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立柱罩防转扶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44824发布日期:2022-02-09 14:39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门立柱罩防转扶手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内的配件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门立柱罩防转扶手。


背景技术:

2.如图1所示,现有的轨道交通车辆的铝型材门立柱罩扶手包括门立柱罩1'、扶手杆2'、螺栓3'、螺母4'和固定套5'。所述固定套5'内部设有供螺栓3'穿过的通孔,所述螺栓3'穿过所述固定套5'的通孔与扶手杆2'内的螺纹连接。所述螺母4'用于将固定套5'固定在门立柱罩1'上。该结构依靠螺母自身的摩擦力防止扶手杆转动,因此需要对螺母施加比较大的扭力。这种通过较大的扭力实现的锁紧,导致门立柱罩需要承受较大的压力。采用复合材料制成的门立柱罩,其自身强度较弱,无法承受较大的压力,因此,不能在螺母上施加过大的扭力,但如果螺母在扭力不足的情况下,则易发生松动,使扶手杆转动,影响乘客乘车的体验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立柱罩防转扶手,能有效避免扶手杆转动。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门立柱罩防转扶手包括门立柱罩和扶手杆,所述门立柱罩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门立柱罩防转扶手还包括垫板组件、连接杆和锁件,所述垫板组件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垫板组件设置在所述门立柱罩的内侧,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相通;所述扶手杆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扶手杆设置在所述门立柱罩的外侧,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通;所述连接杆上设有径向贯通的第四通孔,所述连接杆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后,所述锁件穿过所述第四通孔并与所述垫板组件锁紧。
5.优选的,所述垫板组件包括垫板及设置在所述垫板上的固定套,所述垫板与所述门立柱罩贴合,所述固定套自所述垫板凸伸,并在凸伸的末端上设有多个卡槽,所述固定套内设有贯通垫板的所述第二通孔;所述锁件与所述卡槽锁紧。
6.优选的,所述卡槽在所述固定套上呈圆周分布,且所述卡槽沿固定套的凸伸方向贯通;所述连接杆为螺栓,其穿过第二通孔后,所述螺栓的螺栓头与所述卡槽形成供锁件穿过的闭合腔;所述第三通孔为螺纹孔,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三通孔螺纹连接。
7.优选的,所述螺栓为m10的螺栓。
8.优选的,所述锁件为开口销。
9.优选的,所述垫板上还设有至少两个用于与门立柱罩胶接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为外大内小的喇叭形。
10.优选的,所述扶手杆与门立柱罩之间设有毛毡。
11.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2.一、锁紧效果好:利用开口销防松比采用摩擦防松有更加可靠的防松效果;
13.二、安装简便:使用m10螺栓相较于现有采用m20螺母所需紧固扭力大大减小,降低了组装难度,组装单件时长大大缩短;
14.三、易维护:所述门立柱罩防转扶手容易拆卸,且零件具有良好的互换性;
15.四、成本低:所需零件采购成本较低,且容易加工,减少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16.图1为现有的门立柱罩扶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立柱罩防转扶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立柱罩防转扶手中的垫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沿图3的a-a剖视示意图。
20.附图中:1'-门立柱罩、2'-扶手杆、3'-螺栓、4'-螺母、5'-固定套、1-门立柱罩、11-第一通孔、2-扶手杆、21-封板、22-第三通孔、3-垫板组件、31-垫板、32-固定套、33-第二通孔、34-卡槽、35-固定孔、4-连接杆、41-第四通孔、5-锁件、6-毛毡。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22.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门立柱罩防转扶手包括门立柱罩1、扶手杆2、垫板组件3、连接杆4、锁件5和毛毡6。
23.所述门立柱罩1采用复合材料制成,其上设有第一通孔11。所述扶手杆2为中空的管状结构,其两端设有封板21,所述封板21上开设有第三通孔22。所述第三通孔22为螺纹孔。
24.如图3所示,所述垫板组件3包括垫板31、固定套32、第二通孔33、卡槽34和固定孔35。所述垫板31上设有弧形过渡的倒角,以能够避开门立柱罩的转角位置。如图2、图4所示,所述垫板31上开设有孔,该孔能够焊接固定套32。所述固定套32内设有同时贯穿垫板31的第二通孔33。所述固定套32的外形为六边形。所述固定套32自所述垫板31凸伸,并在凸伸的末端上设有多个卡槽34。六边形的每条边均对应设置一个卡槽34,两个相对位置的卡槽34在径向上贯通。固定套32凸伸的反向侧与垫板31平齐。所述卡槽34沿固定套32的凸伸方向贯通(如图4所示)。
25.所述垫板31上还设有两个固定孔35。所述固定孔35为外大内小的喇叭形。便于填充胶,稳定安装结构。
26.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杆4为m10的螺栓,临近螺栓头的位置处设有径向贯通的第四通孔41。所述锁件5为开口销。
27.安装时,所述垫板31贴合于所述门立柱罩1的内侧壁面上,且垫板组件3上的第二通孔33与门立柱罩1上的第一通孔11对齐。在固定孔35内涂胶,使垫板组件3固定于门立柱罩1上。
28.所述扶手杆2安装在所述门立柱罩1的外侧壁上,并在所述扶手杆2与门立柱罩1之
间设有毛毡6。
29.将扶手杆2的第三通孔22与第一通孔11对齐。将连接杆4自固定套32穿过,使连接杆4与第三通孔22螺纹连接并固定。此时,连接杆4的螺栓头与所述卡槽34形成供锁件5穿过的闭合腔。通过所述锁件5与闭合腔的配合,形成不可相对转动的整体,有效实现扶手的锁紧并防转。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门立柱罩防转扶手,包括门立柱罩和扶手杆,所述门立柱罩上设有第一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立柱罩防转扶手还包括垫板组件、连接杆和锁件,所述垫板组件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垫板组件设置在所述门立柱罩的内侧,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相通;所述扶手杆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扶手杆设置在所述门立柱罩的外侧,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通;所述连接杆上设有径向贯通的第四通孔,所述连接杆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后,所述锁件穿过所述第四通孔并与所述垫板组件锁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立柱罩防转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组件包括垫板及设置在所述垫板上的固定套,所述垫板与所述门立柱罩贴合,所述固定套自所述垫板凸伸,并在凸伸的末端上设有多个卡槽,所述固定套内设有贯通垫板的所述第二通孔;所述锁件与所述卡槽锁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立柱罩防转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在所述固定套上呈圆周分布,且所述卡槽沿固定套的凸伸方向贯通;所述连接杆为螺栓,其穿过第二通孔后,所述螺栓的螺栓头与所述卡槽形成供锁件穿过的闭合腔;所述第三通孔为螺纹孔,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三通孔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立柱罩防转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为m10的螺栓。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立柱罩防转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件为开口销。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立柱罩防转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上还设有至少两个用于与门立柱罩胶接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为外大内小的喇叭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立柱罩防转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杆与门立柱罩之间设有毛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门立柱罩防转扶手。所述门立柱罩防转扶手包括门立柱罩、扶手杆、垫板组件、连接杆和锁件,所述门立柱罩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垫板组件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垫板组件设置在所述门立柱罩的内侧,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相通;所述扶手杆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扶手杆设置在所述门立柱罩的外侧,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通;所述连接杆上设有径向贯通的第四通孔,所述连接杆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后,所述锁件穿过所述第四通孔并与所述垫板组件锁紧。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门立柱罩防转扶手锁紧效果好、安装简便、易维护且成本低。易维护且成本低。易维护且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郭栋 贾刊 龚超 王刚 汪文斌 罗乐 宋礼乐 龙宪泽 屈发家 冯焕钦 匡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洲电力机车广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31
技术公布日:2022/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