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起道拨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05923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轨道起道拨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路线路改造和养护工具,具体为一种轨道起道拨接器。
背景技术
起道、拨道装置作为一种铁路改造和养路工具广泛应用于铁道线路的新建、改造和维修养护作业。目前通常所使用的起道拨道机均为液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操作繁琐,起、拨不能一次完成,拨道作业时很难做到精确的定位,仍使用人力操作的手动工具进行,增大了工人作业的难度及劳动强度,其结果是工作效率低,人员配备多。而且结构复杂、体积较大、笨重、无法在轨道上实现轻松拨接和搬迁,使用比较费力。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铁路轨道起道拨道装置通常采用液压装置,存在操作繁琐、起、拨不能一次完成以及体积较大、无法轻松拨接和搬迁等问题,提供一种轨道起道拨接器,无需能源,既节能又环保。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轨道起道拨接器,包括支撑底杆、位于支撑底杆两端并与其垂直设置的矩形外丝柱,矩形外丝柱下端与支撑底杆通过轴承连接,矩形外丝柱外设置与其丝扣配合的矩形内丝箍,矩形内丝箍下方两侧对称固定有支撑板。[0005] 所述的支撑板两端头呈斜尖状,便于插入两侧轨枕下方。[0006] 所述的矩形外丝柱上端固定有旋转手柄,便于工人操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可靠,单体重量轻,使用灵活轻便,起拨道力大,操作简单直观,起拨可一次完成,工作效率高,移动迅速,可以整体起道床;可以调平道床轨道标高及轨道坡度;可以升降轨道和轨枕,填入道砟加固路基;可以提升整体道床使道床横向滑移,轻松拨接轨道,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和使用价值。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0009]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l-支撑底杆;2-矩形外丝柱;3-矩形内丝箍;4_支撑板;5_旋转手柄;6-轨枕;7-钢轨。
具体实施方式轨道起道拨接器,如图1 、2所示,包括支撑底杆1 、位于支撑底杆1两端并与其垂直设置的矩形外丝柱2,矩形外丝柱2上端固定有旋转手柄5,矩形外丝柱2下端与支撑底杆1通过轴承连接,矩形外丝柱2外设置与其丝扣配合的矩形内丝箍3,矩形内丝箍3下方两侧对称固定有支撑板4,支撑板4两端头呈斜尖状。 使用时,将支撑底杆竖直放置在两个轨枕6之间,两个支撑板伸入两侧的轨枕底部,然后通过旋转手柄旋转矩形外丝柱,随即矩形内丝箍沿着矩形外丝柱上升,同时带动矩
形内丝箍两侧的支撑板上升,继而完成枕木、钢轨的起道、拨道。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利用矩形外丝柱与矩形内丝箍之间的丝扣配合,实现轨道起道、拨道。
权利要求一种轨道起道拨接器,其特征是包括支撑底杆(1)、位于支撑底杆(1)两端并与其垂直设置的矩形外丝柱(2),矩形外丝柱(2)下端与支撑底杆(1)通过轴承连接,矩形外丝柱(2)外设置与其丝扣配合的矩形内丝箍(3),矩形内丝箍(3)下方两侧对称固定有支撑板(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起道拨接器,其特征是支撑板(4)两端头呈斜尖状。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轨道起道拨接器,其特征是矩形外丝柱(2)上端固定有旋转手柄(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路线路改造和养护工具,具体为一种轨道起道拨接器,解决现有铁路轨道起道拨道装置通常采用液压装置,存在操作繁琐、起、拨不能一次完成以及体积较大、无法轻松搬迁等问题,包括支撑底杆、位于支撑底杆两端并与其垂直设置的矩形外丝柱,矩形外丝柱下端与支撑底杆通过轴承连接,矩形外丝柱外设置与其丝扣配合的矩形内丝箍,矩形内丝箍下方两侧对称固定有支撑板,支撑板两端头呈斜尖状,矩形外丝柱上端固定有旋转手柄,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可靠,单体重量轻,使用灵活轻便,起拨道力大,操作简单直观,起拨可一次完成,工作效率高,移动迅速,无需能源,既节能又环保,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和使用价值。
文档编号E01B33/00GK201502015SQ20092021728
公开日2010年6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2日
发明者王兆强, 王长健 申请人:中铁十二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王兆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