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动车座椅的智能靠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21975发布日期:2018-11-30 23:18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智能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动车座椅的智能靠背。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动车发展速度的增快,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建设动车、高铁等项目,但现有的动车座椅背后通常仅仅是一张置物板,便于用户放置物品,无法实现手机充电等多项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动车座椅的智能靠背,解决了传统动车功能不完善,无法在动车上手机充电的问题,

本技术:
既能实现手机无线充电,又能调整可翻折托板部件,使放置在可翻折托板部件的电子设备调整角度和位置,还能实现数据采集和语音控制功能。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动车座椅的智能靠背,包括乘客座椅靠背;乘客座椅靠背上设置显示屏,显示屏下侧面设置有可翻折托板部件,可翻折托板部件下部通过旋转件固定在乘客座椅靠背上,可翻折托板部件上还设置有置物凹槽,置物凹槽内设置有无线充电板,可翻折托板部件的边缘设置有软垫包边,可翻折托板部件上还设置有红外传感器和图像采集装置。

优选的,置物凹槽两侧侧边设置有对准机构。

优选的,乘客座椅靠背上还设置有音源组件,音源组件包括扬声喇叭和拾音器,扬声喇叭设于显示屏上,且分别位于显示屏的左右两侧;拾音器设于显示屏上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解决了传统动车功能不完善,无法在动车上手机充电的问题,本申请既能实现手机无线充电,又能调整可翻折托板部件,使放置在可翻折托板部件的电子设备调整角度和位置,还能实现数据采集和语音控制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1-乘客座椅靠背,102-显示屏,103-可翻折托板部件,104-扬声喇叭,105-拾音器,106-无线充电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实施例:

一种用于动车座椅的智能靠背,请参阅附图1所示,包括乘客座椅靠背101;乘客座椅靠背101上设置显示屏102,显示屏102下侧面设置有可翻折托板部件103,可翻折托板部件103下部通过旋转件固定在乘客座椅靠背101上,可翻折托板部件103上还设置有置物凹槽,置物凹槽内设置有无线充电板106,可翻折托板部件103的边缘设置有软垫包边,可翻折托板部件103上还设置有红外传感器和图像采集装置。

优选的,置物凹槽两侧侧边设置有对准机构。

优选的,乘客座椅靠背101上还设置有音源组件,音源组件包括扬声喇叭104和拾音器105,扬声喇叭104设于显示屏102上,且分别位于显示屏102的左右两侧;拾音器105设于显示屏102上方。

本发明解决了传统动车功能不完善,无法在动车上手机充电的问题,本申请既能实现手机无线充电,又能调整可翻折托板部件,使放置在可翻折托板部件的电子设备调整角度和位置,还能实现数据采集和语音控制功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动车座椅的智能靠背,包括乘客座椅靠背;乘客座椅靠背上设置显示屏,显示屏下侧面设置有可翻折托板部件,可翻折托板部件下部通过旋转件固定在乘客座椅靠背上,可翻折托板部件上还设置有置物凹槽,置物凹槽内设置有无线充电板,可翻折托板部件的边缘设置有软垫包边,可翻折托板部件上还设置有红外传感器和图像采集装置。本发明解决了传统动车功能不完善,无法在动车上手机充电的问题,本申请既能实现手机无线充电,又能调整可翻折托板部件,使放置在可翻折托板部件的电子设备调整角度和位置,还能实现数据采集和语音控制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储孝伦;薛绘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慕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6.27
技术公布日:2018.11.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