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山轨道车转向转腰式连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08732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攀山轨道车转向转腰式连接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攀山轨道车驱动轮与底盘的连接方式。解决了在爬坡型转弯轨道上的多轮驱动的多轮不同面问题,对称的两个驱动轮以及动力机固定在一个转盘上,随着轨道的弯度左右转动;在转盘和底盘之间设计为径向转轴结构,保证在四轮不同面时,能够横向转动调节驱动轮的左右高低,以使驱动轮不悬空,能够紧密贴近轨道,使车辆在平面和立面两个方向转动达到转向转腰的效果,达到动力输出均衡目的。
【专利说明】攀山轨道车转向转腰式连接【技术领域】
[0001 ] 攀山轨道车转向转腰式连接属于交通运输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轨道车没有转盘构造,驱动轮不用加设转盘转腰,因为轨道比较平,不会出现大的上坡,而且转弯时不会有上坡同时出现,就不会出现四轮不同面现象,所以当现有的轨道车技术直接用来应用到攀山轨道爬坡应用时,就会出现四轮不同面现象,出现一轮悬空导致驱动力不能够有效输出,影响攀爬效果。为了解决驱动轮悬空以及动力输出损失问题,设计本转向转腰式连接。

【发明内容】

[0003]为了解决攀山轨道车在攀爬具有坡度和较大弯度的轨道时出现的四轮不同面现象导致的动力输出损失,本发明设计出驱动轮和底盘为转向转腰式连接方式,达到车辆根据轨道面的弯度和两轨的高低实时调整与轨道的附着状态,克服车轮悬空和损失功率现象,达到实时附轨动力输出均衡目的。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在转盘的下表面,固定驱动轮和驱动机,使之在同一转盘平面,使转盘和固定在下面的驱动轮与驱动机一起能够随着转盘水平转动,达到转向目的。再在转盘的上面用前后方向活动铰接轴连接,铰接轴的上铰接孔的整体座固定在车辆底部上,下铰接孔的整体座固定在转盘上,中间是铰接轴铰接,使上下两个铰接孔能够环绕铰接轴转动,达到在两条轨 道不平面时的转盘能够带动两个驱动轮实时上下调整位置,达到实时附轨效果。
[000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不管车辆是在拐弯还是上坡还是同时拐弯上坡,都会达到车轮的实时附轨,改变四轮不同面时的动力损失现象,达到动力最大输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述。
[0007]图1为攀山轨道车的转向转腰式连接结构横面示意图,图2为攀山轨道车的转向转腰式连接结构侧面示意图,
图中1.铰接轴,2.下铰接孔,3.转盘,4上铰接孔,5车辆底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08]在转盘(3)的下表面,固定驱动轮和驱动机,使之在同一转盘平面,使转盘(3)和固定在下上面的驱动轮与驱动机一起能够随着转盘水平转动,达到转向目的。再在转盘(3)的上面用前后方向活动铰接轴(I)连接,铰接轴的上铰接孔(4)的整体座固定在车辆底部
(5)上,下铰接孔(2)的整体座固定在转盘(3)上,中间是铰接轴(1),使上下两个铰接孔能够环绕铰接轴(I)转动,达到在两条轨道不平面时的转盘(3)能够带动两个驱动轮实时上下调整位置,达到实时附轨效果。
【权利要求】
1.本发明涉及一种攀山轨道车与底盘的万向转腰式连接方式,其技术特征是驱动轮和驱动机与车辆底部的连接为转盘加铰接轴式构造,驱动轮和驱动机上面固定着的部分为可以水平转动的转盘,水平转盘与车底盘之间的连接为沿转盘径向中心轴的铰接轴连接,使转盘可以沿径向铰接轴左右立向高低转动,达到水平和立向双向转动。
【文档编号】B61G1/28GK103786742SQ201210420462
【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9日
【发明者】安海燕 申请人:安海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