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折叠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板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滑板车。
背景技术:
滑板车以其即可用于运动健身、也能用于快捷出行而且轻便易学的特点而日渐流行。滑板车主要包括有踏板、分别设于踏板前端和后端的前轮组和后轮组、设于前轮组顶端的立管以及设于立管顶端的把手。传统的滑板车没有折叠功能而占用较大空间而不便于搬运及存放,为此,业界研发出了折叠滑板车。现有的折叠滑板车的折叠结构主要涉及把手相对于立管折叠、立管相对于前轮组的竖管折叠等。折叠滑板车的具体的折叠方式及结构通常借助于在折叠自行车、折叠健 身器等运动或健身器材上常见的快拆式折叠器来实现的。然而,这类折叠滑板车存在如下缺陷,由于前轮组、后轮组位于同一直线上,若折叠踏板则易产生干涉,从而无法有效折叠踏板,导致折叠不完全,折叠后占用空间仍较大,搬运及存放不便的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折叠滑板车,以便有效折置踏板,减小折置后的占用空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折叠滑板车,包括踏板、分别设于踏板前端和后端的前轮组和后轮组、设于前轮组顶端的立管以及设于立管顶端的把手,所述前轮组包括竖管、设于竖管底端的前叉、枢设于前叉中的前轮以及固定于竖管后侧壁上的连接体,踏板由前踏板和后踏板铰接而成,所述踏板的底面还设有防止前踏板和后踏板相对旋转折叠的固定销杆;所述前踏板和后踏板上分别设有沿踏板前后方向延伸的前转轴和后转轴,所述前轮组的连接体后端与前转轴前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体与前踏板之间还设有用于固定前轮组的定位连杆;所述后轮组固定于后转轴的后端,且后轮组与后踏板之间还设有阻止后轮组绕后转轴相对于后踏板旋转的锁定组件。进一步地,所述前踏板底面前部设有分别供前转轴的前端和后端穿出的第一前轴座和第二前轴座,所述前转轴上固定有限定前转轴轴向移动范围的前限位件以及使前转轴保持位于轴向移动范围的靠后端位置的前弹性件。进一步地,所述后踏板底面后部设有分别供后转轴的前端和后端穿出的第一后轴座和第二后轴座,所述后转轴上固定有限定后转轴轴向移动范围的后限位件以及使后转轴保持位于轴向移动范围的靠前端的后弹性件。进一步地,所述前踏板或后踏板的底面还设有由弹性插销定位的限位快拆组件,所述限位快拆组件上枢设有两组旋转片,前限位件和后限位件分别穿设于一组旋转片上。进一步地,所述前弹性件以及后弹性件分别是套设于前转轴和后转轴上的压缩弹簧,所述前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于第一前轴座和设于前转轴上的后抵挡片上;所述后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于第二后轴座和设于后转轴上的后抵挡片上。进一步地,所述锁定组件为相互配合的插块和插槽。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销杆枢设于前踏板上,并在后踏板上设有卡紧定位固定销杆自由端的锁扣槽。进一步地,所述立管的底端借助于快拆式折叠器连接于前轮组的竖管顶端,所述快拆式折叠器包括固定于竖管顶端的底座、自底座中部向上伸出的中柱、设于立管底端的夹套、用于将夹套夹紧套于中柱上的快拆组件、自底座平行于中柱伸出且顶部设有螺孔的旋转座以及自夹套侧面侧出的两平行的滑片,所述两滑片上设有长槽,旋转座插设于两滑片之间,并借助于一螺杆自一侧滑片上的长槽穿入、螺接并穿过枢孔后再伸入另一侧滑片上的长槽内。进一步地,所述立管顶端设有快拆套管组件,快拆套管组件上垂直于立管地横向设置供把手插入以正常使用的横向套管以及供把手沿平行于立管轴向插入的竖向夹紧套 管。进一步地,所述定位连杆一端铰接于踏板上,另一端借助于弹性插销与连接体可拆地铰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折叠滑板车的前轮组和后轮组均能以对应的前转轴和后转轴为轴心旋转,从而可使前轮组和后轮组分别旋转至以轮侧面与踏板平行,在折叠时前轮组和后轮组平行地分别位于踏板的两侧并相互错位而不会产生干涉,从而可以有效折叠踏板,折叠后的整体占用的空间尺寸更小,便于搬运和存放。
图I是本实用新型篮球折叠滑板车的分解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篮球折叠滑板车的分解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篮球折叠滑板车的组装状态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篮球折叠滑板车的组装状态下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图5 图9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折叠滑板车收折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滑板车,包括踏板I、分别设于踏板I前端和后端的前轮组2和后轮组3、设于前轮组2顶端的立管4以及设于立管4顶端的把手5。所述踏板I由前踏板10和后踏板12铰接而成,所述踏板I的底面还设有防止前踏板10和后踏板12相对旋转折叠的固定销杆14。在如图I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销杆14枢设于前踏板10上,并在后踏板12上设有卡紧定位固定销杆14自由端的锁扣槽140。所述前踏板10和后踏板12上分别设有沿踏板I前后方向延伸且均可沿轴向在限定范围内位移的前转轴16和后转轴18。为支撑所述前转轴16,在所述前踏板10底面前部设有分别供前转轴16的前端和后端穿出的第一前轴座100和第二前轴座102。前转轴16上固定有限定前转轴16轴向移动范围的前限位件160以及使前转轴16保持位于轴向移动范围的靠后端位置的前弹性件162。所述前弹性件162优选为套设于前转轴16上的前压缩弹簧,所述前弹性件162的两端分别抵于第一前轴座100和设于前转轴16上的前抵挡片164上。所述前转轴16可设计为由两根轴杆螺接而成,前抵挡片162由两轴杆夹持固定。为支撑所述后转轴18,所述后踏板12底面后部设有分别供后转轴18的前端和后端穿出的第一后轴座(图未示出)和第二后轴座122。所述后转轴18上固定有限定后转轴18轴向移动范围的后限位件180以及使后转轴18保持位于轴向移动范围的靠前端的后弹性件182,所述后弹性件182优选为套设于后转轴18上的后压缩弹簧,所述后弹性件182的两端分别抵于第二后轴座122和设于后转轴18上的后抵挡片184 上。所述后转轴18可设计为由两根轴杆螺接而成,后抵挡片182由所述两轴杆夹持固定。所述后踏板12底面还设有限位快拆组件19,所述限位快拆组件19上枢设有前旋转片190和后旋转片192,前限位件160和后限位件180分别穿设于对应的前旋转片190和后旋转片192上,限位快拆组件19以弹性插销194固定于后踏板12的底面,可以理解地,所述限位快拆组件19也可以设置于前踏板10的底面。所述前轮组2包括竖管20、设于竖管20底端的前叉22、枢设于前叉22中的前轮24以及固定于竖管20后侧壁上的连接体26。所述连接体26后端与前转轴16前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体26与踏板I之间还设有用于固定前轮组2的定位连杆28。所述定位连杆28 一端铰接于踏板I上,另一端借助于弹性插销280与连接体26铰接。所述后轮组3包括后叉30、枢设于后叉30中的后轮32及后挡泥板34,所述后叉30与后踏板12之间还设有阻止后轮组3绕后转轴18轴向旋转的锁定组件6,在如图2所示实施例中,所述锁定组件6包括设于后叉30上的插块60以及设于后踏板12上的定位槽62。所述立管4优选采用由内套管40和外套管42套合连接并由快拆组件44锁定的伸缩式立管。所述立管4的底端借助于快拆式折叠器6连接于前轮组2的竖管20顶端。所述快拆式折叠器6包括固定于竖管20顶端的底座70、自底座70中部向上伸出的中柱71、设于立管4底端的夹套72、用于将夹套72夹紧套于中柱71上的快拆组件73、自底座70平行于中柱71伸出且顶部设有螺孔74的旋转座75以及自夹套72侧面侧出的两平行的滑片76,所述两滑片76上设有长槽77,旋转座75插设于两滑片76之间,并借助于一螺杆78自一侧滑片上的长槽穿入、螺接并穿过螺孔74后再伸入另一侧滑片上的长槽内。所述立管4顶端设有快拆套管组件8,快拆套管组件8上垂直于立管4地横向设置供把手5插入以正常使用的横向套管80以及供把手5沿平行于立管4轴向插入的竖向夹紧套管82。在需要折叠减小占用空间时,将把手从横向套管80中拆下再插入竖向夹紧套管82中即可。图5 图9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折叠滑板车收折过程示意图。在要折叠时,首先,将把手5从横向套管80中取出再插入竖向夹紧套管82中;然后,松开快拆式折叠器6的快拆组件73,向上提起立管4,使夹套72与中柱71脱离,即可绕螺杆78旋转立管4至如图5所示的状态;然后,如图6所示松开限位快拆组件19,并拔出定位销280,使定位连杆28脱离与连接体26的连接,即可向后拉出后轮组3并绕后转轴18旋转至后轮侧面与踏板平行,再后前拉出前轮组2并绕前转轴16旋转至前轮侧面与踏板平行,如图7所示;再使固定销杆14从锁扣槽140中脱离出来,如图8所示;最后即可使后踏板12连同后轮组3相对于前踏板10旋转折叠,达到如图9所示的最终折 叠状态。
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滑板车,包括踏板、分别设于踏板前端和后端的前轮组和后轮组、设于前轮组顶端的立管以及设于立管顶端的把手,所述前轮组包括竖管、设于竖管底端的前叉、枢设于前叉中的前轮以及固定于竖管后侧壁上的连接体,其特征在于,踏板由前踏板和后踏板铰接而成,所述踏板的底面还设有防止前踏板和后踏板相对旋转折叠的固定销杆;所述前踏板和后踏板上分别设有沿踏板前后方向延伸的前转轴和后转轴,所述前轮组的连接体后端与前转轴前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体与前踏板之间还设有用于固定前轮组的定位连杆;所述后轮组固定于后转轴的后端,且后轮组与后踏板之间还设有阻止后轮组绕后转轴相对于后踏板旋转的锁定组件。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折叠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踏板底面前部设有分别供前转轴的前端和后端穿出的第一前轴座和第二前轴座,所述前转轴上固定有限定前转轴轴向移动范围的前限位件以及使前转轴保持位于轴向移动范围的靠后端位置的前弹性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踏板底面后部设有分别供后转轴的前端和后端穿出的第一后轴座和第二后轴座,所述后转轴上固定有限定后转轴轴向移动范围的后限位件以及使后转轴保持位于轴向移动范围的靠前端的后弹性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踏板或后踏板的底面还设有由弹性插销定位的限位快拆组件,所述限位快拆组件上枢设有两组旋转片,前限位件和后限位件分别穿设于一组旋转片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弹性件以及后弹性件分别是套设于前转轴和后转轴上的压缩弹簧,所述前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于第一前轴座和设于前转轴上的后抵挡片上;所述后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于第二后轴座和设于后转轴上的后抵挡片上。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折叠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为相互配合的插块和插槽。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折叠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销杆枢设于前踏板上,并在后踏板上设有卡紧定位固定销杆自由端的锁扣槽。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折叠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管的底端借助于快拆式折叠器连接于前轮组的竖管顶端,所述快拆式折叠器包括固定于竖管顶端的底座、自底座中部向上伸出的中柱、设于立管底端的夹套、用于将夹套夹紧套于中柱上的快拆组件、自底座平行于中柱伸出且顶部设有螺孔的旋转座以及自夹套侧面侧出的两平行的滑片,所述两滑片上设有长槽,旋转座插设于两滑片之间,并借助于一螺杆自一侧滑片上的长槽穿入、螺接并穿过枢孔后再伸入另一侧滑片上的长槽内。
9.如权利要求I或8所述的折叠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管顶端设有快拆套管组件,快拆套管组件上垂直于立管地横向设置供把手插入以正常使用的横向套管以及供把手沿平行于立管轴向插入的竖向夹紧套管。
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折叠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连杆一端铰接于踏板上,另一端借助于弹性插销与连接体可拆地铰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滑板车,包括踏板、前轮组、后轮组、立管及把手。踏板由前踏板和后踏板铰接而成,踏板底面还设有防止前踏板和后踏板相对旋转折叠的固定销杆,前踏板和后踏板上分别设有沿踏板前后方向延伸的前转轴和后转轴;前轮组包括竖管、前叉、前轮及固定于竖管后侧壁上的连接体,连接体后端与前转轴前端固定连接,连接体与前踏板之间还设有用于固定前轮组的定位连杆;后轮组固定于后转轴的后端,且后轮组与后踏板之间还设有阻止后轮组绕后转轴相对于后踏板旋转的锁定组件。本实用新型折叠滑板车的前轮组和后轮组均可相应旋转,而平行地分别位于踏板的两侧并相互错位,而不会产生干涉,折叠后的占用空间小,便于搬运和存放。
文档编号B62K15/00GK202608994SQ20122023453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3日
发明者廖学灿 申请人:新信利自行车车料(深圳)有限公司