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体侧墙结构及悬挂式轨道列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72394发布日期:2024-04-25 10:58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体侧墙结构及悬挂式轨道列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体侧墙结构及悬挂式轨道列车。


背景技术:

1、悬挂式轨道列车又被称为空轨或空中列车,是一种轻型、中速、中运量、低成本的新型公共交通方式,空轨的轨道在列车上方,列车悬挂在轨道梁上运行,不同于地面交通,其视野开阔,不存在堵车的问题,乘坐舒适性很高,已经不只是单一的交通工具,旅游观光效果也极佳,为了更好地发挥视野开阔的优势,尽量减少视线遮挡,通常将列车的侧墙进行透明化设计,采用框架结构和玻璃板相结合的方式。

2、现有技术中,悬挂式轨道列车侧墙的框架结构布局没有层次,在安装玻璃板时,一种方式是将玻璃板安装在框架结构的外侧面上,这样不仅增大了车体宽度,并且玻璃板的边缘裸露在外,很容易损坏;另一种方式是将玻璃板安装在框架结构的框架之间,玻璃板的边缘与框架进行连接,这样需要在框架上开槽或者设置安装结构,不仅安装不便,并且使得悬挂式轨道列车的车体侧墙结构外侧面不平整,影响车体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悬挂式轨道列车的车体侧墙结构外侧面的平整度。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体侧墙结构,用于连接车顶结构和车体底架,包括:

3、第一立柱,所述第一立柱的一端与所述车顶结构的上边梁连接,所述第一立柱的另一端与所述车体底架的下边梁连接,所述第一立柱设有多个,于所述下边梁的长度方向上,多个所述第一立柱间隔设置;

4、第二立柱,其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立柱之间,所述第二立柱的一端与所述上边梁连接,所述第二立柱的另一端与所述下边梁连接;

5、于垂直于所述下边梁的长度方向的竖直面上,所述第二立柱的外侧面的投影至所述第一立柱的内侧面的投影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立柱的外侧面的投影至所述第一立柱的内侧面的投影的距离。

6、可选地,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均包括柱体,所述第一立柱还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柱的所述柱体上朝向所述第二立柱的一侧,于垂直于所述下边梁的长度方向的竖直面上,所述安装部的外侧面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立柱的外侧面的投影的范围之内。

7、可选地,于所述柱体的高度方向上,所述柱体和所述安装部的外侧面均呈向外侧凸出的弧形,且所述柱体和所述安装部的外侧面的弧度相同。

8、可选地,该车体侧墙结构还包括玻璃板,所述玻璃板的内侧面分别与所述第二立柱的外侧面及所述安装部的外侧面贴合。

9、可选地,所述第二立柱的外侧面的投影至所述第一立柱的内侧面的投影的距离与所述第一立柱的外侧面的投影至所述第一立柱的内侧面的投影的距离的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玻璃板的厚度。

10、可选地,所述第二立柱的外侧面的投影至所述第一立柱的内侧面的投影的距离与所述第一立柱的外侧面的投影至所述第一立柱的内侧面的投影的距离的差值范围在10mm至20mm之间。

11、可选地,该车体侧墙结构还包括横梁,所述横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立柱连接,所述横梁的另一端与相邻的所述第二立柱连接,于垂直于所述下边梁的长度方向的竖直面上,所述横梁的外侧面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立柱的外侧面的投影范围内。

12、可选地,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还包括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设置在所述柱体的两端,所述上边梁和所述下边梁对应位置处均设有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适于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连接。

13、可选地,于所述车体底架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设置在所述柱体上朝内的一侧。

1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在上边梁和下边梁之间间隔设置多个第一立柱,第一立柱的一端连接上边梁,另一端连接下边梁,相邻两个第一立柱之间设置第二立柱,第二立柱的一端连接上边梁,另一端连接下边梁,从而形成框架结构,方便安装玻璃板,并且第二立柱的外侧面相对于第一立柱的外侧面内沉一定距离,这样,使得第二立柱的外侧面与第一立柱的外侧面之间更有层次,方便玻璃板的内侧面与第二立柱的外侧面粘接,玻璃板的外侧面与第一立柱的外侧面平齐,从而使得车体侧墙结构的外侧面更加平整。

1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挂式轨道列车,以解决如何提高悬挂式轨道列车的车体侧墙结构外侧面的平整度。

1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18、一种悬挂式轨道列车,包括车顶结构、车体底架以及如上所述的车体侧墙结构,所述车顶结构的上边梁与所述车体侧墙结构的第一立柱以及第二立柱的一端连接,所述车体底架的下边梁与所述第一立柱以及所述第二立柱的另一端连接。

19、所述悬挂式轨道列车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与上述的车体侧墙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技术特征:

1.一种车体侧墙结构,用于连接车顶结构(100)和车体底架(2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侧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1)和所述第二立柱(2)均包括柱体(3),所述第一立柱(1)还包括安装部(4),所述安装部(4)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柱(1)的所述柱体(3)上朝向所述第二立柱(2)的一侧,于垂直于所述下边梁(201)的长度方向的竖直面上,所述安装部(4)的外侧面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立柱(2)的外侧面的投影的范围之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体侧墙结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柱体(3)的高度方向上,所述柱体(3)和所述安装部(4)的外侧面均呈向外侧凸出的弧形,且所述柱体(3)和所述安装部(4)的外侧面的弧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体侧墙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玻璃板(5),所述玻璃板(5)的内侧面分别与所述第二立柱(2)的外侧面及所述安装部(4)的外侧面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体侧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立柱(2)的外侧面的投影至所述第一立柱(1)的内侧面的投影的距离与所述第一立柱(1)的外侧面的投影至所述第一立柱(1)的内侧面的投影的距离的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玻璃板(5)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体侧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立柱(2)的外侧面的投影至所述第一立柱(1)的内侧面的投影的距离与所述第一立柱(1)的外侧面的投影至所述第一立柱(1)的内侧面的投影的距离的差值范围在10mm至20mm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体侧墙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梁(6),所述横梁(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立柱(1)连接,所述横梁(6)的另一端与相邻的所述第二立柱(2)连接,于垂直于所述下边梁(201)的长度方向的竖直面上,所述横梁(6)的外侧面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立柱(2)的外侧面的投影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体侧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1)和所述第二立柱(2)还包括第一连接结构(7),所述第一连接结构(7)设置在所述柱体(3)的两端,所述上边梁(101)和所述下边梁(201)对应位置处均设有第二连接结构(8),所述第一连接结构(7)适于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8)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体侧墙结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车体底架(200)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结构(7)设置在所述柱体(3)上朝内的一侧。

10.一种悬挂式轨道列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顶结构(100)、车体底架(200)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体侧墙结构,所述车顶结构(100)的上边梁(101)与所述车体侧墙结构的第一立柱(1)以及第二立柱(2)的一端连接,所述车体底架(200)的下边梁(201)与所述第一立柱(1)以及所述第二立柱(2)的另一端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体侧墙结构及悬挂式轨道列车,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其车体侧墙结构包括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第一立柱设有多个,第一立柱的一端连接上边梁,另一端连接下边梁,相邻两个第一立柱之间设置第二立柱,第二立柱的一端连接上边梁,另一端连接下边梁;于垂直于下边梁的长度方向的竖直面上,第二立柱的外侧面的投影至第一立柱的内侧面的投影的距离小于第一立柱的外侧面的投影至第一立柱的内侧面的投影的距离。本技术中第二立柱的外侧面相对于第一立柱的外侧面内沉一定距离,方便玻璃板的内侧面与第二立柱的外侧面粘接,玻璃板的外侧面与第一立柱的外侧面平齐,从而使得车体侧墙结构的外侧面更加平整。

技术研发人员:周自谦,王碧奇,张春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工程机械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31
技术公布日:2024/4/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