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转弯的假台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92227发布日期:2023-10-21 21:15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转弯的假台车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轨道交通,尤其涉及一种可转弯的假台车。


背景技术:

1、地铁车辆新造及客车车辆检修过程中,需要在厂房内部、相邻厂房之间转运地铁车辆、客车车辆,转运时一般会使用普通假台车代替地铁车辆、客车车辆的原有转向架,换言之,利用普通假台车装载地铁车辆、客车车辆除转向架以外的车体并跨厂房转运前述车体。

2、利用普通假台车装载并跨厂房转运地铁车辆、客车车辆时,往往需要途径具有弯道的联络线,由于普通假台车无法在弯道上行驶,这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地铁车辆、客车车辆的转运作业。

3、综上,如何在转运地铁车辆、客车车辆等待载车体时安全高效地实现过弯,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转弯的假台车,可用于装载支撑待载车体并安全有效的带动待载车体过弯。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可转弯的假台车,包括上车体和下车体;上车体和下车体绕垂向分布的铰接轴转动连接;下车体设有车轮,上车体设有用于朝上支撑待载车体的旁承座;上车体和下车体之间设有支撑轮;支撑轮设于上车体和下车体二者之一且用于沿另一者的表面滚动。

3、在一些实施例中,旁承座和支撑轮二者的数量均为多个;全部旁承座和全部支撑轮均分设于上车体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全部旁承座设于上车体的上部,全部支撑轮设于上车体的下部。

4、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车体的下部设有安装槽;任一支撑轮嵌于安装槽,且任一支撑轮的底部朝下伸出安装槽外。

5、在一些实施例中,下车体包括一对侧箱梁、第一连接梁和多个第二连接梁;一对侧箱梁沿下车体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任一侧箱梁沿下车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连接梁固定于一对侧箱梁之间,且第一连接梁的两端分别超出对应的侧箱梁;第二连接梁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对侧箱梁;车轮设于车轴,车轴的两端分别设于一对侧箱梁;支撑轮与第一连接梁的上表面滚动接触。

6、在一些实施例中,下车体设有用于挂接另一下车体的牵引杆;任一侧箱梁的两端设有防撞垫。

7、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车体包括转动梁和中心定位装置;中心定位装置设于转动梁沿长度方向的中部;铰接轴穿设且定位于中心定位装置内。

8、在一些实施例中,下车体设有多个转动限位止挡;全部转动限位止挡分别设于转动梁沿宽度方向的两侧、以约束转动梁的旋转范围。

9、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车体和下车体之间设有车体复位装置;当上车体和下车体偏转错位时,车体复位装置用于带动上车体和下车体反向偏转以实现复位。

10、在一些实施例中,车体复位装置包括可沿长度方向伸缩的弹簧限位杆;上车体和下车体二者之一与弹簧限位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者与弹簧限位杆的另一端铰接。

11、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申请所提供的可转弯的假台车包括上车体和下车体;该假台车的上车体和下车体绕垂向分布的铰接轴转动连接,此外,前述下车体设有车轮,前述上车体设有用于朝上支撑待载车体的旁承座;上车体和下车体之间设有支撑轮;支撑轮设于上车体和下车体二者之一且用于沿另一者的表面滚动。

12、本申请所提供的可转弯的假台车可用于转运地铁车辆、客车车辆等待载车体。当假台车及其装载的待载车体途经弯道时,基于上车体和下车体的构造及其连接关系,下车体可以适应于弯道移动,而上车体可以在过弯时支撑待载车体并避免与待载车体相对运动,也就是说,该假台车可以令下车体随弯道偏转而维持上车体和待载车体的原有状态,在实现过弯的同时降低转弯难度。此外,旁承座和支撑轮提高可以上车体相对于下车体的运动性能,进而提高对装载于上车体的待载车体的运载效果由此可见,本申请所提供的可转弯的假台车可以快速、有效、平稳地将车辆转运至不相邻的厂房,解决普通假台车运载车辆时不能在弯道上行驶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转弯的假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车体和下车体;所述上车体和所述下车体绕垂向分布的铰接轴转动连接;所述下车体设有车轮(1),所述上车体设有用于朝上支撑待载车体的旁承座(2);所述上车体和所述下车体之间设有支撑轮(3);所述支撑轮(3)设于所述上车体和所述下车体二者之一且用于沿另一者的表面滚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弯的假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旁承座(2)和所述支撑轮(3)二者的数量均为多个;全部所述旁承座(2)和全部所述支撑轮(3)均分设于所述上车体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全部所述旁承座(2)设于所述上车体的上部,全部所述支撑轮(3)设于所述上车体的下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转弯的假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车体的下部设有安装槽;任一所述支撑轮(3)嵌于所述安装槽,且任一所述支撑轮(3)的底部朝下伸出所述安装槽外。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转弯的假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车体包括一对侧箱梁(51)、第一连接梁(52)和多个第二连接梁(53);一对所述侧箱梁(51)沿所述下车体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任一所述侧箱梁(51)沿所述下车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连接梁(52)固定于一对所述侧箱梁(51)之间,且所述第一连接梁(52)的两端分别超出对应的所述侧箱梁(51);所述第二连接梁(5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对所述侧箱梁(51);所述车轮(1)设于车轴(4),所述车轴(4)的两端分别设于一对所述侧箱梁(51);所述支撑轮(3)与所述第一连接梁(52)的上表面滚动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转弯的假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车体设有用于挂接另一所述下车体的牵引杆(7);任一所述侧箱梁(51)的两端设有防撞垫(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弯的假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车体包括转动梁(61)和中心定位装置(62);所述中心定位装置(62)设于所述转动梁(61)沿长度方向的中部;所述铰接轴穿设且定位于所述中心定位装置(62)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转弯的假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车体设有多个转动限位止挡(9);全部所述转动限位止挡(9)分别设于所述转动梁(61)沿宽度方向的两侧、以约束所述转动梁(61)的旋转范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可转弯的假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车体和所述下车体之间设有车体复位装置;当所述上车体和所述下车体偏转错位时,所述车体复位装置用于带动所述上车体和所述下车体反向偏转以实现复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转弯的假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复位装置包括可沿长度方向伸缩的弹簧限位杆;所述上车体和所述下车体二者之一与所述弹簧限位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者与所述弹簧限位杆的另一端铰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可转弯的假台车,包括上车体和下车体;上车体和下车体绕垂向分布的铰接轴转动连接;下车体设有车轮,上车体设有用于朝上支撑待载车体的旁承座;上车体和下车体之间设有支撑轮;支撑轮设于上车体和下车体二者之一且用于沿另一者的表面滚动。该可转弯的假台车利用上车体支撑待载车体,并利用下车体带动上车体和待载车体移动;由于上、下车体通过垂向分布的铰接轴转动连接,当前述假台车过弯时,下车体可以适应于弯道移动,上车体可以避免与待载车体相对运动,旁承座和支撑轮可以向上车体和待载车体提供稳定可靠的支撑作用,因此,该假台车过弯难度低,可以快速、有效、平稳地将车辆转运至不相邻的厂房。

技术研发人员:杨林,张水龙,罗胜,林选军,樊双怀,余志高,许差,唐溢聪,王雨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3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