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效果好的电气车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83297发布日期:2023-06-17 08:22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密封效果好的电气车钩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列车之间电气连通的电气车钩,尤其涉及一种密封效果好的电气车钩。


背景技术:

1、电气车钩是实现相邻列车之间电气信号连通的装置。电气车钩上安装有防护盖,在不工作时,将防护盖关闭,而在需要重联时,将防护盖打开,相邻列车的电气车钩的电气组件对接连接。

2、随着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电气车钩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电气车钩因为处于室外应用环境,所以对其密封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电气车钩的密封性能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方面是两个电气车钩之间对接后对电气组件的密封性能,另一方面是电气车钩不工作时的防护盖对电气组件的密封性能,而传统电气车钩在这两方面都存在缺陷。

3、如图1所示,传统的电气车钩包括外壳7、电气组件10和防护盖6,电气组件10置于外壳7内且其插接端位于外壳7的前部,外壳7的后部安装有后盖1,防护盖6的中部主体呈弧形、两端端板通过销钉5安装在外壳7的左右两端的外壳侧板3上并能够旋转,拉簧2的两端分别通过拉簧安装柱4安装在外壳侧板3上,在防护盖6处于开启和关闭时拉簧2分别位于销钉5的两侧使防护盖6处于临时稳定状态;外壳7的上前部靠近左右两端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一定位销12和第一定位孔8,在两个电气车钩对接时,第一个电气车钩的第一定位销12插入第二个电气车钩的第一定位孔8内,第二个电气车钩的第一定位销12插入第一个电气车钩的第一定位孔8内,实现两个电气车钩的定位;外壳7的前部位于电气组件10外侧的位置设有环形(图中是方环,不是圆环)的密封圈9,两个电气车钩的电气组件10对接后,通过两个密封圈9相互对接挤压实现对电气组件10的密封保护;外壳7的前部位于密封圈9上方的位置设有顶部密封板11,在防护盖6旋转关闭时,防护盖6的上边与顶部密封板11的下表面紧密接触,实现顶部的密封,防护盖6的底部设有排水孔,以便于排出渗漏到防护盖6内的雨水。

4、上述传统电气车钩的缺陷在于:

5、第一、第一定位销12和第一定位孔8位于密封圈9的上方,密封圈9的下方没有定位结构,在两个电气车钩对接过程中,两个密封圈9受压后产生反作用力,在两个电气车钩的外壳7的上部相互定位、下部没有定位的情况下,两个外壳7的下部容易形成较大间隙即形成喇叭口,导致两个电气车钩对接后的密封性能不高,两个密封圈9的中下部之间出现间隙,增大了雨水渗漏进入密封圈9内对电气组件10造成损坏的风险;

6、第二、顶部密封板11的下表面为平面,防护盖6的上边与顶部密封板11的下表面之间存在明显角度且仅靠小面积接触密封,雨水可能从两者之间密封不严的位置顺着顶部密封板11的下表面渗漏进入,这时由于防护盖6的上边与顶部密封板11的下表面之间存在明显角度,雨水难以顺着防护盖6的内壁流下,可能直接滴落到电气组件10上,增大了损坏电气组件10的风险;

7、第三、防护盖6关闭后,其左右两端端板与对应的外壳侧板3之间存在缝隙,雨水会通过该缝隙进入防护盖6内,增大了损坏电气组件10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的电气车钩。

2、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3、一种密封效果好的电气车钩,包括外壳、电气组件和防护盖,所述电气组件置于所述外壳内且其插接端位于所述外壳的前部,所述防护盖的中部主体呈弧形、两端端板通过销钉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左右两端的外壳侧板上并能够旋转,所述外壳的上前部靠近左右两端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一定位销和第一定位孔,所述外壳的前部位于所述电气组件外侧的位置设有环形的密封圈,所述外壳的前部位于所述密封圈上方的位置设有密封板,所述外壳的下前部靠近左右两端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二定位销和第二定位孔。

4、作为优选,为了便于加工且不影响密封效果,并利于在两个电气车钩对接时更加顺利,所述第二定位销和所述第二定位孔位于所述密封圈以内靠近左右两端下部的位置,所述第二定位销外露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定位销外露的长度。

5、作为优选,为了增强防护盖关闭时的密封效果,所述密封板包括平板形的密封板本体,所述密封板本体的中前部下表面设有向前下方凸起的限位引流部,所述限位引流部与所述密封板本体的中前部下表面之间形成左右方向的密封槽,所述限位引流部的下表面为斜面或弧形面并能够在所述防护盖关闭时与所述防护盖的内壁表面之间圆滑过渡。

6、作为优选,为了尽量防止在防护盖关闭时雨水从其两端端板与外壳侧板之间的缝隙进入防护盖内,所述外壳左右两端的外壳侧板上分别固定安装有挡水块,两个所述挡水块分别位于两个所述销钉的后上方并能够在所述防护盖关闭时分别挡住所述防护盖的两端端板上方的雨水。挡水块的形状和尺寸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只要不影响防护盖的正常旋转且能够挡住防护盖的两端端板上方的雨水即可。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8、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壳的下前部靠近左右两端的位置分别设置第二定位销和第二定位孔,在两个电气车钩对接时,两个密封圈的上下左右四个位置均被定位,所以能够有效防止两个外壳的下部形成喇叭口,避免了雨水从两个密封圈的中下部之间渗漏进入密封圈内对电气组件造成损坏的风险。另外,通过在密封板本体的中前部下表面设置限位引流部并形成密封槽,防护盖关闭时其上边置于密封槽内,增大了与密封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密封效果,由于限位引流部的下表面与防护盖的内壁表面之间圆滑过渡,即使有极少量雨水渗漏,也会顺着防护盖的内壁流到底部并从排水孔排出,不会损坏电气组件。



技术特征:

1.一种密封效果好的电气车钩,包括外壳、电气组件和防护盖,所述电气组件置于所述外壳内且其插接端位于所述外壳的前部,所述防护盖的中部主体呈弧形、两端端板通过销钉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左右两端的外壳侧板上并能够旋转,所述外壳的上前部靠近左右两端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一定位销和第一定位孔,所述外壳的前部位于所述电气组件外侧的位置设有环形的密封圈,所述外壳的前部位于所述密封圈上方的位置设有密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下前部靠近左右两端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二定位销和第二定位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效果好的电气车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销和所述第二定位孔位于所述密封圈以内靠近左右两端下部的位置,所述第二定位销外露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定位销外露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密封效果好的电气车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包括平板形的密封板本体,所述密封板本体的中前部下表面设有向前下方凸起的限位引流部,所述限位引流部与所述密封板本体的中前部下表面之间形成左右方向的密封槽,所述限位引流部的下表面为斜面或弧形面并能够在所述防护盖关闭时与所述防护盖的内壁表面之间圆滑过渡。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密封效果好的电气车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左右两端的外壳侧板上分别固定安装有挡水块,两个所述挡水块分别位于两个所述销钉的后上方并能够在所述防护盖关闭时分别挡住所述防护盖的两端端板上方的雨水。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密封效果好的电气车钩,包括外壳、电气组件和防护盖,电气组件置于外壳内且其插接端位于外壳的前部,外壳的上前部靠近左右两端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一定位销和第一定位孔,外壳的前部位于电气组件外侧的位置设有环形的密封圈,外壳的下前部靠近左右两端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二定位销和第二定位孔。本技术通过在外壳的下前部靠近左右两端的位置分别设置第二定位销和第二定位孔,在两个电气车钩对接时,两个密封圈的上下左右四个位置均被定位,所以能够有效防止两个外壳的下部形成形成喇叭口,避免了雨水从两个密封圈的中下部之间渗漏进入密封圈内对电气组件造成损坏的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熊杰,刘向阳,吴旭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宏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