侧,上表面与门走道相平,连通桥上沿门外围四周设与桥宽相同
的连通桥围栏131。当子车与母车并行时,连通桥和连通桥围栏正好合在子车的
进、出门上,连通桥和连通桥围栏构成母车与子车的通道,连通桥供乘客行走, 连通桥围栏起防止乘客从车前后掉出车外的作用。连通桥和连通桥四周外侧辅
设一定厚度的弹性材料132,使子车和母车并行时紧密接触而不产生硬性碰撞。
如图2、图5所示,与通常运行的公交车一样,内部设有驾驶座25、乘客 座24、站立的乘客扶手26,在21位置设乘客下车门、22位置设乘客上车门, 其不同的是在其上、下门外侧设有与连通桥13和连通桥围栏131外围弹性材 料132对应的弹性软垫23,使其与母车并行时紧密接触而不产生硬性碰撞。
如图3、图4所示,子车和母车并行时,连通桥和连通桥围栏构成母车与子 车的通道,子车的上车门与母车的下车门对接,子车的下车门与母车的上车门 对接,母车上要下车的乘客进入子车,子车中的乘客进入母车,完成换乘工作。
权利要求
1、子母车交通系统和子母车,在城市主要交通线路上设置高架桥空中有轨主、副同向车道,在路面设置乘客上下车站点,高架桥空中有轨主、副同向车道和乘客上下车站点通过上桥车道和下桥车道相联;其高架桥空中有轨主、副同向车道,主车道环绕城市主要交通线路,首尾相接成循环状,主车道上通行母车,副车道与上桥车道、站点及下桥车道相联,副车道上通行子车;其子母车,母车在主车道上不间断的循环运行,子车将站点上乘客从站点通过上桥车道运到母车上,乘客在母车上乘行并选择自己要下的站点,母车上需要下车的乘客又从子车通过下桥车道运到站点上;其子车,在副车道上与母车同向保持相同的速度,相对静止,子、母车建立互通通道供乘客换车,子车上刚上车的乘客进入母车,母车上到站的乘员进入子车;子车在近站点的下桥车道与母车分离并通过下桥车道减速到达站点,在站点上停留,让子车上乘客下车到站台和站台上乘客上车,并等待下一母车到来时驶上副车道;在前述的子车与母车分离时,站点上另一载有乘客的子车通过上桥车道加速驶到副车道与刚分离子车的母车同向同速行进,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子车、母车上分别安装两套动力装置。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子母车交通系统和子母车,其特征地于所述的母车车 门外侧设有连通桥和连通桥围栏。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具体的说是子母车交通系统和子母车,在城市主要交通线路上设置高架桥空中有轨主、副同向车道,在路面设置乘客上下车站点,高架桥空中有轨主、副同向车道和乘客上下车站点通过上桥车道和下桥车道相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子车、母车上分别安装两套动力装置。所述的母车车门外侧设有连通桥和连通桥围栏。
文档编号B61B5/00GK101683852SQ20091010154
公开日2010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13日
发明者吴利明 申请人:吴利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