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乘骑电动车的方向辅助控制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0206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儿童乘骑电动车的方向辅助控制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儿童乘骑电动车的方向辅助控制机构,属于儿童用品领域。



图1所示,通常的儿童乘骑电动车10主要是利用电动马达作为动力,驱动后轮11转动达到移动的目的,其方向的控制是由一方向盘13藉由转向机构控制前轮12的角度,进而控制儿童乘骑电动车10的路径。
儿童乘骑电动车适用年龄约在3-5岁之间,而这些幼儿的逻辑观念尚未成熟,尚无法由方向盘正确的控制儿童乘骑电动车的移动路径,因此幼儿驾驶儿童乘骑电动车常会有撞墙或冲撞其它家具等事情发生,尤其是利用切换开关来启动马达的自动电动车,经启动后幼儿无法自行停止马达转动,故有许多潜在性的危险,即使有成人在场陪同使用,但由于幼儿手握方向盘,并无多余的方向盘可供成人辅助控制儿童乘骑电动车的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儿童乘骑电动车的方向辅助控制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设置于儿童乘骑电动车底部,供成人操作以辅助幼儿驾驶儿童乘骑电动车的方向控制的机构,是于儿童乘骑电动车的后侧铰设一握把,握把底端同轴设一主摇杆,另于前轮的转向机构中延伸出一副摇杆,两摇杆之间铰设一支杆,构成一平行连杆,藉由握把的转动,即可控制儿童乘骑电动车的前轮转向角度,进而控制儿童乘骑电动车的路径。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说明。
图1为传统儿童乘骑电动车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设置于儿童乘骑电动车上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设置于儿童乘骑电动车上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情形。图号说明10是儿童乘骑电动车,11是后轮,12是前轮,13是方向盘,14是转向机构,20是握把,21是主摇杆,22是副摇杆,23是支杆。
如图2及图3所示,本新型儿童乘骑电动车的方向辅助控制机构,是于儿童乘骑电动车10的后侧铰设一握把20,握把20底端同轴设一主摇杆21,另于儿童乘骑电动车10前轮12的转向机构14中延伸出一副摇杆22,两摇杆21、22之间铰接一支杆23,构成一平行连杆机构。
如图4所示,本新型与儿童乘骑电动车10结合后,当握把20转动时,主摇杆21将随之转变方向,通过支杆23的传动,使副摇杆22同步进行转变方向,即可驱动儿童乘骑电动车的转向机构14,控制儿童乘骑电动车10两前轮12角度,进而控制儿童乘骑电动车10的路径。
当儿童驾驶儿童乘骑电动车10时,在场的成人,即可藉握把20适时的转动,来辅助幼儿操控儿童乘骑电动车10,以避免幼儿操控不当所造成的危险。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本新型的握把20是由两摇杆21、22与儿童乘骑电动车10的转向机构14作动力连结,因此,当幼儿在转动方向盘13时,握把将会随之转动,藉此一特性,可由握把20轻易的看出方向盘13转动的方向,在场陪同的成人即可在危险尚未发生之前,立即辅助幼儿操控儿童乘骑电动车10。
综上所述,本新型儿童乘骑电动车的方向辅助控制机构,利用极为简易低廉的结构,即可供成人辅助幼儿操控儿童乘骑电动车,实为一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而效能优异的构造。
权利要求1.一种儿童乘骑电动车的方向辅助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于儿童乘骑电动车(10)的后侧铰设一握把(20),握把底端同轴设一主摇杆(21),另于儿童乘骑电动车前轮(12)的转向机构(14)中延伸出一副摇杆(22),两摇杆之间铰接一支杆(23),构成一平行连杆机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儿童乘骑电动车的方向辅助控制机构,是设置于儿童乘骑电动车底部,供成人操作以辅助幼儿驾驶儿童乘骑电动车时方向控制的机构,是于儿童乘骑电动车的后侧铰设一握把,握把底端同轴设一主摇杆,另于前轮的转向机构中延伸出一副摇杆,两摇杆之间铰设一支杆,构成一平行连杆机构,藉由握把的转动,即可控制儿童乘骑电动车前轮转向角度,进而控制儿童乘骑电动车的路径。
文档编号B62K21/00GK2437581SQ0024331
公开日2001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00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00年7月7日
发明者张凤珠 申请人:建迪企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