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弯道高度自动调整装置及铁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11548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铁路弯道高度自动调整装置及铁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铁路,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铁路弯道高度自动调整装置及铁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路弯道高度自动调整装置,该装置利用列车的转弯的离心力自动调节出一侧高一侧低,车速对弯道道轨自动调节出任何高度要求,适用列车转弯时产生的离心力推动自动调整装置,其包括弯道铁轨,两侧弯道内侧轨底和轨外枕木之间分别设置超高调节器,两个高度调节器相对向内侧倾斜,形成”V”型开放开口,左右高度调节器之间设置半圆托轨,高度调节器外侧设置复位弹簧,高度调节器包括上器体和下器体,上器体和下器体扣接在一起,上器体在下器体的活动空间内左右移动,上器体的上部和下器体的下部设置限位台,本发明的铁路弯道高度调整装置结构合理,使用安全,并可自动调节超出常设高度要求的车速对弯道道轨的任何高度要求,可以在铁路上广泛使用。
【专利说明】铁路弯道高度自动调整装置及铁路
[0001]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一种铁路,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铁路弯道高度自动调整装置及铁路。
【背景技术】
[0003]现有技术中的铁路弯道为不可调节变动的常设固定距离高度,列车运行进入弯道时,只能调速适应弯道高度行驶。否则,速度低于高度要求,车身倾斜;高于高度要求,列车产生的离心力使车轮内缘和道轨产生的摩擦.咬合,损轮损轨使用寿命短,维修成本高,因此,制约了铁路维修费用浪费了财力.物力.人力等等,经常维修影响了正常的列车运行。

【发明内容】

[0004]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路弯道高度自动调整装置,该装置利用列车的转弯的离心力自动调节出一侧高一侧低,车速对弯道道轨自动调节出任何高度要求,适用列车转弯时产生的离心力推动自动调整装置。
[0005]本发明的铁路弯道高度自动调整装置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左右两个高度调节器,两个高度调节器相对向内侧倾斜,形成” V’型开放开口,高度调节器外侧设置复位弹簧,高度调节器包括上器体和下器体,上器体和下器体扣接在一起,上器体在下器体的活动空间内左右移动,上器体的上部和下器体的下部设置限位台。
[0006]优化地,上器体和下器体的重叠空间内设置滚柱。
[0007]本发明的铁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弯道铁轨,两侧弯道内侧轨底和轨外枕木之间分别设置超高调节器,两个高度调节器相对向内侧倾斜,形成” V”型开放开口,左右高度调节器之间设置半圆托轨,高度调节器外侧设置复位弹簧,高度调节器包括上器体和下器体,上器体和下器体扣接在一起,上器体在下器体的活动空间内左右移动,上器体的上部和下器体的下部设置限位台。
[0008]优化地,上器体和下器体的重叠空间内设置滚柱。
[0009]优化地,弯道上,每块枕木内侧设置一组铁路弯道高度自动调整装置。
[0010]本发明的铁路弯道高度调整装置的优点在于,当列车运行时进入缓和曲线路段时,道轨的直线高度同样使列车产生离心力。这时设置在机车前端的机车道轨调节轮必然与外侧道轨产生滚动摩擦压力,其滚动摩擦压力通过道轨传递给设置在枕木和道轨间的上器体,该上器体通过滑道内滚柱的转动,承载道轨与列车作逐渐加大弧面外移运动的同事升高外股轨道,减低内轨道。由缓和曲线路段过渡到弯道的轨道超高调节,使高度适应了列车运行的速度。当列车运行速度较慢时本装置不工作。当列车对轨道的压力和离心力消失后,调节器将自动复位,由于机车调节轮滚动调节轨道高度,从而避免了列车转弯时的车轮内缘与道轨内侧的摩擦。
[0011]本发明的铁路弯道高度调整装置结构合理,使用安全,并可自动调节超出常设高 度要求的车速对弯道道轨的任何高度要求,可以在铁路上广泛使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发明的铁路弯道高度自动调整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3]1-机车导轨调节轮、2-滚柱、3-下器体、4-限位台、5-上器体、6_复位弹簧、7_半圆托轨、8-枕木。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铁路弯道高度调整装置其包括左右两个超高调节器,两个超高调节器相对向内侧倾斜,形成”V”型开放开口,超高调节器外侧设置复位弹簧6,高度调节器包括上器体5和下器体3,上器体5和下器体3扣接在一起,上器体5在下器体3的活动空间内左右移动,上器体5的上部和下器体的下部设置限位台4。上器体5和下器体3的重叠空间内设置滚柱2。
[0015]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铁路其包括弯道铁轨,两侧弯道内侧轨底和轨外枕木8之间分别设置高度调节器,两个高度调节器相对向内侧倾斜,形成” V’型开放开口,左右高度调节器之间设置半圆托轨7,高度调节器外侧设置复位弹簧6,高度调节器包括上器体5和下器体3,上器体5和下器体3扣接在一起,上器体5在下器体3的活动空间内左右移动,上器体5的上部和下器体3的下部设置限位台4,上器体5和下器体3的重叠空间内设置滚柱。弯道上,每块枕木内侧设置一组铁路弯道高度自动调整装置。
[0016]当列车运行时进入缓和曲线路段时,道轨的直线高度同样使列车产生离心力。这时设置在机车前端的机车道轨调节轮必然与外侧道轨产生滚动摩擦压力,其滚动摩擦压力通过道轨传递给设置在枕木和道轨间的上器体,该上器体通过滑道内滚柱2的转动,承载道轨与列车作逐渐加大弧面外移运动的同事升高外股轨道,减低内轨道。由缓和曲线路段过渡到弯道的轨道超高调节,使高度适应了列车运行的速度。当列车运行速度较慢时本装置不工作。当列车对轨道的压力和离心力消失后,调节器将自动复位,由于机车调节轮滚动调节轨道高度,从而避免了列车转弯时的车轮内缘与道轨内侧的摩擦。
【权利要求】
1.一种铁路弯道高度自动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左右两个高度调节器,两个高度调节器相对向内侧倾斜,形成” V’型开放开口,高度调节器外侧设置复位弹簧,高度调节器包括上器体和下器体,上器体和下器体扣接在一起,上器体在下器体的活动空间内左右移动,上器体的上部和下器体的下部设置限位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弯道高度自动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器体和下器体的重叠空间内设置滚柱。
3.一种铁路,其包括弯道铁轨,其特征在于:两侧弯道内侧轨底和轨外枕木之间分别设置高度调节器,两个高度调节器相对向内侧倾斜,形成” V”型开放开口,左右高度调节器之间设置半圆托轨,高度调节器外侧设置复位弹簧,高度调节器包括上器体和下器体,上器体和下器体扣接在一起,上器体在下器体的活动空间内左右移动,上器体的上部和下器体的下部设置限位台。
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铁路,其特征在于:上器体和下器体的重叠空间内设置滚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铁路,其特征在于:弯道上,每块枕木内侧设置一组铁路弯道高度自动调整装置。
【文档编号】E01B9/66GK103866657SQ201410023277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0日
【发明者】张永明 申请人:青岛安福尔车业有限公司, 张永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