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编组场尾部的智能停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39593发布日期:2023-05-25 00:24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编组场尾部的智能停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停车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编组场尾部的智能停车系统。属于停车器检测领域。


背景技术:

1、目前现有的编组场尾部停车器停车系统采用“2+1”方式布置。这种布置方式下,编尾停车能力无法根据线路条件、车型、辆数以及停留车位置进行能力调整。在进行停车防溜的过程中,如果线路条件好、尾部反坡大,则会产生能力浪费的情况;如果线路条件差、尾部为顺坡,则会产生停车能力不足的情况。目前结构中,第二台停车器与第三台停车器之间的距离较远,作业人员较难得知该线路里车辆存在的多少,只能通过肉眼观察、经验判断。部分车站出于安全考虑,为防止车辆溜出第三台停车器,溜进岔区,需要通过判断股道内车辆多少,来决定是否继续向该股道进行溜放。所以肉眼观察、经验判断,不仅效率低,且不够准确,较易引发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编组场尾部停车系统不能动态调整系统能力,采用肉眼观察、经验判断效率低,且不够准确,易引发事故的问题,进而需要提供一种用于编组场尾部的智能停车系统。

2、本发明通过以下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3、一种用于编组场尾部的智能停车系统,它包括第一停车器、第二停车器、第三停车器、第四停车器、第一测速传感器、第二测速传感器、第三测速传感器、第四测速传感器、测重传感器、智能铁鞋上鞋装置、第一轨道电路、第二轨道电路、第三轨道电路、电路分线盒、室内停车控制器和两个计轴传感器;

4、第四停车器、第一停车器、第二停车器和第三停车器由前至后依次安装在铁路轨道上,测重传感器和两个计轴传感器安装在第四停车器前方的铁路轨道上,测重传感器位于两个计轴传感器之间设置,

5、靠近第一停车器后方的铁路轨道上设有一个第一测速传感器,靠近第二停车器后方的铁路轨道上设有一个第二测速传感器,靠近第三停车器前方的铁路轨道上安装有一个第三测速传感器,靠近第四测速传感器后方的铁路轨道上安装有一个第四测速传感器,第四测速传感器后方的铁路轨道上安装有智能铁鞋上鞋装置,

6、第一轨道电路、第二轨道电路和第三轨道电路由前至后依次安装在铁路轨道上,第一轨道电路、第二轨道电路和第三轨道电路位于第二测速传感器和第四测速传感器之间,第一轨道电路、第二轨道电路、第三轨道电路和智能铁鞋上鞋装置分别与电路分线盒连接,

7、第一停车器、第二停车器、第三停车器、第四停车器、测重传感器、第一测速传感器、第二测速传感器、第三测速传感器、第四测速传感器、两个计轴传感器和电路分线盒分别与室内停车控制器连接。

8、进一步地,第一轨道电路和第二轨道电路位于第二停车器和第三停车器之间的铁路轨道上,第三轨道电路位于第二轨道电路和第四测速传感器之间。

9、进一步地,第一轨道电路的长度为第二停车器和第三停车器距离的/,第二轨道电路的长度为第二停车器和第三停车器距离的/,第三轨道电路的长度与第二轨道电路的长度相同。

10、进一步地,第一停车器、第二停车器、第三停车器、第四停车器通过can总线与室内停车控制器连接。进一步地,它还包括位置标记块体,位置标记块体设置在油缸活塞杆上,位移传感器的触端朝向位置标记块体设置。

11、本发明最为突出的特点和显著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申请通过测重传感器、测速传感器、轨道电路设备,使停车系统能根据车型、辆数以及停留车位置进行智能控制停车器的制动状态,使其更好地发挥停车防溜作用。

13、2、本申请的设置的停车器、测重传感器、测速传感器、轨道电路、自动上鞋器设备,可有效提高编尾停车系统能力,增加调车作业安全性。

14、3、本申请设置测重传感器、测速传感器、轨道电路、自动上鞋器等设备,动态调整编尾停车系统能力,充分利用线路有效长,增加调车作业安全性。

15、4、本申请在第二停车器12与第三停车器13上加装三段轨道电路可以表示出车辆当前所处的位置,当第三轨道电路53上有车占用,则信息会传送给控制机,由室内停车控制器7发出声光信号,提示工作人员对车辆停留位置进行确认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溜措施。如果30秒内工作人员未对报警信号做出反应,则编尾自动上鞋器向钢轨上安装铁鞋,进行防溜。如果工作人员对报警信号做出反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工作人员选择手动控制自动上鞋器是否向钢轨上安装铁鞋。如果不安装铁鞋,第三测速传感器23、第四测速传感器24会实时监视车辆状态,当车辆发生位移,并被测速传感器感知,则控制机继续向工作人员发出报警,并进行上述循环。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编组场尾部的智能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停车器(11)、第二停车器(12)、第三停车器(13)、第四停车器(14)、第一测速传感器(21)、第二测速传感器(22)、第三测速传感器(23)、第四测速传感器(24)、测重传感器(3)、智能铁鞋上鞋装置(4)、第一轨道电路(51)、第二轨道电路(52)、第三轨道电路(53)、电路分线盒(6)、室内停车控制器(7)和两个计轴传感器(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编组场尾部的智能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轨道电路(51)和第二轨道电路(52)位于第二停车器(12)和第三停车器(13)之间的铁路轨道上,第三轨道电路(53)位于第二轨道电路(52)和第四测速传感器(24)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编组场尾部的智能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轨道电路(51)的长度为第二停车器(12)和第三停车器(13)距离的1/2,第二轨道电路(52)的长度为第二停车器(12)和第三停车器(13)距离的1/4,第三轨道电路(53)的长度与第二轨道电路(52)的长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编组场尾部的智能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停车器(11)、第二停车器(12)、第三停车器(13)、第四停车器(14)通过can总线与室内停车控制器(7)连接。


技术总结
一种用于编组场尾部的智能停车系统,本发明涉及一种停车系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编组场尾部停车系统不能动态调整系统能力,采用肉眼观察、经验判断效率低,且不够准确,易引发事故的问题,第四停车器、第一停车器、第二停车器和第三停车器安装在铁路轨道上,测重传感器和两个计轴传感器安装在铁路轨道上,第四测速传感器后方的铁路轨道上安装有智能铁鞋上鞋装置,第一轨道电路、第二轨道电路和第三轨道电路安装在铁路轨道上,第一停车器、第二停车器、第三停车器、第四停车器、测重传感器、第一测速传感器、第二测速传感器、第三测速传感器、第四测速传感器、两个计轴传感器和电路分线盒与室内停车控制器连接。本发明属于铁路停车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周际,李昕旭,赵连祥,隋国强,闫铭,姜涛,董长宝,邢波,况媛,于建涛,吴大刚,朱振友,付博,郭庆隆,张宁,张鸿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哈尔滨铁路减速顶调速研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