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吸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9950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冲击吸收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进行冲击的吸收的冲击吸收(碰撞缓冲)结构。
技术背景
作为现有的冲击吸收结构,已知有在前侧构件的角部形成了多个补强筋(Ε — K )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冲击吸收结构在前侧构件的多个补强筋之间具有加强用的壁部。通过具有这样的构成,冲击吸收结构可以吸收碰撞时的冲击。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特开平07-101354号公报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此,上述的冲击吸收结构要求使前侧构件等的冲击吸收部件的轴方向的压缩变形稳定化,要求进一步改善冲击吸收的性能。
本发明是为解决这样的问题而作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使冲击吸收部件的轴方向的压缩变形稳定化,改善冲击吸收的性能的冲击吸收结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涉及的冲击吸收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从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延伸的冲击吸收部件,形成于冲击吸收部件,通过调节强度控制该冲击吸收部件的变形的多个第一变形控制部,和形成于冲击吸收部件,通过调节强度控制该冲击吸收部件的变形的多个第二变形控制部,多个第一变形控制部沿着冲击吸收部件的纵长方向以预定的间隔配置,多个第二变形控制部沿着纵长方向以预定的间隔配置,多个第一变形控制部在一对第二变形控制部彼此之间至少各配置一个,多个第一变形控制部包含越配置在纵长方向的另一端侧则强度越高地构成的组。
根据本发明涉及的冲击吸收结构,第一变形控制部在一对第二变形控制部彼此之间至少各配置一个。即,第一变形控制部和第二变形控制部至少交互地配置。例如,使第一变形控制部的强度较弱而易变形,第二变形控制部的强度较强而难变形。在该情况下,冲击吸收部件在冲击作用于纵长方向时,可以弯曲状变形。此外,第一变形控制部构成为越配置于纵长方向的另一端侧,则强度越高。因此,冲击吸收部件可以从一端侧顺序变形。由此, 冲击吸收部件的轴方向的压缩变形稳定化,冲击吸收的性能改善。
在本发明涉及的冲击吸收结构中,优选地,在第一变形控制部上,调节强度的第一强度调节部形成为沿与纵长方向相交叉的方向延伸,在第二变形控制部上,调节强度的第二强度调节部形成为沿纵长方向延伸。补强筋等的第一强度调节度形成为沿与纵长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由此,可以有效地降低第一变形控制部的强度。另一方面,补强筋等的第二强度调节度形成为沿纵长方向延伸,由此,可以有效地提高第二变形控制部的强度。由此,冲击吸收部件的轴方向的压缩变形稳定化,冲击吸收的性能改善。
在本发明涉及的冲击吸收结构中,优选地,在第一变形控制部上形成有调节强度的第一强度调节部,在第二变形控制部上形成有调节强度第二强度调节部,由在第一变形控制部的横截面形状的多条边之中的除了第一强度调节部的部分的长度确定第一有效截面长度,由在第二变形控制部的横截面形状的多条边之中的除了第二强度调节部的部分的长度确定第二有效截面长度,第一有效截面长度和第二有效截面长度设定为彼此不同,第一变形控制部包含越配置在纵长方向的另一端侧则具有越大的第一有效截面长度的组。第一有效截面长度和第二有效截面长度彼此不同地设定。因此,第一变形控制部和第二变形控制部可以设为彼此不同的强度。此外,第一变形控制部含有越配置于纵长方向的另一端侧则具有越大的效截面长度。因此,冲击吸收部件可以从一端侧顺序变形。由此,冲击吸收部件的轴方向的压缩变形稳定化,冲击吸收的性能改善。
在本发明涉及的冲击吸收结构中,优选地,在第一变形控制部上,通过形成补强筋而形成调节强度的第一强度调节部,在第二变形控制部上,通过形成补强筋而形成调节强度的第二强度调节部。由此,第一变形控制以及第二变形控制部的强度容易调节。
在本发明涉及的冲击吸收结构中,优选地,第一变形控制部与冲击吸收部件之中除了第一变形控制部以及第二变形控制部以外的变形非控制部相比,具有较低的强度。因此,在冲击从冲击吸收部件的一端侧施加时,在第一变形控制部的应力局部地上升。第一变形控制部塑性压曲(纵弯曲)并且面外变形(out-of-plane deformation,面外変形)。由此,在冲击作用于冲击吸收部件的纵长方向时,冲击吸收部件可以弯曲状变形。
在本发明涉及的冲击吸收结构中,优选地,第二变形控制部与变形非控制部相比具有较高的强度,第一变形控制部相对于第二变形控制部配置于纵长方向的相邻位置。具有较低的强度的第一变形控制部,和具有较高的强度的第二变形控制部相邻地配置。由此, 使强度急剧变化的部分形成于冲击吸收部件。因此,在冲击作用于冲击吸收部件的纵长方向时,冲击吸收部件可以在强度急剧变化的部分弯曲状变形。由此,冲击吸收部件的轴方向的压缩变形稳定化,冲击吸收的性能改善。
在本发明涉及的冲击吸收结构中,优选地,冲击吸收部件通过焊接多个部件构成, 在第二变形控制部,形成部件彼此的焊接部。焊接部可以使第二变形控制部的强度变高。由此,冲击吸收部件的轴方向的压缩变形可以更加稳定化。
本发明涉及的冲击吸收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从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延伸的冲击吸收部件,形成于冲击吸收部件,控制该冲击吸收部件的变形的多个第一变形控制部,和形成于冲击吸收部件,控制该冲击吸收部件的变形的多个第二变形控制部,多个第一变形控制部沿着冲击吸收部件的纵长方向以预定的间隔配置,多个第二变形控制部沿着纵长方向以预定的间隔配置,第一变形控制部在一对第二变形控制部彼此之间至少各配置一个,在第一变形控制部上,控制冲击吸收部件的变形的第一强度调节部形成为沿与纵长方向相交叉的方向延伸,在第二变形控制部上,控制冲击吸收部件的变形的第二强度调节部形成为沿纵长方向延伸。
在本发明涉及的冲击吸收结构中,第一变形控制部在一对第二变形控制部彼此之间至少各配置一个。即,第一变形控制部和第二变形控制部至少交互地配置。例如,使第一变形控制部的强度弱易变形,使第二变形控制部的强度强难变形。在该情况下,在冲击吸收部件被沿纵长方向作用冲击时,可以弯曲状变形。特别地,补强筋等的第一强度调节部沿和纵长方向相交叉的方向延伸。因此,第一强度调节部可以有效地降低第一变形控制部的强度。另一方面,补强筋等的第二强度调节部沿纵长方向延伸。因此,第二强度调节部可以有效地提高第二变形控制部的强度。由此,冲击吸收部件的轴方向的压缩变形稳定化,冲击吸收的性能改善。
本发明涉及的冲击吸收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从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延伸的冲击吸收部件,形成于冲击吸收部件,控制该冲击吸收部件的变形的多个第一变形控制部,和形成于冲击吸收部件,控制该冲击吸收部件的变形的多个第二变形控制部,多个第二变形控制部沿着冲击吸收部件的纵长方向以预定的间隔配置,第二变形控制部与冲击吸收部件之中除了第一变形控制部以及第二变形控制部以外的变形非控制部相比具有较高的强度,第一变形控制部配置成在冲击吸收部件的纵长方向上与第二变形控制部相邻,与变形非控制部相比具有较低的强度。
在本发明涉及的冲击吸收结构中,具有较低的强度的第一变形控制部、具有较高的强度的第二变形控制部相邻地配置。由此,强度急剧变化的部分形成于冲击吸收部件。因此,在冲击沿冲击吸收部件的纵长方向作用时,冲击吸收部件在强度急剧变化的部分可以弯曲状变形。由此,冲击吸收部件的轴方向的压缩变形稳定化,冲击吸收的性能改善。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使冲击吸收部件的轴方向的压缩变形稳定化,使冲击吸收的性能改善。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冲击吸收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沿图1所示的II-II线的截面图。
图3是沿着图1所示的III-III线的截面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冲击吸收结构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冲击吸收结构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冲击吸收结构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冲击吸收结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涉及的冲击吸收结构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冲击吸收结构100的立体图。冲击吸收结构 100是设置于车辆的前侧的车体结构。冲击吸收结构100具有吸收来自车体的正面的冲击的功能。冲击吸收结构100通过进行前侧构件(冲击吸收部件)2的前端侧的强度调节而构成。而且,在图1中,X轴的正的方向表示车辆外侧,Y轴的正的方向表示车辆前侧,Z轴的正的方向表示车辆上侧。
前侧构件2是从前端(一端)加向后端(另一端)2b延伸的中空部件。前侧构件2具有吸收来自车辆的正面的冲击的功能。前侧构件2具有配置于车辆外侧的前侧构件外部件3和配置于车辆内侧的前侧构件内部件4。前侧构件外部件3是沿纵长方向延伸的平板状的部件。
前侧构件内部件4是使沿纵长方向延伸的平板弯折的部件。前侧构件内部件4具有一对凸缘部6、7,上面部8,下面部9,侧面部11,斜面部12以及斜面部13。一对凸缘部 6、7与前侧构件外部件3接合。上面部8从上侧的凸缘部6向车辆内侧水平地延伸。下面部9从下侧的凸缘部7向车辆内侧水平地延伸。侧面部11在车辆内侧垂直地延伸。斜面部12连接侧面部11和上面部8。斜面部13连接侧面部11和下面部9。
前侧构件内部件4的板厚设定为比由下述的数式(1)求出的Tmin大的值。通过将前侧构件内部件4的板厚设定为比Tmin大的值,前侧构件内部件4容易产生稳定的塑性压曲变形。此外,前侧构件内部件4可以避免不稳定的弹性溃散(衰变)现象所产生的变形的紊乱。而且,E表示材料的扬氏模量(~ > 7率),γ表示泊松比(f 7 > >比),σ y表示压曲强度,bmax表示横截面的最大边长。最大边长表示前侧构件内部件4的横截面形状之中的最长边的长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前侧构件内部件4的侧面部11的横截面形状的长度 (即,侧面部11的上下方向的幅度)为最大边长。
权利要求
1.一种冲击吸收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 从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延伸的冲击吸收部件,形成于所述冲击吸收部件、通过调节强度来控制该冲击吸收部件的变形的多个第一变形控制部,和形成于所述冲击吸收部件、通过调节强度来控制该冲击吸收部件的变形的多个第二变形控制部,多个所述第一变形控制部沿着所述冲击吸收部件的纵长方向以预定的间隔配置, 多个所述第二变形控制部沿着所述纵长方向以预定的间隔配置, 多个所述第一变形控制部在一对所述第二变形控制部彼此之间至少各配置一个, 多个所述第一变形控制部包含越配置在所述纵长方向的所述另一端侧则强度越高地构成的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吸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变形控制部上,调节强度的第一强度调节部形成为沿与所述纵长方向相交叉的方向延伸,在所述第二变形控制部上,调节强度的第二强度调节部形成为沿所述纵长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冲击吸收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变形控制部上形成有调节强度的第一强度调节部, 在所述第二变形控制部上形成有调节强度第二强度调节部,由所述第一变形控制部的横截面形状的多条边之中的除了所述第一强度调节部以外的部分的长度确定第一有效截面长度,由所述第二变形控制部的横截面形状的多条边之中的除了所述第二强度调节部以外的部分的长度确定第二有效截面长度,所述第一有效截面长度和所述第二有效截面长度被设定为彼此不同, 所述第一变形控制部包含越配置在所述纵长方向的所述另一端侧则具有越大的所述第一有效截面长度的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吸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变形控制部上,通过形成补强筋而形成调节强度的第一强度调节部, 在所述第二变形控制部上,通过形成补强筋而形成调节强度的第二强度调节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吸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形控制部与所述冲击吸收部件之中的除了所述第一变形控制部以及所述第二变形控制部以外的变形非控制部相比,具有较低的强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冲击吸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变形控制部与所述变形非控制部相比具有较高的强度,所述第一变形控制部相对于所述第二变形控制部配置于在所述纵长方向上相邻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 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吸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冲击吸收部件通过焊接多个部件构成,在所述第二变形控制部上,形成有所述部件彼此的焊接部。
8.—种冲击吸收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从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延伸的冲击吸收部件,形成于所述冲击吸收部件、控制该冲击吸收部件的变形的多个第一变形控制部,和形成于所述冲击吸收部件、控制该冲击吸收部件的变形的多个第二变形控制部, 多个所述第一变形控制部沿着所述冲击吸收部件的纵长方向以预定的间隔配置, 多个所述第二变形控制部沿着所述纵长方向以预定的间隔配置, 所述第一变形控制部在一对所述第二变形控制部彼此之间至少各配置一个, 在所述第一变形控制部上,控制所述冲击吸收部件的变形的第一强度调节部形成为沿与所述纵长方向相交叉的方向延伸,在所述第二变形控制部上,控制所述冲击吸收部件的变形的第二强度调节部形成为沿所述纵长方向延伸。
9. 一种冲击吸收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 从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延伸的冲击吸收部件,形成于所述冲击吸收部件、控制该冲击吸收部件的变形的多个第一变形控制部,和形成于所述冲击吸收部件、控制该冲击吸收部件的变形的多个第二变形控制部, 多个所述第二变形控制部沿着所述冲击吸收部件的纵长方向以预定的间隔配置, 所述第二变形控制部与所述冲击吸收部件之中的除了所述第一变形控制部以及所述第二变形控制部以外的变形非控制部相比具有较高的强度,所述第一变形控制部配置成在所述冲击吸收部件的纵长方向上与所述第二变形控制部相邻,与所述变形非控制部相比具有较低的强度。
全文摘要
提供使冲击吸收部件的轴方向的压缩变形稳定化、冲击吸收的性能改善的冲击吸收结构。控制变形的各高强度部(31、32、33、34)和控制变形的各低强度部(36、37、38)彼此交互地配置。因此,在冲击从车辆前方作用于前侧构件(2)时,前侧构件(2)可以弯曲状变形。此外,各低强度部(36、37、38)越配置于纵长方向的后端(2b)侧则强度越高。因此,前侧构件(2)可从前端(2a)侧顺序变形。
文档编号B62D25/20GK102483119SQ20098016103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14日
发明者森健雄 申请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