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座与卧铺双层设置车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370阅读:7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硬座与卧铺双层设置车厢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运输车辆。是一种铁路客车的室内空间布置设计。可供长途或超长途旅客列车使用。
在铁路客运上,现正使用的YZ22型硬座车室内载客定员118人,无卧铺席位,定员较少。而双层硬座车最大载客定员为176人,但构造复杂,过道窄,行李架小,不适于长途营运。而《双层布置的座卧混合车厢》(见专利申请号85102979)设有卧铺,但其结构也较复杂,其所用台面呈V字型,使制造时较困难。客室内的折叠铺位在使用时较繁琐。而且可活动的部件太多,使其牢固性和耐用性能降低,其铁梯为活动式的,增加了不安全的因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制造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牢固耐用的即有硬座又有卧铺且定员多,适合长途营运的客车车厢。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是在YZ22型客车的车体基础上,充分利用机车车辆限界内的有效空间。将车体加高,在行李架上方用一平台面将客室分为上小下大两层。下层原设置不变;上层用隔墙将空间间隔成12间封闭式包厢小客室,每个客室内以台面板为铺,可有两个卧铺铺位或6个坐位,供旅客坐卧。并且每两间客室为一组,都从同一出入口的铁梯上下和出入。
采用本方案,可为铁路客运增加一种新型硬座和卧铺混合型客车,每节车箱可比YZ22型硬座车增加20%的卧铺定员(24个卧铺铺位)或增加60%的旅客乘员(旅客定员可增加72人,总数为190人)。由于采用平台面板,又只有6个固定铁梯,使下层客室的空间显得较宽畅些,并减少了不安全因素。如施实后,可使每一编组列车的卧铺和乘客总定员大幅度增加,有助于缓和我国铁路客运的紧张状态。
本是与YZ22型硬座车除高度增加,其宽度和地板等基本相同的硬座与卧铺双层设置的车厢。
图1 车厢断面图图2 车厢右侧内透视图图3 车厢左侧内透视图图4 平面透视图图5 卧室内门侧示意图结合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现。
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的YZ22型硬座车的基础上,在机车限界线1内将其加高,如图1所示。而车体的宽度和地板距轨道的距离、坐椅尺寸及其设置结构均不变。新车厢室内从地板向上到顶棚最高点为3200毫米,在其2150毫米处用一平台面4将客室分为上小下大两层,下层原设置不变,只将行李架2向下稍作移动,使之与台面板4的距离有450毫米的空间,放置普通行李和提包等物品,上层用隔墙14隔成十二间封闭式包厢小客室。每间可有卧铺定员两位或乘坐六人。小客室内高度为100毫米,宽1400毫米,铺长1900毫米,室内设有照明灯12一个。两侧隔墙14上设每衣幅钩13两个,折叠茶桌10一个,使用时可放到15的位置上,如图3-1所示。两侧各设有角柜9一个,放置暖瓶及杂物等。卧室门8可采取折叠、推拉等多种形式结构,也可不安门,每两个小客室为一组,走同一个出入口6里的铁梯5。铁梯5为宽300毫米的固定结构,其和下层的座椅、行李架2、出入口6和车壁都固定相联。出口6为宽500毫米,长850毫米的矩形结构,可设置推拉门。在出入口正上方设置通气孔7以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平台面4板下侧中央设照明灯11,保证下层照明。在出入口6的两侧平台面上有少部分空余地方,可供上层旅客放置鞋或行李等物品。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铁路运输的双层客车,其特征在于在加高的单层客车车厢内,用一平台面将客室分为上小下大两层,下层原设置不变,上层用隔墙隔成12间封闭式卧铺包厢小客室。
2.按照权利要求
1中所述的客车,其特征在于客车中的卧铺包厢小客室是以台面板为铺,可有两个铺位或六个坐位供旅客坐卧。
3.按照权利要求
1中所述的客车,其特征在于客车中的卧铺包厢小客室是两间客室为一单元,都从同一个出入口的铁梯上下和出入。
专利摘要
硬座与卧铺双层设置车厢属铁路运输车辆中的客车室内布置设计。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在加高的单层客车内,用一平台面将客室分两层,下层设置不变,上层间隔成12间封闭式卧铺包厢客室,每间供两人睡卧或六人乘坐。采用本方案可制造简单,使用方便,牢固耐用,比单层客车增加20%的卧铺定员或增加60%的旅客乘员。
文档编号B61D1/00GK86202632SQ86202632
公开日1987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1986年4月21日
发明者曹晶新 申请人:曹晶新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