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厢以及铁路货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74262发布日期:2023-04-20 06:03阅读:76来源:国知局
车厢以及铁路货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铁路货车,特别涉及一种车厢以及铁路货车。


背景技术:

1、目前,敞集共用车在装卸集装箱时,除装卸操作人员,需额外增加观察人员配合,共同完成集装箱装卸作业。增加人工成本、降低装卸效率。

2、另外,敞集共用车运输集装箱时,需要在车内进行加固以防止车辆运行时集装箱发生横向及纵向偏移。例如在车内端部及侧部车体与集装箱间隙处放置木方、草把等填充物进行加固。增加作业工序和运输成本,降低运输效率,同时存在车辆偏载安全风险。

3、因此,如何提高敞集共用车装卸效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车厢以及铁路货车,以提高敞集共用车装卸效率。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厢,包括地板、端板和侧板,其中,端板位于地板的一端,侧板位于地板的一侧;车厢还包括呈楔形结构的横向定位结构和纵向定位结构,其中,横向定位结构布置于侧板以在横向进行导向定位,纵向定位结构布置于端板,以在纵向进行导向定位。

4、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车厢中,横向定位结构为整体压型结构;横向定位结构焊接于地板和侧板。

5、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车厢中,横向定位结构包括第一导向板和两个呈三角形结构的第一支撑板,两个第一支撑板相对布置于第一导向板的两侧,以使横向上第一导向板的外表面自第一导向板的顶端自第一导向板的底端倾斜布置。

6、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车厢中,横向定位结构还包括第一过渡板,第一过渡板位于第一导向板的顶端,第一过渡板的边缘为圆弧结构。

7、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车厢中,横向定位结构还包括第一钢管,第一钢管的一端与第一导向板的内表面连接,第一钢管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板的内表面连接,以形成三角支撑。

8、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车厢中,横向定位结构还包括第一加强筋,第一加强筋的两端连接两个第一支撑板的内表面,第一加强筋的一侧与第一导向板连接。

9、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车厢中,纵向定位结构为整体压型结构;纵向定位结构焊接于地板和端板。

10、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车厢中,纵向定位结构包括第二导向板、第三导向板、呈三角形结构的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布置于第二导向板的一侧,以使横向上第二导向板的外表面自第二导向板的顶端自第二导向板的底端倾斜布置;第三支撑板布置于第三导向板的一侧,以使纵向上第三导向板的外表面自第三导向板的顶端自第三导向板的底端倾斜布置;第三导向板的另一侧与第二导向板连接。

11、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车厢中,纵向定位结构还包括第二过渡板,第二过渡板位于第二导向板的顶端,第二过渡板的边缘为圆弧结构。

12、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车厢中,纵向定位结构还包括第二钢管,第二钢管的一端与第二导向板的内表面连接,第二钢管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板的内表面连接,以形成三角支撑。

13、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车厢中,纵向定位结构还包括第二加强筋,第二加强筋的一端连接第二支撑板的内表面,第二加强筋的一侧与第二导向板连接。

14、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铁路货车,包括上述任一项的车厢。

15、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车厢装卸集装箱时,直接将集装箱装入至车厢内部,在横向上由于存在呈楔形结构的横向定位结构,集中箱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可在横向定位结构上进行自导向调整对位;在纵向上,由于存在呈楔形结构的纵向定位结构,集中箱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可在纵向上对集装箱进行自导向调整对位。无需额外增加观察人员配合,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装卸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车厢,其特征在于:包括地板、端板和侧板,其中,所述端板位于所述地板的一端,所述侧板位于所述地板的一侧;所述车厢还包括呈楔形结构的横向定位结构和纵向定位结构,其中,所述横向定位结构布置于侧板以在横向进行导向定位,所述纵向定位结构布置于所述端板,以在纵向进行导向定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定位结构为整体压型结构;所述横向定位结构焊接于所述地板和所述侧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定位结构包括第一导向板和两个呈三角形结构的第一支撑板,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相对布置于所述第一导向板的两侧,以使横向上第一导向板的外表面自所述第一导向板的顶端自所述第一导向板的底端倾斜布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定位结构还包括第一过渡板,所述第一过渡板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板的顶端,所述第一过渡板的边缘为圆弧结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定位结构还包括第一钢管,所述第一钢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向板的内表面连接,所述第一钢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内表面连接,以形成三角支撑。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定位结构还包括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的两端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内表面,所述第一加强筋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导向板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定位结构为整体压型结构;所述纵向定位结构焊接于所述地板和所述端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定位结构包括第二导向板、第三导向板、呈三角形结构的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布置于所述第二导向板的一侧,以使横向上所述第二导向板的外表面自所述第二导向板的顶端自所述第二导向板的底端倾斜布置;所述第三支撑板布置于所述第三导向板的一侧,以使纵向上第三导向板的外表面自所述第三导向板的顶端自所述第三导向板的底端倾斜布置;所述第三导向板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导向板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定位结构还包括第二过渡板,所述第二过渡板位于所述第二导向板的顶端,所述第二过渡板的边缘为圆弧结构。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定位结构还包括第二钢管,所述第二钢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向板的内表面连接,所述第二钢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内表面连接,以形成三角支撑。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定位结构还包括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内表面,所述第二加强筋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导向板连接。

12.一种铁路货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车厢。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厢以及铁路货车,本方案包括地板、端板和侧板,其中,端板位于地板的一端,侧板位于地板的一侧;车厢还包括呈楔形结构的横向定位结构和纵向定位结构,其中,横向定位结构布置于侧板以在横向进行导向定位,纵向定位结构布置于端板,以在纵向进行导向定位。本技术车厢装卸集装箱时,直接将集装箱装入至车厢内部,在横向上由于存在呈楔形结构的横向定位结构,集中箱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可在横向定位结构上进行自导向调整对位;在纵向上,由于存在呈楔形结构的纵向定位结构,集中箱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可在纵向上对集装箱进行自导向调整对位。无需额外增加观察人员配合,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装卸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彬,王胜坤,李志刚,程伟,岳启林,刘爽,杨亚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